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第一公 > 第126章 四海(2)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第一公 第126章 四海(2)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我不服氣....”

畫麵一轉,曹國公崇禮堂。

申國公鄧鎮跟李景隆相對而坐,前者喝得有些上頭,滿臉通紅。後者氣定神閒,小口的喝著麵前的濃茶。

“彆的親王的長子,都冊封的世子...唯獨我外甥,遲遲不給名份!”

鄧鎮眼睛都睜不開了,口中呢喃道,“就因為我鄧家的姑娘,是側妃?”

“大哥!”

李景隆皺眉,看了下窗外,“喝多了,亂說話!”

“酒後吐真言!再說,我也隻是跟你說!”

鄧鎮一笑,又是飲了一大口,然後冷笑,“我鄧家的嫡女,比王保保的妹子差了?為何隻是側妃?他孃的,說好聽是側,說不好聽就是小老婆.....”

聞言,李景隆苦笑搖頭。

“彆個侯爵家的女兒都是能是正妃,我家的女兒,小老婆...遭娘瘟!”

“大哥!”

李景隆拍拍鄧鎮的手,“喝多了,一會就在我這屋睡吧!”

“你讓我說,你還不讓我說話?”

鄧鎮翻開眼,怒道,“我多憋屈呀!這些年我哪敢隨便說話呀,現在就當著你的麵,我說兩句你還不讓我說?”說著,他捶著心口,哽咽道,“先是我鄧家的女兒當小老婆,後是我鄧家夾著尾巴做人,再後來...”

說著,他突然壓低聲音,從牙縫中吐出話來,“我媳婦都死了...你知道怎麼死的,你是知道的!”

頓時,李景隆無奈的歎氣,“過去的事了...”

“我不服氣呀!”

鄧鎮哽咽,“我哪錯了?我鄧家哪裡錯了?”

說著,他突然一笑,“錯就錯在,我爹當年,不是孤身一人的馬前卒。錯就錯在,我父親當年有上萬的部曲,我鄧家的舊部,遍佈大明十三省....”

“大哥!”

李景隆鄭重搖頭,“我知你沒醉,這些話.....不要再說!”

“你可不是膽子小的人!”

鄧鎮看著李景隆,微微一笑,“你跟我裝啥?讓我說個痛快!”

說著,他長歎一聲,“猜忌....罷了!”

“你當我糊塗人,其實我看得清楚呢!”

“我這條命要不是有你在,洪武二十一年我就死了...我鄧家就完了!”

說到此處,他仰起頭,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我外甥差哪了?”

“他媽的,出身不比彆人差,可卻要在那些皇孫麵前,逆來順受的...”

“我不服氣!”

“我本該是建功立業的年紀,我十六歲就從軍了....帶著我家的舊部,跟著魏國公北征...”

“論打仗...我不比藍玉他們差!”

“論弓馬,你敢跟我真比劃嗎?”

“可我卻活得...”

說到此處,鄧鎮已是哽咽,“窩窩囊囊,察言觀色,顧左右而言他......連妻子都護不住....我枉為男子漢大丈夫!”

哐當...

鄧鎮手中的酒杯,跌落在地,噗通一下趴在桌子上。

“哎!”

李景隆長歎,起身將鄧鎮抱起,放在床上。

然後鋪開被子,給他蓋好。

呼嚕...

鄧鎮的口中,發出鼾聲,滿是酒氣。

其實,李景隆瞭解他這個大舅子。

愛憎分明,心比天高。奈何時運不濟,隻能....渾渾噩噩。

“我...”

李景隆看著鄧鎮的臉,而後背著手走到窗邊。

經過了三個月多的喪期之後,夜色下的京城重新璀璨起來。

“其實,我也不服氣!”

李景隆心中暗道,“憑什麼,我的命,就在他們的手裡?”

~~

時間,悄然進入九月。

秋老虎的尾巴還在,且比盛夏更加的燥熱。

自從進入九月開始,整個大明帝國就開始異常繁茂。

先是光祿寺工部奉旨,整飭奉天殿。

而後是禮部還有翰林院,連番上表並且主持各種祭祀。

整個大明帝國,都在為冊立皇太孫做著最後的準備。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三。

咚咚咚....

