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24章 和尚(1)
洪武十八年四月初一,曹國公李景隆率京營官兵四萬餘,抵達燕王朱棣封地北平,於城外分營駐紮。
燕王朱棣率北平心腹文武官員,齊至城頭,俯瞰城外既忙碌又有序的軍營。
“爾等看九江所帶之軍如何呀?都說說....”
(九江,李景隆字。)
朱棣一身親王龍袍,雙手扶著玉帶,眼睛微微眯起,長須隨風舞動。
“臣觀曹國公之軍...”
就在朱棣身側的燕山中護衛千戶朱能,開口道,“表裡不一!”
“哦?”
朱棣微微側頭,“士弘何出此言?”(士弘,朱能字。)
“千歲請看!”
朱能指著城外遠處李景隆的軍營說道,“此四萬京營左右哨軍都是京營精銳,中軍之中乃是太子親衛三千營,鎧甲器械戰馬火炮無一不是百裡挑一,所用軍士也都是從幼軍之中精心選拔...”
說著,他話鋒一轉,“但是,所謂京營精銳,說是百戰老兵其實也是兵油子。”
“這些兵打仗打精了,而且平日都在京中養尊處優,一上戰場隻能打順風仗,打不了逆風仗。遠不如咱們燕趙之地的農家子弟聽話...您再看,從他們入營到現在已是一炷香的時間了。”
“如是咱們的燕山護衛,哪怕是新兵營盤,也早已準備完畢列隊出操了,可他們依舊在營中不緊不慢!”
“甚至臣站在這,還能看見三五軍士湊在一起,嬉笑說話故意怠慢,卻不見執法隊巡查軍營!”
“再說曹國公中軍的三千營...都是一群新兵蛋子,沒見過血。臣還聽說,其中的領兵之中,都是勳貴二代子弟...嗬嗬,當兵對他們來說,不過是熬升遷的資曆罷了,他們不敢拚命!”
“中軍不敢拚命,左右哨軍兵油子多,這樣的軍隊.....看似雄壯,實則一觸即潰!”
朱棣仔細的聽著愛將的分析,不住頷首。
“再說曹國公!”
朱能又道,“嗬....天子親近之人,束發之年寸功未建而身居高位,隻會紙上談兵未曾親身戎馬。此等少年親貴有個特點,外平而內驕,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外硬內軟.....”
“哦?”
朱棣笑笑,看向另一愛將丘福,“你說說看!”
“在臣看來...”丘福沉吟片刻,“曹國公為人還是和氣的!”
“哈哈哈哈!”
朱棣驟然大笑,“他就隻有和氣這個優點?”說著,又道,“他要是真如士弘你說的那樣,第一次領兵就能把這四萬大軍帶的井井有條的?而且一路行軍邊走邊練?”
“臣以為那是武定侯定遠侯在軍中之故!”
朱能又道,“有著兩位侯爺幫襯著,隨便捉隻猴兒,都能當主帥....”
“你呀....”
朱棣忽用力點點朱能,“武夫之見,浮於表麵!”
而後,朱棣又轉頭,對身後一名四旬年紀,穿著武人常服的高大武人問道,“世美,你以為如何?”
“這.....臣不敢....”這武人微微猶豫。
此人姓張名玉,原是前元的舊臣,官至樞密院知院。
曾追隨元順帝逃亡漠北,於洪武十八年春節之際,闔家歸附大明,如今正在燕王朱棣麾下聽命。
“世美,既入我帳下,既我手足兄弟!”
朱棣正色道,“凡事都可暢所欲言,無需顧忌!”說著,又指著丘福朱能等人道,“他們也都是豪爽漢子,自不會因為你和他們想的不一樣,就疏遠你,不認你這個袍澤!在我這,坦坦蕩蕩纔是好漢!”
張玉麵有愧色,低聲道,“在臣看來,其實曹國公所率之軍也不是毫無可取之處!”
“說!”朱棣大笑。
“軍容飽滿,士氣高漲!”
張玉正色道,“臣在北平這些日子,親見河南,陝西,山西的兵馬前來。那些軍旅到達北平之後,將士們俱是一身疲憊,宛若...強弩之末!”
“可曹國公之軍,隻是稍加修整之後,就有如此齊整軍容!”
“軍士雖有嬉笑之舉,但也正是因為從容,才會嬉笑。”
“若是人人都緊繃著,好似隨時都要打仗一樣,反而容易出事!”
“尤其曹國公的中軍,本就是新兵居多,若再是時時刻刻都繃著,過猶不及!”
“嗯...”朱棣點頭,“此言有理!”說著,又笑道,“剛才士弘誇口,說對上我的燕山三護,這些兵一觸即潰,你怎麼看?”
“嗯!”
張玉沉吟片刻,又道,“天下兵馬大明稱雄,大明兵馬之中邊軍最強,而王爺麾下之軍又是強中至強!”
“且士弘賢弟身經百戰,以他之能領兵,自然是可大獲全勝!”
“但要說一觸即潰,卻是有些.....”
說到此處,張玉對朱能抱拳告罪,又道,“托大了!”
“哦?”朱棣又笑道,“仔細說說!”
“王爺麾下騎兵多,曹國公帶的步兵多。按照常理,騎兵衝步兵自然是戰無不勝,可是....”
張玉指著城外李景隆營地之中,進進出出延綿不絕的車隊說道,“曹國公之軍.....火器為先!”
“兩軍交戰,除非是突然遭遇,不然使其得以依托地勢紮營的,絕對是塊難啃的骨頭!”
“再精銳的兵馬,衝三次之後就疲了!可守軍一方,隻要對方奈何不得他們,就是越守士氣越高!”
“到時候我軍進不得退不得,難受的反而是我們!”
“若是曹國公麾下,再有八萬...不,哪怕五千精銳騎兵。趁我軍兵疲之時掩殺過來,未必不能反敗為勝!”
“你說對了一半!”
朱棣撫掌,又看向朱能,“你也說對了一半!”
說著,正色眺望城外軍營,“士弘說李九江太年輕是對,但你說他不懂帶兵之道卻是錯!”
說到此處,忽的冷笑,“爾等可知,九江之軍為何軍容如此雄盛?”
“臣等不知!”
“這一路行軍!”朱棣豎起兩根指頭,“他在這四萬人身上的花費,怕是已經超了十五萬兩白銀!”
“嘶....”周圍人等齊齊倒吸一口冷氣。
“第一,吃的好!”
“第二,隨軍郎中看病給藥.....大家都是老帶兵的人了,說句不好聽的,哪次帶兵出去,即便不打仗,營裡是不是都會死幾個?嗯?”
“痢疾,風寒,從馬上摔下來....”
“可他這個四萬人,出來是多少,到這就是多少!”
“當兵的都有心能想,有眼睛會看!”
“這樣的主帥,既讓他們吃飽穿暖,又操心他們頭疼腦熱.....他不會帶兵?誰會帶兵?”
“你要是兵,遇上這樣的主帥,你拚不拚命?”
“他可真有錢!”朱能等人嘀咕道。
~~
“他不是有錢,他是捨得!”
朱棣再笑,看向張玉,“至於你說他沒騎兵?你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