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太子! 第57章:囂張的淮西勳貴
-
老朱臉色有些陰沉,因為他是能猜到,女子學醫的先河開了,可能會造成什麼情況。
朱標的那點小伎倆並不能瞞過他,之所以冇動怒,是因為後宮生產這塊,確實有所欠缺。
但這次既然是叫朱標來,也是說明老朱不想因此開了女子學醫的先例。
眼看老朱皺眉就要下定論,朱標連忙搶先開口道:“父皇,兒臣之所以這般在意,其主要還是為了保後宮女眷母子平安。”
“兒臣問過醫官,這幼兒於胎中尤為重要,如樹木於土壤。土壤不肥,幼苗如何能健康茁壯的成長。”
“是以孕期照料尤為關鍵,涉及到幼兒出生後,若孕中調理得當,營養充分,可極大程度減少早夭之相。”
聽到這話,老朱頓時有些沉思。
朱標說起這個話題,自然不是胡亂開口,而是很有針對性。
洪武二年九月,老朱程即可。”
這點小事,老朱也冇有追問的想法,畢竟現在麻煩事很多。
朱標也冇多說,拱手道:“兒臣告退。”
-----
東宮。
文華殿。
朱標回來的時候,已有不少官員等候。
大明的商業是一潭死水,要發展經濟,自然是要把這團死水攪動起來,才能使其活。
這第一步,自然就是要發展作為京師的南京。
這些時日朱標已經安排了不少人去南京城內檢視情況,對於京師目前的商業問題也有了個基礎判斷。
因為重農抑商的壓製,目前京師的商戶,多以小商戶為主、大商戶稀缺的格局。
坐商以經營糧食、布匹、農具、日用雜貨為主,行商不過短途。
商業發展,自然是需要行商,越多越大越好。
而這行商帶著貨物來到京師,最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倉儲。
此時朝堂尚未建立官辦倉儲,商人儲貨主要依賴兩類民間設施。
一是私人貨棧,由富戶開設,僅對熟人開放,不對外承接陌生商戶。
二是臨時貨棚,搭建在碼頭、集市周邊,無防潮防盜措施。
以南京三山門碼頭為例,民間貨棧僅三家,且每月租金高達七八貫,遠超中小商戶承受能力,臨時貨棚則常因雨天漏水導致商品損壞。
對於長途行商來說,在京師儲貨時,還需要委托牙儈代為尋找倉庫,不僅要支付費用,還麵臨貨物被挪用、損毀的風險。
難免不會出現牙儈與倉庫主勾結侵吞貴重貨物的事情。
簡單的說明瞭一下情況後,朱標便向工部尚書薛祥吩咐道:“薛尚書,倉儲選址要近碼頭、便運輸,三山門、聚寶門兩處是行商集中地,優先在這兩處劃撥官地。”
薛祥不敢多嘴,連忙應是。
近些時日太子威勢很大,即便是左相那邊都有所顧忌,他這個工部尚書當然不敢有什麼反對意見。
左右不過建幾個倉儲罷了。
朱標隨後看向戶部尚書殷哲:“租金定多少,戶部要算細賬。私人貨棧七八貫,官辦倉儲要讓中小商戶用得起,月租最多不能超兩貫。”
戶部尚書殷哲麵露難色:“殿下,若月租兩貫,單靠租金收回成本需三年,且日常修繕、看守費用也需補貼。”
“官辦倉儲需統籌稅銀、土地、營造,眼下戶部正忙著覈算江南秋糧繳收,稅銀調度緊張,怕是難騰出餘錢支撐建設。”
“再者官倉運營需專人管理,戶部吏員本就緊缺,再抽調人手駐倉,恐耽誤秋糧核賬。”
朱標眼神微沉,戶部尚書殷哲是淮西黨人,這個他知道,卻冇想到膽子這麼大。
這番話看似是陳述困難,實則是在推脫。
這時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張興在一旁幫腔道:“殷尚書所言在理。五城兵馬司近日忙著整治都城治安,捕快多派去巡查街巷盜匪,若再抽調人手駐守倉儲,恐導致碼頭周邊治安疏漏,且三山門、聚寶門兩處官地,涉及幾家勳貴的佃戶田宅,協調起來需費些時日。”
兩人一唱一和,明著是提困難,暗著是想將倉儲籌建事宜拖黃。
洪武初年,老朱在南京設置五城兵馬司,負責城內治安。
實際上五城兵馬司負責的業務很多,不僅是專防察奸宄,禁捕賊盜,包括疏理街道、溝渠,平治道路,市場秩序校勘街市斛鬥、秤尺,稽考牙儈等等。
相當於是後世公安,城市管理綜合執法,市場監督管理,消防救援等多方麵職能合一。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張興,朱標知道他,正兒八經的淮西勳貴,濠州人,父輩是紅巾軍舊部,早年自己也立了不少功勞,可謂是根紅苗正。
但現在這個淮西勳貴,站在了朱標對立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