大國軍工:重生1978,手搓殲10! 第158章 玩轟-6,得A照
-
對轟-6的改進,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照抄。
照抄另一時空裡的轟-6n的作業,而不是轟-6k。
轟-6n比轟-6k的大改進有幾點,一是取消彈倉,改為半埋式機腹重型掛架,二是增加空中受油裝置,三是換裝了國產的渦扇發動機。
和殲-10的操作一樣,李乾直接給了長飛廠唐昌洪畫了圖紙,尤其是氣動外形圖紙。
讓他們照著這個樣子來進行設計。
所有的結果都會在吹風洞的時候得到驗證。
兩年前,李乾投入了二十多個億建設風洞群,可以說,現在東大的風洞,小到巴掌大無人機,大到戰略運輸機,隻要是飛行器,都能吹。
薛學力報告,渦扇-18完成了地麵測試,進入了裝機試飛階段。
李乾決定親自去長飛廠看一看,有一些業務上的調整,也需要和長飛廠交代。
現如今,薛學力已經是東大最赫赫有名的渦扇發動機設計大師。
從仿製斯貝到弄出國產的超級斯貝,再到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渦扇-10、渦扇-10b,再到強-6使用的渦扇-9,再到為大型軍用運輸機配套的渦扇-20,以及為轟-6c研製的渦扇-18。
這些型號,這一條技術路線上,都是薛學力在總抓。
除此之外,還有專門為四代機研製的超級大推力渦扇發動機渦扇-15!
之所以給四代機的配套航發“15”這個序號,是因為李乾要求非加力推力要達到15噸以上,這個指標才能實現15馬赫超音速巡航。
無疑,最難的就是渦扇-15了。
李乾到了長飛廠後,立即把該廠的領導以及設計所的高級以上工程師召集起來開會。
他開門見山地說,“現在你們長飛廠集中了運-20、運-10、運-9、轟-6c以及新式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的預研任務,足足五個大項目,都是國家重點項目。”
李乾環視了一週,道,“任務太繁重了,既不利於項目的推進,也不利於我**工領域均衡發展的戰略。”
“你們把運-9戰術運輸機項目、運-10的非核心部件的生產,移交給山飛廠吧。”
長飛廠的領導們麵露猶豫,紛紛對視著,遲遲不表態。
唐昌洪是廠長,同時也是設計所所長,他倒是冇有捨不得,但他們是一個班子,即便是他是一把手,也不好獨斷專橫。
李乾就是擔心,靠下檔案要求,長飛廠這邊心裡會有怨氣,唐昌洪也不好做事,所以才專門跑過來一趟。
“暢所欲言,隻要你們的理由足夠充分,我不強求。”李乾說。
馬上有一位副廠長說,“李局,這些項目很多是前年立項的,我們當年招收了很多技術人員,以長工大、山工大、長電科大等學校的為主。”
“目前我們的人員是非常充足的,如果把兩個項目交出去,我們的人手就冗餘下來了。”
李乾笑道,“這事很好解決,兩個項目的技術人員都隨項目調到山飛廠。還有,我糾正一下,運-10的核心部件還是你們來生產,總裝也在你們廠,是讓你們把數量最多的非核心部件的研製和生產交給山飛廠。”
另一人說,“李局,當時是以長飛廠的名義招收的,一些人就是奔長飛廠的編製來的,現在把他們調到山飛廠,不太合適。”
李乾揮了揮手說,“冇什麼不合適的,都是國企,都是國家編製,級彆不變、待遇不變,再給一筆搬家費安置費什麼的,這總行了吧?”
有人很想說廠裡冇錢,但這話不敢說出口。
他們叫李乾為李局,是稱呼李乾撥款委員會審計稽覈局局長這個職務。
開什麼玩笑,李局是管經費劃撥的,你敢跟他哭窮?
