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翁主的悠閒歲月 第48章 舉目皆敵 劉徹見劉陵被自己趕…
舉目皆敵
劉徹見劉陵被自己趕……
劉徹見劉陵被自己趕下禦輦後還笑嘻嘻的,
以為自己給劉陵介紹物件的行為沒有引起對方一絲半點的害怕和羞惱,卻不知道劉陵已經被聊的心煩意亂,不過是因為慣常裝模作樣的習慣了,
才沒有立刻就變了臉讓劉徹看笑話。
待劉徹的禦輦消失在宮道上,
滿麵笑容的劉陵突然就收斂了笑容,變成了一張麵無表情的臉。
她想起剛剛劉徹給自己介紹的那幾個“物件”,
在對比劉徹扔下的最後一句話,一時間心亂如麻。
這和衛青有什麼關係,
劉徹你不剛剛還在做媒婆嗎?怎麼一轉口就說到讓自己去找衛青身上去了,
話題轉移的太快了,
她一時有點接不住啊。
現年十四歲的劉陵在現代也不過是個還在上學的初高中生,
結婚這樣的人生大事在沒有達到國家法定年齡之前是不會考慮的,
但現在不一樣啊,古代的人因為壽命的原因結婚都早,
幾乎十一二歲的少年少女時期就已經在長輩的安排下成親,十五歲不成婚就會被罰款,
劉陵現如今這個年紀雖然在她看來還小,但在思想古老的古人看來正是合適的婚齡。早一兩歲太小,怕身體孱弱,晚個一年又大了些,必要交罰金了。
起先,劉陵也考慮過日後的終身大事,
畢竟在淮南的時候,劉遷還曾拿這事兒奚落過她,
當時被劉陵用來長安為劉安效力的理由躲了過去,但是現如今,隨著劉陵年齡的增長,
她卻發現自己逃避的想法恐怕要失效了。
長安是大漢朝的都城,這裡齊集了天下頂尖的權貴,還有大漢皇室的宗親,而身為宗親中輩分低的一員,劉陵未來的人生大事想不被這些人談論都不行。
劉陵歎息,怪道今天晚上的婚宴上平陽長公主拉著她給她介紹長安城的人際關係,劉陵還以為對方是善心好意,沒想到善心好意是有,但是也太好心了些,敢情她的婚姻大事不止有劉徹來多事,還有平陽長公主催促,就是不知道下一個來的又會是誰了?劉陵無語望天。
夜色中的大漢宮廷本該是靜謐而莊重的,然而因著皇帝熱鬨的大婚,威嚴肅穆的漢宮在燈光的映照下,顯得莊嚴而又華麗,把周圍的宮殿照的金碧輝煌。
劉陵漫步走著來時路,耳邊響起悠揚的古樂聲,原本亂入麻團般的心突然安靜下來。她擡起頭,目光從黑漆漆的天幕越過,想到不知在何處當值或者已經下職的衛青,忍不住暗忖道:如果她的後半輩子能和衛青一起過也不錯。
他們兩人這些日子也都在宮外的府邸裡居住,衛青進宮當職的時候,劉陵就在府裡自得其樂,或者去找平陽阿姊宴飲,再帶著禮物去看看衛家的人,摸摸衛少兒的肚子,和還沒出生的小霍寶寶打個招呼,有時候小霍寶寶在孃胎裡還會回應自己,雖然就隻是那麼一下下,就能讓劉陵高興不已,看得衛家人一臉茫然,還以為劉陵愛屋及烏,對衛青的家人多有照顧,所以態度才這般溫和從容,當然她們也沒有猜錯就是了。
劉陵雖然暗暗在打將霍去病抱走的主意,但小霍寶寶有親爹和親孃的,這兩人要是不願意,劉陵哪怕再眼饞也不會做奪人孩子,令她們母子分離的惡行,所以隻能時不時地在衛家人的摸不著頭腦中借著去看望平陽長公主暗度陳倉,滿足自己的私心。
但是如果衛少兒自己放棄了孩子的撫養權呢?劉陵有時候忍不住暗暗腹誹,記得曆史上衛少兒後嫁的那家人就好像不太喜歡霍去病,所以最後還是衛青撫養了自己的外甥,所以這對舅甥的關係才異常的好,堪比親生父子,不過這樣說也沒錯麼,孃舅大於天,親娘靠不住的時候,舅舅衛青就是霍去病最大的底氣。
