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60章 好官(1)
“公爺,今年的天兒,忒不對勁嘞!”
應天府外三十裡處,曹國公李景隆的農莊的之中。
管事的老仆,用帶著淮西口音的官話,痛心疾首的訴苦。
今年的天氣,確實很是反常。
春來時,本該暖,卻猶如冬日一般陰冷。
而春正好,本該春光明媚萬物生長之時,卻又直接如夏日一般暴熱。
李景隆所擁有的農莊,是京畿之地最豐腴的土地。
整整幾百頃的上好的水田,一望無垠。水田的邊上,挨著湖泊,湖泊的後麵的山丘上,是成片成片的山林。
可此時,他站在田埂上,水田之中往年那綠油油著茁壯成長的秧苗,此刻卻都無精打采的在水中,像是得了佝僂病的將死之人一般,半死不活。
“種的時候可都是精挑細選的好種...可也不知咋,就這樣嘞!”
管事的陪著李景隆,在田地之間走動,“問了七八十歲的老農,都說他們活了七八十年也沒見過這樣的怪事....還有咱莊子上的牲口,也是一片一片的死。”
“前兒小老兒去看了看雞舍那邊,一天就死了七八十隻....說是雞瘟!”
“遭娘瘟的.....”
突然,管事的大罵一聲。
嗖嗖跑到水田邊上,彎腰看了看,然後回頭對著李景隆身後,跟著的其他莊子上的管事下人們罵道,“都沒長眼睛!都說莊稼長不好,他這娘能長好!”
隨著他的罵聲,空氣之中驟然多幾分難以言喻的腥臭。
李景隆從懷中掏出絲帕,捂住鼻子。
就見一名莊子上的下人彎腰,竟在水田邊上的水中,撈出一隻不知死了多久,已腐爛生蟲的鴨子。
“遠點埋了!”
大管事還在罵著,“一幫子就知道吃的蠢貨....真該把你們都攆出莊子,讓你們當佃戶去!”
罵著,他看向李景隆,卻發現曹國公的目光隻是在水田上停留片刻之後,就遊走開了。
“對小老兒不好!”
大管事湊近李景隆,低聲道,“平日沒緊盯著,沒管好咱家的莊子.....”
忽的,李景隆淡淡的開口,“莊子上還有多少存糧?”
大管事先是一怔,而後趕緊道,“精米細麵合起來,三千六百多石。雜糧一千多石,菜籽油七百多桶.......”
“李全!”
李景隆回頭道,“多多采購米糧,多多益善!”
看來,今年是個災年,他這是有備無患。
“今年肯定是欠收了!”
吩咐之後,李景隆回頭看著莊子大管事,“佃戶的租子,酌情減免。”
“公爺心善!”大管事馬上點頭,“誰給咱家種地,可是積了大德嘞!”
“牲口鬨了病,得和人分開!”
李景隆鄭重說道,“彆牲口的病過了人....收成不好,大家夥也餓不著。可要是鬨了病,那就不是糧食的事,而是人命關天了!”
“小老兒已經安排嘞...”
“莊子上豬羊雞鴨,都弄到山上去了....”
“咱家向來名聲好,死了牲口不要緊,死了人公爺您臉上可不好看....”
大管事絮絮叨叨的說著,李景隆轉身,朝莊子之中走去。
他始終臉色緊繃,看起來若有所思。
其實莊子上的農事,對他而言不是什麼大事。
且不說他的莊子,就算整個京畿今年顆粒無收,他也一樣錦衣玉食。
他腦中想的是,西北那邊剛傳遞來的訊息。
太子朱標於三日前,進了函穀關。
此次西巡,重點就在巡上。
太子從應天府出發,走的是純旱路。
經過淮西,老朱家的鳳陽老家,而後經河南,進入陝西地界。
一路上,沿途各地的封疆大吏,駐軍武將都要召見。所以本該四十一天走完的路,竟然走了快兩個月。
而根據那邊不斷傳來的訊息,太子所到之處,官紳無不稱讚太子的仁德。
且朱標在路上的奏摺,每三日一送,皆是快馬晝夜不停疾馳,送往京師。
紫禁城的老朱,見兒子在天下官員們麵前露臉,且引得官員士紳武臣的交口稱讚,自然是樂得看不著眼睛。
但李景隆卻知道,此次西巡背後,是龐大的財政開支。
隨行官員加上護軍,差不多七千多人。每過一處,每一次停留,對於並不富裕的北方各州府來說,都是一場巨大的挑戰。這七千多人,吃喝拉撒睡,穿的用的,都要地方上來負擔。
而且朱標不同於他那摳門的老子,每次接見臣子當地鄉紳之後,都是大筆的賞賜。
單是在函穀關,就花費銀兩七八萬用來賞軍。
這還沒算,與太子朱標一道出京,即將就藩的藩王們,每藩又將是最起碼十數萬的花費。
其實說來,這不關李景隆的事,眼下朱標花的是人家朱家自己的錢,朱家百姓的血汗。
但聯係到今年天氣的反常,京畿豐腴之地尚且農事艱難,那其他地方呢?
農事直接影響著大明帝國的國庫收入,一旦朝廷的稅收堵不上這個窟窿,那最後恐怕還得是他李景隆想辦法幫著找補。
“未有遠慮,必有近憂!”
李景隆進了莊子,在屋中坐下,端著涼茶心中暗道,“治國之策,必須有一套全盤的考量,沒有考量沒有計劃,隻是墨守成規按部就班,那這個帝國就沒有抵抗風險的資本!”
涼茶入口清涼,但微苦。
他忽又想起,前幾日範從文在西北發來的訊息。
“西域賊酋哈梅裡,暗有不臣之心...”
“可否暗中挑撥,使其犯邊或截殺貢使....”
“戰火起,則昔日之部將,軍權在手....”
哈梅裡所在之地,扼守大明與西域諸國的門戶。
李景隆執掌甘肅的時候,他對大明十分的恭順,且因為是絲綢之路的中轉站,他在暗中跟李景隆也達成了聯盟。
但自從這幾年,先是藍玉而後又是現在的老將宋晟擔任甘肅總兵官,甘肅跟西北諸部的關係,竟變得緊張起來。
無他,這些老派的大明武將,對外人是半點不信的!
他們隻相信自己手中的刀子,而且對外人,向來都是咄咄逼人。
“犯邊不行!但可給哈梅裡那邊,安排些截殺商隊,西域各國使者的罪名!”
李景隆心中暗道,“以老朱那活閻王的性子,定會命甘肅方麵大軍征討。一戰掃平哈梅裡,而後儘占其地,設定衛所!”
這事,對他李景隆是有好處的。
這幾年大明北方無戰事,西北那邊鬨的越大,他日後手中的籌碼就又多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