當天邊出現第一抹亮光,紫禁城的晨鐘悠然響起。

但比往日不同的是,今日敲鐘的是身披銀甲的大漢將軍,所以鼓聲格外有力。

啪....

啪..

啪....

世襲罔替宣寧侯,皇城侍衛親軍都指揮使,錦衣衛南鎮撫司鎮撫使曹泰,站在神武門內,揮舞手中長鞭。

與此同時,神武門被二十名錦衣衛,緩緩推開。

神武門外,東西兩側,文武官員早已肅然矗立。

待神武門敞開之後,文官由吏部尚書詹徽大頭,武人這邊宋國公馮勝為先,帶領文武百官徒步入內。

李景隆位於馮勝和傅友德身後,一眾頭發花白的開國公侯之中,一身蟒袍的他,格外顯眼。

今日,正是冊立皇太孫的日子。

儀式的每個步驟,都經過精心的計算。

待群臣在奉天殿,乃至殿前的廣場上站定之後,太陽已徐徐升起。

炙熱的陽光,與奉天殿燔爐之中的檀香交織在一起,使得高高在上的龍椅,宛若不在人間。

咚咚咚...

又是一通鼓聲,兩名銀甲將軍,緩緩拉開禦座上的簾布。

緊接著,群臣叩拜,“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一身最為隆重的袞服,端坐於龍椅之上。

華麗的旒冕,遮著他有些蒼老的臉。

但袞服上的十二星辰日月,又給他增添了許多無上的威嚴。

“咦...”

群臣皆是不敢抬頭,李景隆卻心中有些好奇。

他的目光在殿內搜尋片刻,最後落在了西便門那邊....

一身蟒袍的沐英,沒有站在殿內,而是在側殿,默默的注視著。

當然,在他的身旁,是同樣穿著袞服的少年吳王,即將成為大明儲君的吳王朱允熥。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突然,中書舍人劉三吾,雙手捧著詔書,站在丹階之上,在群臣麵前朗盛開口。

“曩古列聖相繼馭宇者,首建儲君。朕自甲辰即王位,戊申即帝位,於今二十五年矣。”

“前者撫將練兵,平天下亂,偃天下兵,奠生民於田裡,用心多矣。”

“及統一以來,除奸貪,去強豪,亦用心多矣。”

“邇來蒼顏皓首,儲嗣為重。”

“嫡孫允熥冊為皇太孫,嗣奉上下神隻,以安黎庶。告爾臣民,想宜知悉。”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又是山呼海嘯一般的朝拜。

朝拜聲中,穿著袞服的朱允熥,緩緩從側殿走出。

無聲歸附於地,重重叩首。

“行冊禮.....”

隨著內侍的聲音落下,李景隆將手中的笏板插在玉帶之中,起身出列。

在他身側,是老邁的宋國公馮勝,兩人一老一少,形成鮮明對比。

李景隆躬身,雙手高舉,接過內侍奉上的儲君寶冊。

馮勝亦是如此,接過儲君寶印。

然後兩人轉身,朝著朱允熥緩緩走去。

~~

偏殿之中,不知不覺之間,沐英的臉蒙上了一層水汽。

當年,也是這般,他也是側殿之中看著,他的弟弟朱標.....被冊封為太子儲君。

依稀之間,好似朱允熥和朱標的身影在此次融合了。

“弟弟....放心去吧!”

“往後,我護著熥哥兒....”

“放心,我哪也不去了,就護著他!”

想著,他原本帶著笑意的臉,陡然一僵。

腳步突然的趔趄踉蹌,身子後退幾步,靠著牆壁。

“侯爺...”

幾名侍衛官員大急,急忙上前。

沐英額頭滿是汗水,捂著心口,“彆聲張.....彆吵....了...殿下!”

~~

“授冊...”

李景隆跪地,將手中寶冊,獻於皇太孫朱允熥。

而後,叩首大喊,“皇孫世嫡,富於春秋,正位儲極,四海係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