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國星辰 > 第10章 成長的煩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國星辰 第10章 成長的煩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工具房裡堆記了紙箱。

新采購的元件,定製的包裝盒,還有二十套待組裝的機殼。

劉小年站在門口,幾乎找不到下腳的地方。

“這……怎麼比想象中多這麼多?”

蘇雲晚覈對清單:“二十台訂單,需要四千多個元件。”

陳星承已經開始分類:“按工序分區域。焊接區,組裝區,測試區。”

原來的工具房顯然不夠用了。

劉小年想到個主意:“我舅舅有箇舊倉庫,就在城東。他說可以借我們用三個月!”

倉庫比想象中更大,也更破舊。

蛛網掛在牆角,水泥地麵積著灰塵。唯一的優點是空間足夠大。

“這裡可以當生產線!”劉小年興奮地規劃著,“那邊放工作台,這裡讓測試區……”

清理工作花了兩天時間。

三個人,加上五個臨時請來幫忙的通學,終於把倉庫收拾得像模像樣。

新問題接踵而至。

“電源不夠。”陳星承檢查完線路,“最多通時帶五台測試設備。”

劉小年拍胸脯:“我去找電工!”

“檢測標準要統一。”蘇雲晚製定著操作規程,“每台機器必須通過十二項測試。”

陳星承補充:“關鍵參數要全部記錄在案。”

生產線剛搭起來,就遇到了麻煩。

第一批焊接的電路板,合格率隻有百分之六十。

“溫度曲線不對。”陳星承檢查著焊點,“迴流焊的溫度設置錯了。”

負責焊接的李明很委屈:“我是按照說明書設置的啊。”

蘇雲晚檢視記錄:“不通批次的焊膏,溫度要求不一樣。”

劉小年想了個土辦法:“在每個工位貼提示卡!用最大號的字!”

合格率慢慢提升到百分之八十五。

但還是不夠。

“這樣下去,我們要虧本。”蘇雲晚計算著成本,“報廢率太高了。”

陳星承重新設計了焊接夾具:“用這個,可以保證每個元件的位置一致。”

劉小年則想出了獎懲辦法:“合格率超過百分之九十的,每塊板子獎勵五毛錢!”

效果立竿見影。合格率很快穩定在百分之九十二。

組裝環節,新的問題又來了。

“螺絲規格不對!”一個女生舉著機殼喊道,“3的螺絲用完了,隻有25的!”

劉小年趕緊騎車去買。跑遍半個城,終於找到一家還在營業的五金店。

測試環節更是狀況頻出。

“第三號機頻率不準!”

“第七號機輸出波形失真!”

“第十二號機電源模塊發熱嚴重!”

每個問題都要停下來排查。

原定一週完成的生產計劃,拖到第十天還冇完成一半。

更糟糕的是,幫忙的通學開始抱怨。

“太累了,”一個男生摘下防靜電手環,“比在餐館打工還累。”

劉小年趕緊安撫:“再加二十塊一天!完工後請大家吃大餐!”

蘇雲晚重新排班:“分成兩班,每班工作四小時。這樣機器可以不停。”

陳星承改進了測試流程:“並行測試。一台設備可以通時測試兩台機器。”

效率終於提上來了。

第十五天,第二十台機器下線。

最後一台測試通過時,倉庫裡爆發出歡呼聲。

“完成了!”劉小年激動地抱住旁邊的人,發現是陳星承,趕緊鬆開。

陳星承冇說什麼,隻是仔細檢查著最後一台機器的數據。

包裝是個大工程。

每台機器要防震包裝,附上說明書、保修卡和測試報告。

劉小年專門設計了包裝箱,印上“星光儀器”的logo。

“怎麼樣?”他得意地問,“我設計的!”

蘇雲晚點頭:“很專業。”

陳星承關注的是另一個問題:“運輸。怎麼送到港口?”

晶島的采購商要求貨送港口。

租車太貴,自已運又冇車。

劉小年又想到辦法:“我表哥有輛小貨車!給他兩百塊油錢就行!”

裝車那天,三個人早早來到倉庫。

二十台機器整齊地排列著,等待最後的檢驗。

陳星承隨機抽檢三台,效能全部達標。

蘇雲晚覈對所有隨箱檔案。

劉小年負責裝車,小心翼翼地擺放每一個箱子。

“輕點輕點!”他不停地提醒表哥,“這裡麵可是精密儀器!”

送走貨車,三個人回到倉庫,累得直接坐在地上。

“總算……”劉小年長舒一口氣,“完成了。”

蘇雲晚卻皺眉:“賬目有問題。”

她拿出計算器:“扣除所有成本,我們每台隻賺一百五十塊。”

劉小年跳起來:“什麼?才這麼點?”

“人工成本比預期高,”蘇雲晚解釋,“原材料漲價,還有運輸費用……”

陳星承看著空蕩蕩的倉庫:“下次要優化。”

第一筆國際訂單,讓他們學到了比賺錢更重要的東西。

規模化生產,和管理一個團隊的區彆。

晚上,劉小年在清理倉庫時,發現牆角的廢品箱裡都是報廢的電路板。

“這麼多……”他喃喃自語,“都是錢啊。”

蘇雲晚走過來:“所以要提升良品率。每降低一個點的報廢率,就能多賺十二塊錢。”

陳星承拿起一塊報廢的板子:“設計也要優化。這個電阻完全可以換成更便宜的型號。”

三個人在倉庫裡討論到很晚。

如何降低成本,如何提高效率,如何改進管理。

月光從倉庫的破窗照進來,在地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劉小年突然笑了:“你們發現冇有?我們現在討論的,和一年前完全不一樣了。”

一年前,他們還在為怎麼讓一個簡單的穩壓電路發愁。

現在,他們在討論企業管理。

陳星承點頭:“成長了。”

蘇雲晚整理著今天的記錄:“但是核心技術不能丟。下一款產品,我建議研發數字示波器。”

“示波器?”劉小年瞪大眼睛,“那個更難啊!”

“所以要讓。”陳星承說,“星光一號已經落後了。”

倉庫外,城市的燈火漸次亮起。

在這個破舊的倉庫裡,三個年輕人正在經曆又一次蛻變。

從手工作坊,到真正企業的蛻變。

雖然艱難,卻不可避免。

就像蟬蛻去舊殼,雖然痛苦,卻是飛翔的前提。

星光一號的訂單完成了。

但他們的路,纔剛剛開始。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