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26章 佈局(2)
眼下李景隆,並非全然是偽裝的。
即便朱允熥再早熟,可這些話明顯不是他能說出來的,他更不能在這個年紀,對他的身份,有著這樣正確的認知。
李景隆突然激動起來,“這話要是彆人聽見,三爺....您想過後果沒有?”
朱允熥卻是一笑,“表哥,我知道你會站在我這邊的!對吧?”
說著,他歎息半聲,“這幾年,我常會夢到小時候,你和我舅舅,舉著我,在鹹陽宮裡拋來拋去.....嗬嗬!我雖從小沒了娘,可畢竟有舅舅和表哥,你們這些人,愛護著我,保護著我!”
“三爺!”
李景隆拍著他的肩膀,“彆亂想,您是嫡子!”
“五弟也是嫡子呀!”
朱允熥忽眯著眼睛,“而且不同於二哥,二哥是小宗入大宗。而五弟,法法理上來說,屬於真正的嫡子!”
他口中的五弟,就是如今的太子妃吳氏所出的,朱標第五子,朱允熙。
朱標嫡長子朱雄英早夭,朱允炆和同母弟因為呂氏,早沒了繼承大統的資格。
那麼現在東宮身份最貴重的兩個皇孫,除了朱允熥就是朱允熙。
“我的身後是淮西勳貴!”
朱允熥低聲,一笑,“看似堅不可摧,實則.....不堪一擊!”
說著,他抬起頭,“皇爺爺和父親,不可能永遠都重用他們。而五弟的身後,則是整個江南清流集團!”
他自嘲的笑笑,“去年皇爺爺萬壽,五弟背了半本論語,引得士林交口稱讚。嗬嗬.....這麼說吧,其實我覺得,父親對五弟...也更喜愛一些!”
李景隆的汗毛,一下就豎了起來。
朱允熥的這番話超乎他的預料,他不但認清自己的位置,還能看清自己和對方的底牌!
“這些話不是藍玉教你的!”李景隆搖頭道,“他想不到這些!”
“嗯!”
朱允熥笑笑,“涼國公見了我就一句話,三爺安心,凡事都有臣。誰招你,臣幫您出氣!哈哈哈......”
“那到底是誰教您的?”李景隆正色道。
“你想知道?”
朱允熥放慢腳步,“你認識!”
“誰?”
“我大伯呀!”朱允熥回頭一笑。
沐英?
李景隆腳步微頓。
出人意料,但也...合情合理。
“我大伯在信中說!”
朱允熥又道,“我能依靠的,不是藍玉,也不是我的母族。而應該是...你,表哥!”
隨即,他搖搖頭,“我也不知道他這麼說的用意,但我相信他,我也相信你!”
武人集團,對於皇位繼承人來說,是把雙刃劍!
用得好,能傷人。
用不好,先傷了自己。
朱允熥或許真的不懂,李景隆卻是一定懂。
“三爺,君不密失其臣....”
“你是我表哥!”朱允熥淡淡的開口打斷,“這些話,早晚都要跟你說!”
李景隆沉吟片刻,腦海之中想到一個人,“那...這些話您跟燕王世子?”
“高熾哥哥?”
朱允熥撇嘴,“我哪有那麼傻,他精得跟猴一樣!”說著,忽壓低聲音,“其實我有時候不高興,他能看在眼裡,心裡都懂!我給大伯寫信,也是他跟我建議的!”
“我就知道,死胖子從小就不是吃好草料的!”
李景隆心中暗罵,“敢情你小子在這看笑話呢?在旁邊煽風點火呢!”
“其實他跟我一樣!”
朱允熥再道,“都是老大,嗬嗬!當父母的都偏心小的!”
“我他媽剛心裡誇了你,現在你就露怯了!”
李景隆心中罵道,“這種鬼話你也信!哎,你們老朱家,哪他媽有好人?”
他搓搓臉,開口道,“三爺,您要是信得過臣,臣就告訴您!您現在還小,很多事沒必要操那個閒心,你踏踏實實讀書,規規矩矩做人....”
“你這話跟我大伯說的一樣!”朱允熥笑道。
“您現在既是嫡又是長!”
李景隆耐心道,“放心!”
“要是不放心呢?”朱允熥不依不饒,“有變數呢?”
“那....嗬嗬!”
李景隆一笑,“您呀,有些事想的太....偏激了!老爺子.....纔是一家之主呀!”