劉陵看著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天幕,突然閉了下眼睛,心想如果自己的往後餘生能和衛青與霍去病相伴就好了,她一定會不遺餘力的用自己最大的努力來照顧衛青和霍去病,給與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讓他們一聲身體健康、無病無災,肅清沙漠、再無遺憾,而她也不往來大漢走上這麼一遭。
覺得出來的時間已經夠長了,劉陵最後對著夜幕微微一笑,便轉身回了人聲鼎沸的宮殿,她沒有看到的是,在她轉身的瞬間,天上一顆星星搖搖欲墜的晃悠了一下,然後倏然從空中滑落,好似在回應她的願望一般。
劉陵回到宴會中的時候,剛好碰到平陽長公主派來看她是否回歸的宮婢,宮婢稟告平陽長公主現在和館陶大長公主在一起,讓劉陵回來後直接過去找她,劉陵點頭,隨著宮婢過去。
適才平陽長公主已經帶著劉陵見過了館陶大長公主,畢竟是自己的親姑姑,還是皇後的母親,這樣尊貴的身份自然是眾人簇擁拱衛的中心,劉陵以為此時館陶大長公主身邊定是圍了一群阿諛奉承的人,誰知道等劉陵來到後才發現館陶大長公主身邊竟然頗為清淨,隻有平陽長公主、南宮公主和隆慮公主等人,連和平陽長公主一起回來的江都王劉非都不在。
劉陵心裡有些疑惑,但不好開口詢問,給幾位公主行禮後坐在下首,見館陶大長公主瞧她的目光中帶著絲絲的冷意,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有些事當著幾個侄女的麵不好直說,而且今天還是她女兒的大喜之日,本是不應該找事的,但館陶大長公主想起剛才自己派去請平陽長公主勸皇帝回椒房殿,回來稟告的婢女卻回稟說劉陵後來還和皇帝在禦輦上單獨相處了片刻,館陶大長公主就想起最近聽到的風言風語,忍不住心生怒氣。
強忍著不發脾氣,在心中告訴自己今天是個好日子,不能讓人看笑話,否則丟人的就不止皇帝而是她和皇後了,館陶大長公主強行忍下怒意,皮笑肉不笑的對著劉陵道:“我今日還是初次見阿陵呢,往常隻聽你們和皇後說阿陵多麼聰慧美貌,可惜沒能一見,上次阿陵著人送到堂邑侯府的禮我到是知道,這也太見外了,你也是本宮的侄女,和平陽她們幾個叫我姑母便是。”
館陶大長公主是竇太皇太後的女兒,孝敬皇帝的同胞阿姊,從小到大都被其母竇太皇太後寵著,孝景皇帝看在她經常給自己進獻美人風的份上也對她頗為縱容,不但可以自由出入宮闈,更是可以為自己和陳家牟取權力和富貴,也因此越發養大了她飛揚跋扈、行為放肆、傲慢無禮的個性。
隻一點在她的女兒陳皇後身上便可看出些許。
但館陶大長公主比女兒陳皇後可聰明的多,能在漢宮中成為一個不可小覷的人物,她工於政治的心機可見不一般,劉陵歲不明白為什麼總覺得館陶大長公主看自己的眼神和臉上的笑容很不對稱,來自心底的直覺讓她不禁汗毛倒豎。
順著館陶大長公主的話,劉陵行禮作揖恭敬的給這位長輩行禮,口稱姑母,心裡卻已經做好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打算,然而接下來館陶大長公主的話卻讓劉陵愕然,難不成自己剛剛升起的警戒心是錯覺嗎?才剛打發走了劉徹,怎麼又來了個給她說媒的?
