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公 第16章 邊軍(2)
簡單的話語之中,朱楧的腦中已勾勒出一幅幅戰場之上的畫麵。
這些不同於京營騎兵的火槍騎兵,既能突襲又能守陣,既能快速穿插,又能神不知鬼不覺的逃跑。
“妙啊...”朱楧情不自禁的喝彩一聲。
“您再看!”
李景隆指著駱駝身上還未卸下的箱子包袱道,“這裡麵裝的是彈丸火藥,藥材口糧,飲水炊具....”
說著,他也帶了幾分得色,“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而我肅鎮,隻這一師,馱馬滿載,可深入敵後月餘之久,未有糧草後顧之憂!”
朱楧又是眼前一亮,
李景隆所說的,完全超乎他自小所學的種種。
身為皇子,不管有沒有帶兵的天分,都要自小學習兵法。所教的都是沿著水路,或者沿著陸路進兵,以防糧道被截。或是騎兵步兵的相互配合,如何守城,如何安營紮寨。
而李景隆所說的,則是彆開生麵又通俗易懂。
“至於棉甲...”
李景隆笑笑,敲了一下身後一名兵丁的甲冑,“鐵甲雖好,但不防火器!棉甲呢.....比鐵甲輕便,而且此物,無需精心打造。製十萬件,所需花費隻有鐵甲的三成!”
“再者...”
他頓了頓又道,“邊塞苦寒,棉甲保暖。”
忽然,他搖搖頭,帶來幾分唏噓,“可惜...”
朱楧正聽的入神,忙道,“可惜什麼?”
“可惜肅鎮太窮了!”
李景隆苦笑,“您也知道,其實臣在肅鎮這邊私下也沒少做違禁的事,可軍需上還是力有不逮!即便是這棉甲,都做不到人手一件...”
“孤跟父皇說!”
朱楧突然漲紅了臉,大聲道,“以後,咱們大軍所需的軍需,孤親自跟父皇要!”
說著,他看向周圍的將士們,“再也不讓誰冷落了你們,再也不讓你們缺了東西!”
他說話之時,李景隆目光微轉。
得到授意之後,數十名將領齊刷刷跪地,“卑職等,叩謝大.....大王天恩!”
“起來起來起來!”
朱楧渾身的血都熱了,親手把將領們一一扶起來。
且不住的拍打著對方,“好漢子,好漢子....好漢子......”
而後,他的笑容忽變得有些靦腆,目光再次看向李景隆。
“今日軍演,千歲看的高興!”
李景隆板著臉,目光環轉,“全軍...賞賜酒肉,銀錢....”
轟!
大地顫抖之中,數不清多少士卒將校單膝跪地,“謝大帥.....謝大王.....”
~~~
咕嚕!
甘州城,總兵官衙房。
武人的宴會嘈雜不已,字字句句不離誰的娘親,不離誰的小姨子。
而坐在上首的朱楧卻渾然不在意,反而端起酒杯,一飲而儘。
“千歲...”
李景隆嚇了一跳,忙阻止道,“酒可彆這麼喝呀....”
“孤高興!”
朱楧一抹嘴角的酒漬,大聲道,“孤長這麼大,這兩月是最快活的!”說著,他看向李景隆,“孤恨不得馬上就移藩到甘州,日夜都跟這些好漢子們在一塊!”
“估計最快,也要一年半...”
李景隆麵露為難之色,微微搖頭。
“孤不用王城,王府也不用建太好!”
朱楧急道,“孤可以住軍營裡,反正孤現在也沒大婚.....”
“王城王府都好說!工匠民夫有的是!”
李景隆無奈苦笑,“難建的,是分屬於您的工坊!”
“工坊?”朱楧再愣,“什麼工坊?”
“且不說日後您要掌管的永昌,肅州,山甘,西寧,涼州五個大衛,戰兵近六萬人!”
李景隆正色道,“光是您麾下的三護親軍,亦有一萬五千人,加起來近八萬人!”
“嗯嗯嗯!”朱楧連連點頭。
“這些人每年的刀槍鎧甲,火槍火炮...”