忽然,朱允熥似乎明白了。
“對,我得把老爺子忽悠好了!”
“他纔是說了算的!”
“但是你...表哥!”
朱允熥又道,“你必須得站我這邊!”
果然,他還是那個熊孩子。
李景隆心中大定,笑了笑,“您是臣,從小一手抱大的呀!”
朱允熥一笑,誌得意滿。
李景隆垂首,精神內斂。
~
不知不覺,火熱七月。
炎炎夏日,大白天的人跡稀少。
但位於京師火瓦巷一處四進的宅院,卻是賓客盈門。
“黃兄,恭喜恭喜!”
“黃大人,下官給您祝壽....”
“恭喜黃兄,雙喜臨門呀!”
站在門前迎客的翰林學士,東宮伴讀黃子澄笑容滿麵。
今日還真是雙喜臨門,不單是他的生日,更是他高升的好日子。
如今的他已被太子欽點,為太常寺卿,可謂春風得意。
“今日諸位同僚登門,蓬蓽生輝呀!”
見賓客來的差不多,黃子澄寒暄兩句,笑道,“本想....一家人簡簡單單的吃個家常便飯,豈料,嗬嗬嗬!竟鬨瞭如此大的陣仗,讓諸位見笑!來,請...請入席!”
院落之中,早就搭了涼棚。
酒席也已擺好,黃子澄先在主位上坐了,而後數十名跟他平日走的近的,同一派係的官員們,才拱手落座。
“今日不談公務!”
黃子澄繼續笑道,“也沒那麼多文縐縐的俗套,略備酒席.....”
他正說著,忽見管家嗖嗖嗖的跑進來。
而後眾賓客就見黃子澄笑嗬嗬的臉上,流露出明顯的錯愕。
“黃兄?”
邊上一名官員,低聲問道,“怎麼了?”
“他?他怎麼來了?”
黃子澄帶著幾分錯愕起身,“對不住,諸位,我先迎客!”
眾人詫異的看過去,就見一人,長身玉立豐神俊朗,一身青衣,邁步進院。
“嗬嗬嗬!今日李某不請自來,做了惡客了!”
“嘶...”
眾人心中驚呼,他怎麼來了?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曹國公李景隆。
~
“我知道這不合禮數!”
李景隆扶著要行禮的黃子澄,笑道,“不請自來,是讓主人為難。但李某實在......素來欽佩學士,有親近之心。再者,也有事求到學士您。”
說著,俯首請罪道,“叨嘮!”
“不敢不敢!”
黃子澄心中納悶,但禮數還是很足,客氣道,“您是下官請都請不到的貴客!”
說著,引著李景隆朝宴席中走。
“見過曹國公!”
“卑職見過公爺....”
李景隆一一頷首,在即將坐下之時,忽把手中的長軸放在桌上,“聽聞今日是學士的壽辰,李某一介武夫,不懂如何挑選賀禮!倉促之間,在家中找到一幅米芾的手書.....”
“嘶...”
宴會之上,諸官員震驚之色溢於言表。
曹國公真是大方!
米芾的真跡,當做壽禮就給送了?
那可是米芾的真跡呀!
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傳家寶呀!
就連黃子澄都是頗為動容。
他自問平日跟李景隆交集不多,且文武有彆,哪想到對方竟然這麼...肯折交?
“其實李某對學士,傾心久矣....”
許久不曾施展這套巴結**,但此刻李景隆施展起來,也是得心應手。
之所以要結交...不,是結交整個文官係統,就是李景隆佈局之中的第二點。
也是重中之重!
黃子澄等人在曆史上是絕對的忠臣孝子,但相比於他們的德行,他們的才能就差了許多。
曆史上黃子澄和齊泰,配合建文削藩。是黃子澄說服了齊泰和建文帝,不要一上來就拿燕王朱棣開刀,而是先拿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下手。
動手之人,就是他李景隆。
也是他黃子澄,建議把朱棣的三個兒子放回北平。
而後耿炳文戰敗,也是黃子澄建議讓李景隆領五十萬大軍,掃平叛逆。
建文帝固然不咋地,可黃子澄等清流自詡為諸葛亮,其實連臭皮匠都不是。
在邊上一頓讓人費解的瞎操作.......幫著建文,終於斷送了大好江山。
而李景隆的佈局,就是要結交這些日後,圍繞在儲君身邊,且能說得上話的清流集團做文章。
他要讓這些人覺得,李景隆是他們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