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太子! 第45章:老朱主打一個殺
-
在老朱麾下當官,是真難。
想當個清官,可以說難於上青天。
這跟後世的自費上班有什麼區彆。
官員要是冇有灰色收入,都跟要餓死的流民差不多了,而一旦接觸灰色收入,打開了貪汙的先手,後麵當然是越貪越大。
這年頭,禦史監察地方,可謂是一抓一個準,隻要按照朝堂的律法辦事,閉著眼睛去抓都不可能有抓錯的。
朱標冇有想著之學,而忽視了考生的道德以及實務能力。
元朝科舉就更不用說了,完全是**叢生。
這個時候去跟老朱談科舉,大概就是吵一架,然後不了了之。
認真思索一番後,朱標有了些許想法,或許可以不科舉,改招聘。
簡單來說,就是搞一場隻考實務的小範圍選拔。
針對鹽務,設一場鹽政實務科。
不考詩詞歌賦,而是鹽課覈算、鹽場管理、鹽法解讀。
選出來的人直接派往兩浙鹽場,既解了呂本的燃眉之急,也能讓老朱看到實務選拔的價值,給以後的科舉改製鋪路。
有了想法,朱標坐回案前,開始書寫章程及。
不能用科舉的名頭,或許可以用東宮的名義,畢竟鹽政現在就是東宮負責。
文書上,朱標寫下東宮鹽政策試六字。
由東宮詹事府牽頭,範圍僅限江南、浙江兩地,畢竟這兩處是鹽政改製的核心區,人才需求最迫切。
朱標思路越發清晰起來,選拔出來的人不直接授官。
先跟著呂本在鹽場曆練一段時日,再由呂本負責考覈處理實務的能力。
合格者再補鹽場主事,主吏的空缺。
更重要的是,這場策試由東宮主導,避開了中書省和吏部的乾預,既能選拔出無黨無派的寒門士子,也不會讓胡惟庸藉機插手。
這或許不是恢複科舉的根本之法,卻是眼下最穩妥的破局之道。
隻要這場試點能成,將來可以再推廣到戶部、工部的實務崗位。
次日。
朱標帶著寫好的章程便上朝去了。
自然不是在朝會上提出,而是等散朝後再跟老朱私下交談。
隻是今日的朝會事情很多,早朝之後,還延續了午朝。
朝會上首先是改建圜丘於南郊的工程進展。
此前老朱認為分祭天地不符合人情,決定將圜丘與方丘合併,在舊址建造大祀殿,由李善長主持工程。
李善長是洪武四年致仕,而因為朝堂人才缺乏,今年三月,老朱令其與李文忠一起總領中書省、大都督府、禦史台。
吐蕃那邊也有捷報傳來,沐英在崑崙山麓斬首萬餘級、繳獲戰馬十萬匹。
再就是老朱擔心武臣子弟長於富貴,鮮知問學,下詔選武臣子弟入國子監讀書。
兵部彙報首批入學名單及課程設置,並上奏關於防止勳貴子弟荒廢學業,確保文武合一的章程。
延續到午朝,主要還是因為三佛齊與淡巴國朝貢。
三佛齊新王麻那者巫裡遣使請印綬,進貢犀牛、胡椒等物。
淡巴國王佛喝思羅亦遣使獻苾布、沉檀。
老朱在奉天殿召見了兩國使臣。
三佛齊是東南亞的海上強國,控製馬六甲海峽與巽他海峽,以蘇門答臘島巨港為中心。
去年老國王怛麻沙那阿去世,,其子麻那者巫裡繼位,這次遣使隻要是請求冊封。
老朱同意冊封,賜駝紐鍍金銀印。
隻是對於三佛齊使者講述爪哇滿者伯夷的威脅,想要請求大明乾預的事,老朱冇有表態。
曆史上,三佛齊在洪武三十年被爪哇滿者伯夷覆滅。
淡巴國以部落聯盟為主,國王佛喝思羅是今年,看到朱標來了,便放下硃筆,聲音帶著幾分疲憊卻依舊威嚴:“標兒來了?可是為呂本鹽政的事?”
鹽政的事情,老朱也很關注,對於呂本遇到的一些情況自然也瞭解。
朱標作揖,行了個簡單的禮節後才說道:“父皇聖明,兒臣今日來,便是為了鹽政缺人之事,昨日想了個章程,還請父皇過目。”
老朱微微頷首,內侍秦守正過來接過文書,擺在老朱案前。
老朱掃過文書上的開篇,東宮鹽政策試,眉頭一挑,問道:“策試?你想開科舉?”
朱標冇有直接回答,把話題點在科舉上,後麵怎麼說老朱都會覺得是要開科舉。
轉而說道:“昨日呂本來東宮,說起鹽政改製遇到的麻煩,首先就是懂得鹽務的人才匱乏之事,兩浙數十鹽場,本地鹽官又多有勾結,用之難以成事,一番篩選下,才找到寥寥數名。”
老朱點頭示意繼續,這個問題他也明白,不僅是兩浙鹽場,全國七大鹽司,基本上都存在這些情況,從洪武初年至今,貪腐的官員是殺了一批又一批。
對此老朱也很惱怒,感覺這些官員都辜負了自己的看重,經受不住錢財的誘惑。
因此下刀從不手軟,但凡發現,嚴格按照律法查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