長飛廠有多少錢,李乾比誰都清楚。
唐昌洪說話了,“我同意李局的看法,五個國家重點項目,其中四個是部隊重點項目,我們的確有些吃不住勁了。”
“運-9給出去,運-10的非核心部件給出去,對咱們的影響不會很大,這也是幫扶兄弟廠的大好事。”
大家紛紛點頭,不再有意見了。
李乾笑道,“和你們打交道我是開心的,不像211廠,屁事做不成,狗屁倒灶的事情倒是挺多的。”
“行,我要跟你們說的就是這個事,儘管落實。”
不到三十分鐘的會議結束。
在長飛廠的大型停機位上,一架轟-6b已經在等候李乾的臨幸。
這架02號轟-6b有個不太一樣的地方,它的左發是渦扇-18,右發是原來的d-30kp2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在糧食換技術計劃中,東大引進了一批這型發動機,用於改進轟-6,量產型號就是轟-6b。
而渦扇-18,就有不少d-30kp2的技術裡麵。
和基本型相比,轟-6b最大的變化就是機身兩側的進氣口更大了,因為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進氣量非常大,進氣口必須要增大。
在這個技術上,轟-6b的外形更加圓潤了,取消了前後炮塔,取消了機頭的領航員艙室。
因為東大的航電係統、飛控係統,已經超越了蘇聯,且有北鬥衛星導航係統,整個機組人員直接精簡為三人,正副駕駛以及機械師。
後續的轟-6c搞不好連機械師都取消掉,就配備兩名飛行員即可以完成工作。
這架轟-6b就是用來試驗渦扇-18的,保留一台成熟的發動機,這是發動機試飛的慣例。
以前搞渦扇-10b的時候,因為殲-10是單發戰機,冇有辦法用這個飛機來進行試飛。
可是,翻篇全國,竟然除了殲-8之外,再冇有的另外一款雙發戰機了。
於是,此前生產那三十來架殲-8戰機,就有一部分被改裝成了專門用來試驗航發的飛行平台。
也算是發揮了殲-8的餘熱了,這個項目,多少就還有點價值存在。
李乾打量著這架完全變了模樣的轟-6b,開玩笑說,“轟炸機是大型作戰飛機,開這玩意兒必須得a照啊!”
眾人嗬嗬笑了起來。
冇什麼飛機是你李局長不會開的,你纔是試飛局局長呀!
李乾心道,難怪後世的網友開玩笑說六爺把字母都用完了,連續改了半個世紀,到最後連當初設計它的工程師都認不出來了。
東大人民的創造力簡直驚人。
還有個冷笑話,某天一俄羅斯老兵來參觀,問,你們現在不用圖-16了吧?
陪同的空軍領導就尷尬地笑。
轟-6就是仿製的圖-16,血統在那,再大變樣,在根上也很難改變這個認知,儘管已經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飛機了。
不但用,還大量用,好幾百架呢!
薛學力說,“阿乾,飛機準備好了,地麵開車滑行也做過測試了,滿足起飛試飛要求。”
“二標,走著吧。”李乾從林小茹手裡接過飛行頭盔,提著就大步往登機梯那邊去。
轟-6b設計了機身側登機梯,收放式的,收起來的時候,表麵嚴絲合縫,工藝非常的精湛。
長飛廠和985廠是一個體係的,都屬於航空工業聯合體成員,得到了985廠的大量技術擴散,製造工藝當然是大邁步地前進了。
張二標緊跟李乾身後。
現在,李乾當年帶出來的那批老人,基本都放出去獨當一麵擔任部隊長了,唯有張二標一直是他的參謀長。
這次試飛非同小可。
是第一次使用轟-6b作為新的航發試驗機,是東大第一次試飛就采取航發全要素試飛。
所謂全要素試飛,即完全按照實際使用的流程和狀態,來對航發機型全麵的檢驗。
這必須有非常雄厚的技術底子作為基礎。
說白了,造出來的航發,在經過地麵測試之後,裝機試飛的可靠性要很高才行。
李乾認為目前已經能夠做這樣的試飛了。
如果成功,以後航發的試飛時間將會大大縮短!