李景隆低聲道,“都靠朝廷工部?遠水解不了近渴呀.....總不能下麵的弟兄們,連趁手的家夥也沒有呀?”
“還有,日後您就藩,跟臣在這不一樣!”
“臣是都靠朝廷的,您得有人伺候呀....”
“甘州糧倉,馱馬所需草料場.....牧奴,匠人....”
“果農,田農...”
“土地丈量.....”
驟然,朱楧的臉色一頓,然後帶了幾分膽怯,“那不是....按您說的,那不是僭越了嗎?”
“這孩子膽小!”
李景隆心中暗道一句,麵上故作不懂,“僭越什麼?”
“您說的各種作坊?孤自己鑄造火槍火炮?兵器鎧甲?”
朱楧的眼神之中,帶了幾分遲疑之色。
“您不知道?”
李景隆壓低聲音,看看左右。
朱楧更是迷惘,“知道什麼?”
“嘖!”李景隆歎氣,再次壓低聲音,“千歲,其他藩王們...都這麼乾!”
“啊?”朱楧驚呼。
“其他幾位王爺,手底下要是沒有這些東西,光靠朝廷輸送,他們怎麼打仗?”
李景隆正色道,“打仗打的就是軍需後勤.....再說,您不會是想著當一個守邊的塞王吧?您要是隻是想守,那當臣沒說!”
“不不不...”
少年人的驕傲,如何肯當李景隆口中的守邊塞王,那跟看門狗有什麼區彆?
他的心中,想的就是如何給大明開疆拓土,如何威服西域。
“那這些...”
不過他心中也有猶豫,“父皇那邊..倒是好說。我是怕....”
朱楧說著,歎口氣,“東宮那邊心裡不高興!”說著,他又看向李景隆,“孤小時候,大哥有時候訓孤,張口便是你將來可彆跟你二哥三哥四哥他們似的,一點都不讓我省心。而孤出京就藩之前,皇太孫那邊還...特意讓人跟孤說了幾句...”
他有些推搡的低頭,“反正那意思就是讓孤老實點!”
“千歲,你可能會錯意了!”
李景隆歎口氣,“您跟皇太孫年歲相當,自幼在一起讀書習武,他怎會對你有提防?”說著,他又道,“要不這樣,你就當什麼都不知道,出了事...”他拍拍自己的胸脯,“臣擔著...”
“這如何使得?”
朱楧抬頭,目光之中滿是感激,“曹國公...您對孤...太好了!”
“一家人,何必兩家話!”
李景隆舉杯,“微臣陪著您,喝一口!”
雪中送炭,永遠好過錦上添花。
他現在之所以這麼下本錢的燒肅王這口冷灶,是因為他知道肅王日後的權勢,遠不至於此。
待明年,也就是洪武二十八年,秦王朱樉被毒死之後。老朱便會給肅王的頭上,加上署理陝西行都司的大權。屆時肅王的手中,可就不是隻有五衛了,而是橫跨陝西甘肅兩個邊塞大省。
李景隆的借雞生蛋,借的可不是甘肅一省。不然他也不會早早的,就把門下許多將領,安插到陝西都司當中。
不過性格決定命運,曆史上手握兩省兵權的肅王朱楧,在他老子剛一死,建文帝剛有削藩的意思的時候,就主動上書移藩蘭州。而建文帝更是順水推舟,解決了這個西北大患。
待後來朱棣上位,對這名十四弟也是頗有顧忌。收了他名下的軍權,還屢次因為外番給肅王進貢而敲打他,甚至殺了肅王身邊的許多官員。
“剛才聽千歲您說大婚?”
李景隆吃了一口羊肉,不經意的問道,“臣還不知,給您定的是哪家的千金??”
唰!
朱楧臉上一紅,“孤也不知道......反正父皇說,就這一兩年就給孤選妃了!”
“哦!”
李景隆點頭,心中暗道,“出了藍玉的事後,想來這些小藩王們的媳婦,都不會出身傳統淮西勳貴豪門了!”
但突然,他腦子之中好似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