劉陵知道今天是個好日子,廢話,帝後大婚大典可是掌管禮樂社稷、宗廟禮儀的太常親自卜算的,但太常也沒說今日極其適合給人說媒吧。
館陶大長公主麵上做出一副身為長輩為劉陵著想,劉陵應該感恩戴德的模樣,口中卻道:“阿陵年紀也不小了,心裡可有什麼想法,不要害羞,說出來給姑母和阿姊們聽聽,為你籌謀一番。畢竟你父王和母後都不在長安,對你的婚事怕是也沒什麼安排,好在咱們都是一家人,姑母還是能做的了這個主的,你若是看上了誰,直說就是,姑母拚著一張老臉也得讓皇帝下諭旨給你賜婚。”
若劉陵隻是個普通的小藩王之女,館陶大長公主根本不會這麼好說話,對她的言辭如此和藹,早就在聽到風言風語的第一時間強硬的找個還過得去的人和劉陵配成對了,但誰讓劉陵是淮南王的女兒呢,手中有著實權的淮南王若是對付起來館陶大長公主也不免覺得棘手,因此隻能拐彎抹角的用催婚這種手段。
我成不成親和你有什麼關係嗎?年齡大太閒得慌就繼續養你的麵首去吧,是容貌姣好的俊男不好看嗎?太操心可是會老的快的。
劉陵很想直言不諱的頂撞回去,擡眼卻瞧見平陽、南宮和隆慮公主都一臉讚同的模樣,心知就算給她們解釋了自己年齡還小,或者暫時沒有成親的打算也搪塞不過去,而且恐怕還會被當成不懂事的由頭得一頓口頭排揎,隻得將話在自己心頭過了幾遍,而後硬逼著自己嚥了下去。
平陽長公主今日亦步亦趨的帶著劉陵其實也有想給她說親的打算,因為自覺和阿陵妹妹走得近,關係親昵,有些話她也不好說的太直接,怕傷了劉陵的臉麵,將兩人之間的關係弄僵,如今姑母主動提出阿陵妹妹到了年齡的話題,平陽長公主也明白姑母對長安城最近的風言風語怕是心知肚明瞭。
再看看同樣滿臉讚同和不明所以的妹妹們,平陽長公主索性就坡下驢的接話,勸慰劉陵道:“姑母所言極是,阿陵你也到適齡的年紀了,很該是為自己做打算了。說句不好聽的,你自己若真有看上的人,早早的求了陛下賜婚,也好過被淮南王隨意嫁了出去。”
南宮公主歎了一聲,覺得長姊此言有理,而隆慮公主想到自己的婚後生活,眼神瞬間黯淡,但想起自己的姑母兼君姑就是館陶大長公主,隻得隱下心裡的酸楚。
在隆慮公主幼年之時,由於出於政治聯姻的需要,館陶大長公主劉和隆慮公主的生母王娡王太後定下兩樁婚約,一為劉徹和長公主的女兒陳阿嬌,另一則是隆慮公主和館陶大長公主的二兒子隆慮侯陳??。
和曾經如膠似漆生活的劉徹和陳阿嬌不同,隆慮公主和陳??的感情冷漠疏離,若不是姑母太強勢,上麵還有竇太皇太後壓著,隆慮公主又性格柔順,怕是早就鬨起來了,因此對比能自由選擇未來夫婿人選的劉陵妹妹,隆慮公主忍不住露出讚同的神色來。
局勢瞬間分明,一對四啊這個,眼看著沒人站在己方為自己搖旗呐喊做後盾,劉陵心知躲得過初一也躲不過十五了,就算今天她把館陶大長公主和平陽阿姊給搪塞打發了過去,日後還能彆她們找到機會再來勸自己早日成親嫁人,與其繼續逃避,不如迎難而上吧。
更何況,劉陵還想著日後繼續去平陽侯府見自己心心念唸的小霍寶寶呢,平陽長公主有的是機會再勸自己,逃避是逃不過去的。
想罷,劉陵的眼前浮現出適才劉徹給自己提出的合適人選名單來,但劉陵一個都沒看上,不是她眼界高、太挑剔,而是對於她來說,這些人中雖然有見過數次的,也有隻聽聞過其名聲的陌生人,劉陵簡直對他們退避三尺。
但是想到劉徹離去前那句忿忿的“找你的衛青去吧”的話,不知怎麼,劉陵突然心生喜意,我的衛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