這個意義太重大了。
東大最缺的就是時間。
長飛廠地處西北地區的南部,此時是乍暖還寒時分,飛行服是冬季的,黑色棉衣,不過,轟-6b開始,都配備了駕駛艙內空調係統,倒不擔心會冷會熱。
進入駕駛艙後,李乾首先看到的是與殲-10很相似的操作介麵,三個大屏顯為主,附近佈置著各種儀表和開關。
和老毛子原廠貨那雜亂的儀表台相比,簡直就是一代機和三代機之間的差距。
儀表台很重要,這是飛行員獲取資訊的終端,如何讓飛行員在更短的時間內得到飛機狀態、外部環境的資訊,就看儀表台怎樣來呈現了。
張二標吃驚道,“謔,旅長,這就是現代化啊,老毛子造的那都什麼東西啊,亂七八糟的。”
“這就是技術擴散的威力。”李乾笑道,“殲-10的航電係統是吳強搞的,飛控係統是他和宋總聯手搞的,老吳這小子,是咱們國家飛機現代化的大功臣。”
張二標說,“當初我根本想不到,殲-10的誕生會有這麼大的影響。”
李乾說,“不止這些,一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現代化戰機,帶動的是整個航空工業的發展。”
張二標忽然問,“旅長,你說這玩意兒咱們能不能出口?”
“出口?”李乾坐下來,詫異看著張二標。
張二標說,“是啊,出口創彙啊,賺錢回來搞更先進的,殲-10不就是這個路子嗎?”
李乾哭笑不得,“這是轟炸機,中型轟炸機,帶點戰略性的,因為能夠掛載核武器,屬於禁止出口的項目。”
“原來如此……不過,當年老毛子也賣給咱們了。”張二標說。
李乾一愣,細細一想,是啊,為什麼要遵守國際規則,為什麼不能自己製定國際規則?
像巴鐵那樣的鐵桿,不考慮其他因素,他們要是想要,也能賣過去一點。
不過,這種動不動就能飛5000公裡遠的轟炸機,實在是太敏感了。
李乾說,“即便我們願意賣,也冇有哪個國家買。”
“怎麼說?”張二標奇怪問。
李乾搖動操縱桿檢查翼麵,說,“因為不但貴,而且養起來非常貴!”
“養一個轟炸機中隊,以12架轟-6b為例,服役20年,總花費至少要20個億,這還不算人員成本。”
“平均下來12架轟-6b一年就要用掉1個億,除了美蘇兩國超級大國,還有哪個國家負擔得起?”
“當然,英法德意經濟實力冇問題,但是他們不需要,因為有美國人提供安全保護。”
張二標人都懵逼了。
一年一個億啊,太恐怖了!
當然,李乾是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進去了,因為他之後以後貨幣貶值的速度和程度。
要是按照現在的貨幣價值來計算,養100架轟-6c型,一年幾個億就夠了。
“總而言之,轟炸機這玩意兒,不是五常之外的國家能玩得起的。單單是轟炸機的維保體係,他們就搞不來。”
“我們有完備的工業體係,能把成本壓得很低。”
李乾說著,指了指儀表台,道,“開始飛行檢查。”
張二標立即拿出飛行檢查表,他念一項,李乾檢查一項,隨後他確認一項,直到把飛行檢查表裡規定要做的檢查項目全部做完。
這是李乾搞出來的航空器飛行檢查規範,隻要是飛機,在常規狀態下,飛行員必須要按照規範機型檢查。
這麼說有效降低了故障隱患上天的機率。
更先進的做法是研製一套自動檢查係統,飛行員隻需要啟動自檢係統,就能迅速掃檢飛機的各個子係統,隻需要對最重要的幾項進行人工複檢。
當然,若是打仗,一切以時效為準,隻要發動機能轉起來,飛行員就要立即升空作戰。
完成了飛行檢查,李乾呼叫塔台,“塔台,洞兩飛行檢查完畢,是否滑出?”
“洞兩,可以滑出,等待起飛指令。”
“明白,滑出,等待起飛指令。”
李乾輕推兩根油門杆,兩台發動機迸發出巨大轟鳴聲,推動著轟-6b緩緩滑出停機位,很快就在起飛位置停了下來,機頭對準了跑道。
吹的是西北風,因為是朝北起飛。
雙發戰鬥機冇辦法做兩個油門杆,因為增重厲害,且加重飛行員負擔,大飛機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洞兩,計時起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