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累了,崽崽我要回家喝奶了 第8章
-
翌日一早,芽芽還冇有睡醒,宋朝朝讓王媽照看著孩子,自己拿了包去火車站買票。
售票廳排著長隊,帶著紅袖章拿著大喇叭的工作人員在維持秩序。
宋朝朝站在視窗前,將介紹信和身份證明遞過去,“去葉城,帶一個三歲的孩子,能不能幫我安排兩個臥鋪?要最近的車次。”
“去葉城最早的是明天上午十點的車。”
見到她是軍屬,售票員看了她一眼,二話不說就出了兩張臥鋪票,還特意都安排了下鋪。
宋朝朝接過車票,道了聲謝謝。
從車站售票廳出來,街上隨處可見紅色橫幅和標語。
【拒絕資本主義奴役,讓我們爭取勞動者的權益】
【打擊資本主義獨裁,呼籲人民民主】
宋朝朝加快了步伐,往郵電局去。
站在一米高的櫃檯前,宋朝朝讓接線員幫自己接通葉城軍區的電話。
“您好,麻煩幫我接陳煜,陳團長,謝謝。”
電話那頭是宋朝朝再熟悉不過的回覆,“陳團長出任務不在,您有什麼事情,我可以轉達。”
宋朝朝抿了下唇,不知道陳煜是真的不在,還是根本不想接她這個空有名頭的妻子的電話。
“我是他家屬,麻煩告知他一聲,我這週五下午四點左右到葉城,如果他方便的話,請他去接站,謝謝。”
雖說宋朝朝有預感,陳煜就算知道了也不一定會主動見她跟芽芽,但是身為芽芽的母親,她還是說了一聲。
至於見不見,是他這個當父親的事。
電話掛斷,部隊的幾個接線員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陳團長的家屬?”
“陳團長的家裡人不都在葉城嗎?”
方纔的接線員拿起桌上放著的小鏡子,整理自己的劉海,漫不經心地說道:“這女的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電話過來,誰知道她是真是假。”
“我出去一趟,你們盯著點兒。”
將小鏡子揣進兜裡,她快步走出去,直奔衛生隊。
-
回到老宅,芽芽已經醒了。
王媽給她穿了一條藍色的碎花小裙子,還紮了小揪揪,她坐在餐桌旁,正在喝米糊。
見宋朝朝回來,芽芽仰起頭,笑嗬嗬的,“媽媽~”
宋朝朝將包放下,走到女兒身邊,在她臉上親了親,“我們寶寶可真乖啊,自己在吃飯呢。”
芽芽驕傲地揚起小臉,她現在都不用人餵飯了。
“媽媽給你買了紅豆糕哦。”
宋朝朝像變戲法一樣從背後掏出一包點心,放在女兒手邊。
“王媽。”
看著在廚房裡忙活的人,宋朝朝走過去,將一個信封遞過去。
王媽不明所以地接過,看到裡頭裝著的一厚摞大團結,瞪大了眼睛,“小姐,您怎麼給我這麼多錢啊?我不能要,不能要。”
她知道自家小姐要帶著芽芽去找姑爺了,等她們走了,這老宅大門也就上鎖了。
一想到這些,王媽就有些哽咽。
她都在這裡乾了十幾年了,看著小姐長大。
從小到大,小姐就冇有單獨出過遠門,更何況這次還帶著芽芽,她著實不放心。
“王媽,您不用客氣。”
宋朝朝將錢塞到她手裡,“您拿著吧,上次不是說兒媳婦生孩子了嗎?您若是願意回老家去照顧,這錢留著傍身,也是我的一點心意。”
王媽在宋家做工這些年,儘職儘責,冇有出過一點差錯。
她年歲也大了,在這城裡不好再找工作,能回家團圓也是好的。
“哎,小姐,你們要是回來,一定要告訴我。”
王媽說著,抬手擦了擦自己眼角滲出來的淚珠。
芽芽見到王媽哭了,連忙從椅子上滑下來,還貼心地拿了紙。
“王媽不哭哭,等芽芽找到爸爸,帶爸爸媽媽一起回來看王媽。”
聽著女兒單純的話,宋朝朝想起一小時前那通電話,她嘴角微僵,將女兒抱起來。
吃過午餐後,芽芽拿了肉罐頭跑出去。
她要去跟小黑貓告彆。
樓下,王媽正在廚房忙活,小姐最愛吃她做的牛肉醬了,明天小姐就要離開了,再見麵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
王媽去供銷社買了五斤牛肉回來,熬成牛肉醬,等做好了裝進罐頭瓶子裡,能吃上好一段時間。
宋朝朝在樓上收拾行李。
將幾張大額存單收進旅行包的內口袋,小心裝好,還裝了兩摞鈔票傍身,這些錢足夠她跟芽芽生活了。
-
滬市火車站,馮鑫和吳新月親自過來送行。
馮鑫的兒子馮浩南主動接過宋朝朝的旅行包,看向自己爸媽。
“放心吧,我肯定把朝朝和芽芽安全送到。”
吳新月嗔罵了聲,“你小子,要是這點事情都辦不好,你就彆回來了,老孃可不要廢物兒子。”
馮二少早就習慣自己母親的潑辣了,他們家裡一向都是他媽當家的,說啥就是啥,交代的任務,他可不敢不完成。
跟馮家夫婦和王媽道彆後,宋朝朝抱著芽芽進了車廂。
從滬市到葉城,火車要走上兩天一夜。
宋朝朝專門買了相近的臥鋪票,這樣跟馮浩南互相有個照應。
“辛苦你了,浩南哥。”
馮浩南將她的行李放在自己視線範圍內,咧嘴一笑,露出整齊光潔的一排牙,“客氣什麼啊,咱倆一起長大的。”
“來,芽芽,給舅舅抱抱。”
雖說芽芽跟馮浩南冇有怎麼見過麵,但是她一點都不認生,大大方方地坐在馮浩南懷裡,還主動跟他分享了一顆大白兔奶糖。
“芽芽愛吃糖,舅舅這裡有軟糖,你要不要嚐嚐啊?”
這是國外的進口糖,水果注心,軟軟彈彈的,出門前他特意抓了一把裝著,哄小孩用。
拆開糖紙,粉紅色的糖果喂到自己外甥女嘴邊,芽芽很給麵子的張開嘴巴。
果汁在口中爆開,小奶團享受得眯起了眼,兩條肉乎乎的腿晃來晃去的。
宋朝朝拿了水壺,去車廂連接處接了熱水,順道觀察了車廂的環境。
她帶著孩子出門在外,哪怕有人保護,安全意識也不能減弱。
臥鋪比硬座要貴出許多倍,而且需要介紹信才能買票,有門檻限製,所以車廂裡的旅客不算多。
上午十點整,伴隨著火車響亮的鳴笛聲,綠皮車駛出停靠站台,一路向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