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牆頭草 第七十三章 唯快不破(下)
萬府尹自幼讀書,聖人告訴他「子不語怪力亂神」,但眼前這張試卷卻讓他似乎感受到了一種超自然的力量。
不然的話,這個現象怎麼解釋?
就是天縱之纔不打草稿,要創作三篇八股文也得稍微構思一會兒吧?
在旁邊有不少打雜的書吏、雜役,眾人看向萬府尹的眼神就有點怪怪的。
大京兆你這是從哪找來的二百五關係戶?就算你給彆人大開後門,也要裝的像樣點啊!
還不到一個時辰就能交卷,演都不演了是吧?
這時代科舉考試的前三關並不糊名,另外還有個預設的潛規則。
就是交卷早的考生可以向主考官申請當場閱卷,或者當場接受主考官考察。
畢竟這時候主考官比較閒,閒著也是閒著,有點事情做也是樂見其成,還能博得一個獎掖人才的名聲。
很多主考官與考生之間的科舉佳話,基本上都發生在這個互動場景。
所以白榆交上試卷後,又按照潛規則,對發呆的主考官萬府尹說:「在下鬥膽請大京兆當場考察,裁定優劣!」
萬府尹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立刻就恢複了鎮定。
管你是鬼神之力還是什麼彆的原因,試捲到底怎麼判,最終還是由他這個主考官說了算。
說你不行,你就是不行,行也不行!
萬府尹揮了揮手,像是打發蒼蠅一樣對白榆說:
「你先下去吧,過兩天再來看榜,自然就知道結果了!」
白榆卻不依不饒的說:「我聽說在往年考試中,對交卷早的考生,一般都會當場考察,此乃科場慣例也!
而到今次,大京兆為何不當麵考察在下?莫非是看不起在下?」
萬府尹非常有理有據的嗬斥道:「胡攪蠻纏!慣例也隻是慣例,並非製度!
朝廷從來沒有明確規定說,對的標杆人物,曆史上所謂的四大青詞宰相之一。
白榆鬆口氣,經過一段時間的苦心運營,終於到了圖窮匕見的時刻!
於是他也不裝了,反過來質問道:「這位禦史老爺你口口聲聲指責在下舞弊,不知可有實際證據?」
吳禦史的脾氣也挺剛,聞言拍案道:「好膽!好膽!竟然還敢嘴硬!
真想要驗證,那再簡單不過!
本院也給你出三道題目,寬限你一個半時辰,能做出文章就算你沒有舞弊!」
白榆等的就是這個,立刻就迫不及待的回應說:「在下接了!請出題!」
氣氛烘托到了這個地步,吳禦史也不可能退讓了,稍加思索後,就給出了三個題目。
分彆是《新又日》,《不睹恐懼》,《山而小》,節選自四書裡的《大學》、《中庸》、《孟子》。
還全都是難度很大的截搭題,比如「山而小」就是擷取了「登泰山而小天下」這句的中間半段。
看來吳禦史可能真被白榆惹得不爽了,決心下狠手打假。
白榆開啟ai助手,將三道文題一起彙總到一個問題裡輸入,這樣能節省ai使用次數。
然後白榆再次化身為一個莫得感情的抄寫機器,構思姿勢也沒有,草稿也不打,直接就在稿紙上開始寫正文。
吳禦史看著揮毫寫字的白榆,神情從驚奇變成不可思議,又從不可思議變成震撼,最後從震撼變成茫然。
他隻覺得頭皮發麻,不知道自己這是見了鬼,還是見了神跡。
如果說出去,根本不可能會有人相信。
仍然是不到一個時辰,白榆又寫完了三篇標準格式的八股文。
放下了筆,揉了揉手腕,白榆對吳禦史問道:「在下能自證清白了否?」
吳禦史愣了一下神後,歎道:「若有這等能力,確實不需要公然舞弊。」
白榆卻說:「但是禦史老爺你把在下帶走調查,肯定會引起彆人的誤解。
這等於是明晃晃的告訴彆人,在下有舞弊嫌疑。
如果主考官害怕惹麻煩,為了避免舞弊嫌疑,直接把在下淘汰掉,那麼下豈不是無妄之災?」
這意思就是,我正吃著火鍋考著試,你忽然就給我扣上一頂舞弊帽子,直接影響了我成績,那麼總要給個說法或者補償纔是。
吳禦史稍加思索後,就做出了決斷。
「念在你人才難得,這次本院給你作保了,不會影響你前程!」
畢竟這少年一言不合就敢在府衙拔刀砍人,不占理時沒必要過於刺激他。
更關鍵的是,此子在府衙砍了人後還能全身而退,並且參加府試,這很令人深思。
默默在旁邊陪伴的錢千戶此時此刻終於能理解,白榆先前所說的「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是什麼意思了。
當時他聽到這句話,還以為是白榆又癔症發作了。
那個時候的白榆看似精神不正常,其實已經計劃好用這種手段來扭轉乾坤了?
先厚著臉皮碰瓷萬府尹,不分場合的故意製造各種「曖昧」,然後用最快速度交卷,讓彆人產生「舞弊」猜疑。
這肯定會引起監試官吳禦史的關注,並且不得不開展調查。
最後情勢就變成了現在這樣,吳禦史調查不出任何問題,隻能捏著鼻子為白榆做擔保了。
其中關鍵之處,就在於一個「快」字,唯有快,才會讓人以為作弊;唯有快,才能讓準備抓作弊的吳禦史服氣。
想到這裡,錢千戶由衷的對白榆稱讚道:「你可真是天下第一快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