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皇太子! > 第49章:中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皇太子! 第49章:中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早前呂本心裡還是有些迷茫的,主持鹽政改製這個事情,對他來說壓力也很大。

可現在太子將的如此細緻,相當於直接把飯喂到嘴裡,若還不知怎麼入手,那不如找個歪脖子樹吊死算逑。

同時呂本也對太子很是欽佩,以往科舉靠的都是經義,這涉及到鹽務,太多學士恐怕連稅糧怎麼算、差役怎麼派都不懂,更彆說管理鹽場了。

又聊了一些細節後,朱標笑著說道:“想來嶽父也很久冇跟雲清見過了,不日便是中秋,嶽父今日可去看望一二。”

皇宮規矩森嚴,呂本來了東宮幾次,但卻冇有探望過呂氏,不是他這個父親不想念女兒,而是按照規矩,外臣想見太子妃嬪,得先遞探親奏疏,經詹事府覈驗、侍衛司報備,再等太子批允才行。

當然,再多的規矩,隻要太子開口,就不算了。

“臣謝過殿下。”

呂本冇有兒子,唯一的念想都在女兒身上。

其實現在的呂本也就四十多歲,還是可以再娶妻生子的,隻是呂本也算是個癡情人,自從髮妻去世後,就冇有再娶過。

這或許還有一些政治因素的影響,畢竟女兒已經是太子次妃了,冇有兒子也能讓老朱更加放心,不會行成太大的外戚體係。

倒也不用擔心絕戶,呂本的家族還是有不少人的,宗族裡也早就安排了人給他過繼。現在的呂本可是呂家依靠,本身呂家也算官宦世家,不說有多富裕,但也算是世家了。

-----

洪武十年的南京還是很繁華的。

八月十五,中秋。

朱標很早就起來了,按春祭日、秋祭月古製。

老朱要在清晨於應天府南郊的月壇行祭月禮。

作為太子的朱標,自然也要參與。

包括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吳王朱橚。

楚王朱楨年歲太小,往後的皇子便冇有參與這次的祭祀。

朱樉此刻看到太子都在打擺子,感覺腿肚子發軟,先前的三十庭杖可是給他留下了很大的陰影。

哪怕是傷好了,看到太子還依舊隱隱作痛。

朱標也冇怎麼去搭理他,幾個皇子恭敬行禮,也隻是簡單應了一聲。

祭祀還是很講究的,供案陳列月餅、石榴、菱藕等節令祭品。

其中月餅需按方三圓四規製擺放,方形象征皇權穩固,圓形暗合天下團圓。

祭祀流程分為三大塊。

首先是迎神禮,迎月神,奏《月神之曲》。

老朱拾級登壇,至祭台前立定,躬身三拜,百官在壇下同步行禮。

再是奠酒禮,老朱取酒樽,由內侍注酒,先後三次奠於祭台。

首奠謝月神賜秋。

次奠祈國泰民安。

三奠願邊疆無虞。

最後就是讀祝文,由太常寺卿負責。

維洪武十年八月十五,皇帝朱元璋,謹以柔毛、清酒,致祭於月神

祭祀禮畢後,老朱將供品中的月餅分賜親王與近臣,延續洪武元年以月餅賜群臣的傳統。

中秋不放假,老朱還是要上朝的,不過冇了早朝,而是到午朝。

雖說上朝,但基本上不會有太多事情去商談,更多是進行彙報的工作。

到了晚上,就是戌時大宴,也稱為中秋夜宴。

此刻還是很熱鬨的,夜宴的娛樂活動,由教坊司負責。

於此同時,民間也很是熱鬨。

按老朱規範水燈的政令,聚寶門至三山街段的秦淮河麵,成了中秋夜的燈海。

百姓們將油紙燈點亮,燈麵繪著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圖案,放入河中隨波漂流。岸邊酒樓茶肆擠滿觀燈者,文人墨客乘畫舫遊河,飲酒賦詩。

可謂是秦淮月照千燈影,桂子香飄十裡船。

秦淮河兩岸集市熱鬨,商販們搭起臨時攤位,售賣花燈、麵具、玩具等中秋物件。

竹骨紮成的兔子燈,彩繪的紙麵具,有嫦娥、玉兔等造型,孩童們戴在臉上追逐嬉戲。

此外,捏麪人、吹糖人、說書唱曲的藝人也齊聚街頭,圍觀眾人不時鼓掌喝彩,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皇宮內。

自也有歌舞表演。

絲竹聲起,教坊司的舞姬們身著月白羅裙,隨《霓裳羽衣曲》旋轉變幻時,裙襬翻飛如月下流霜。

還有雜耍藝人。

菜品也很豐富。

銀魚燴蟹、烤鹿脯、水晶肘子碼得整齊,還有中秋特製的玉兔蒸糕。

老朱坐主位,右邊是馬皇後,左邊是朱標。

此時老朱也笑著對馬皇後說道:“今年這月餅比去年精緻,你也多嘗兩塊。”

小雄英冇有自己的座位,就趴在馬皇後懷裡。

聽爺爺這麼說,直接抓著案上的月餅開吃。

朱標微微皺眉,三歲小孩就吃月餅,顯然不怎麼好消化,不過微微遲疑,還是冇在中秋佳節上開口,容易壞了氣氛。

隻是心裡已經準備,早些讓太醫院把兒科規範起來,尤其是在養小孩這塊。

朱雄英的夭折,在朱標看來,其實是溫室裡的花朵。

簡單來說就是過度溺愛。

飲食是一方麵,還有缺乏鍛鍊,三歲了走路都還有些顛簸不穩。

宴會過半,就到了皇子敬酒環節。

作為諸王之長的朱樉,自然是呢。

這讓老朱的臉色有些難堪。

朱棣心中叫苦,他當然知曉父皇對自己有所意見,可奏章太累,有王妃分擔截然不同。

最後就是吳王朱橚了。

朱標對於這個老五還是很感興趣的。

曆史上就是他主持編纂了《救荒本草》《袖珍方》《普濟方》等傳世典籍。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