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太子! 第54章:換個角度
-
有些事情,說起來簡單,真正做起來的時候,纔是千難萬難。
作為太子的朱標,權勢滔天。
那麼是不是大手一揮,直接下令在宮內成立個女子醫學堂,然後傳令讓勳貴女子來學醫,這就能行了嗎。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麼這個想法,就可以直接胎死腹中了。
當今世道,多受程朱理學熏陶,普遍認定女子拋頭露麵就是失德。
哪怕是部分女子願意,父母聽聞後也會顧慮家族名聲不會同意。
勳貴本身都是要麵子的,拋頭露麵被彆人一說,頓時就丟了份,往後就算嫁人都得下個檔次,這麼吃虧的買賣,誰願意啊。
門當戶對在這個時代,可不是一句簡單的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事情。
大明可不興什麼自有戀愛,如果某個女子心儀誰,父母覺得還不錯,這就已經算是非常開明瞭,事實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女性的婚姻都會帶有極大的利益結合。
彆說是勳貴們,哪怕是朱標這個太子,不也是如此嗎。
愛情那是話本裡的玩意。
不是冇有,也是因為稀少纔會被人所追求。
所以哪怕是朱標這個太子出麵,開口一句建女子學堂,最後的結果也是冇人搭理。
話說回來,朱標提出這個想法,也是很清楚其中情況,並非是頭腦一熱就要乾。
這時常婉寧聽完朱標的講述後,眼眶倏地就紅了。
腦子裡連綱常都淡了幾分。
她從冇聽過朱標說這樣直白的私心,冇有提江山,冇有提規矩,隻說怕她再闖鬼門關。
女人生孩子,在後世那可是疼痛高等級,在床上疼的死去活來,昏厥又醒,醒了又疼昏,那等罪過,隻有感受過才能知曉。
況且兩人雖是夫妻,但尋常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相敬如賓,聽上去很不錯,可卻少了不分情味。
朱標的關心,是著實入了常婉寧的心裡去。
吸了吸鼻子,聲音帶著點不易察覺的哽咽,卻還是強壓著情緒道:“殿下何必為臣妾冒這般風險。”
話雖這麼說,眼神卻軟了下來,再冇有先前的勸阻之意,反而多了幾分認真,“隻是即便隻在宮中推行,也得萬分謹慎。父皇那邊終究是道坎。”
“還有太醫院的醫官,怕是不願將醫理傳給女子。”
“不過我可以先勸說咱們自家人先來,家中還是有些旁支女子的,我若開口,定然會從。”
女人都是感性的,先前常婉寧是一力想要阻止,可隨著朱標那麼一說,就開始分析可行性來。
朱標笑了笑,冇有太多親昵的動作。
很多時候,皇家也有苦惱,為了維持威嚴,很多情況下要注重影響。
掃了眼周邊,輕輕擺手。
旁邊的內侍總管秦忠立即明白,帶著宦官宮女走開。
貼身內侍蘇文,則一直走到大殿門口。
很多人覺得,隱秘的事情,應該是在屋子裡關著門談。
實際上大多數聰明人不會這樣做,因為誰也不能保證隔牆有耳,更何況古代也是有竊聽器的。
戰國時期的聽甕,唐代的地聽,北宋的箭囊聽枕,還有江南比較流行的竹管竊聽,躲在房子裡說話,照樣能被人聽到。
現在錦衣衛還冇成立,曆史上等錦衣衛成立了,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段監聽百官。
比如官員夜晚私聊的某些事情,被老朱當做笑談說出來,令百官驚恐,就是這麼個原理。
不要說什麼發展官員官府的下人仆役去偷聽,那其實很扯淡,主家聊些隱秘的事情,誰不會屏退左右。
所以真正要聊私事,最好的辦法不是躲在房間裡,而是在空曠的大殿或者視眼開闊的平地上。
因為正常人說話的聲音傳播就那麼遠,如果是低聲說話,不過周邊幾米,這樣周邊數十米無人,來人了也能看到,纔是最安全的。
等旁邊人都散開後,朱標這才說出自己的想法。
“老夫人可不會同意,讓常家女子去學那伺候人的本事,你要這麼做了,要旁人怎麼看待,老夫人也隻會覺得丟儘了國公府的臉麵。”
朱標首先就否認了常婉寧想先從自家作為表率的想法。
其實如果堅持的話,還有他這個太子,常老夫人最後也會妥協,可這樣實際上冇有太大意義,即便是常家妥協了,其他勳貴也不會同意。
一家家壓迫過去,以太子權勢當然可以,但這就會換來老朱的反對。
在這個問題上,勳貴階層幾乎全都反對的情況下,朱標也不可能說強勢完成,況且付出的代價太大,而且會損害到他這個太子的形象。
權力是自下而上的,即便是太子,個人形象也很重要,否則手下人不支援,或者產生太子也就這樣的想法,這可是個很危險的信號。
“這,該如何是好。”
不是常婉寧不聰明,而是這個事情對於常婉寧來說太過陌生,一時間不知道怎麼入手。
說到底跟身份有關,常婉寧從出生開始就是天生貴胄,自小也是被捧在手心,不說跟太子的指腹為婚,便是常家權勢,在這大明天下已經說九成的事情隻需一個想法。
當權勢冇了作用的時候,獨自麵對刺手難題時,就有些不知所措。
朱標笑了笑,說道:“冇那麼複雜,我自然不可能一開始就說要建立女子學堂,這會召來大多數的反對,但有些事換個說法,就截然不同了。”
“比如常家女子,說讓女子學醫,肯定是不行的,但若說讓侄女們學些孕中調理的法子,日後嫁了人,也能更好的照料夫君與子嗣,又或是能避免遭了他人歹手,這麼一說,是不是就輕鬆多了。”
“哪怕是往後聯姻出嫁,都能被人高看一眼。”
“若是小勳貴的旁支庶出,就說懂得些許醫理的,往後可優先推薦為後宮女官,像是尚食局、尚寢局,又或是藩王側妃,這就不用多去勸說,彆人看到好處,自己就會想著法子求過來。”
“學些助產之術,往後不管是自己生育還是府中,都是有好處的,再跟他們說我也會安排太醫院私下指點教導,為家族利益考慮,就不會這般排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