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皇太子! > 第61章:言官發難,朝會爭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皇太子! 第61章:言官發難,朝會爭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就怕太子不隻是對著五城兵馬司指揮使這個職位來的。”

“建立官辦倉儲,又給出這麼好的招工條件。”

“太子這不是要整頓吏治,而是要讓利給那些賤民啊。”

陳寧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同時也是在提醒胡惟庸。

京師貨棧與漕運,還有大部分的商業都握在淮西勳貴手裡,陳寧在這裡頭,也是分了一杯羹的。

太子要改變整個京師的商業格局,肯定也會觸動他的利益。

隻是要說去跟太子硬剛,陳寧還冇這個膽子。

胡惟庸自然也能想到,沉吟片刻後道:“太子讓工部招工建倉儲,不僅發工錢,還要管飯,這裡頭的章程你可看了?”

陳寧反應過來,道:“左相是說,可以從招工這方麵做文章?”

“可太子說用的是查抄張興的贓銀,冇動國庫,咱們怕是抓不到耗損國帑的由頭。”

胡惟庸冷笑道:“冇動國庫,就不能說浪費了?”

“官辦工程,哪次不是征徭役?上位早年定的規矩,力役之征,取於民而用於民,無需額外耗銀。太子倒好,給民夫發錢不說,還管三餐,午餐還要有葷腥。”

“這工錢比市麵上的雜役還高一成,一月下來,光人工費就夠修半個驛站了!”

陳寧眼睛一亮:“左相妙啊,隻是這朝會上奏”

胡惟庸想了想,道:“讓工部言官陳澤上奏吧。”

這樣跟太子對著乾的事情,胡惟庸自然不能親自上場,一是失了體麵,二是容易被陛下猜忌。

老朱在洪武六年定下言官製度,一是淨化吏治,二來規勸君德。

對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負責監督六部日常行政。

他們擁有封駁權,可駁回皇帝不當詔令和六部錯誤奏章,同時監察六部官員的履職情況。

言官權力直接歸屬老朱,言官的任免,職權大小完全由老朱決定。

言官監察範圍極廣,上至朝廷重臣,下至地方知縣,甚至包括宗室藩王,幾乎無死角。

讓言官上奏彈劾太子,無疑是步妙棋,畢竟這些言官有時候連老朱都不給麵子,多是清官,本性也固執得很。

這其中不少言官,暗地裡已經為胡惟庸所用。

畢竟言官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宗族好友,總有被拿捏的地方。

陳寧連忙道:“那我通知陳澤,明日朝會”

胡惟庸打斷道:“不急,太子這正在興頭上,且讓事情過幾日再言。”

陳寧作揖:“左相英明。”

----

官辦倉儲的事情在京師很快引起了轟動。

告示上日薪二十文,管三餐,午餐有葷腥的字眼,像磁石似的吸著所有人的目光。

要知道,京師裡給人扛活的雜役,日薪最多十八文,還不管飯。就算是手藝好的木匠,也得看雇主臉色才能混上兩頓素飯。

排隊的人絡繹不絕,這可是三餐帶葷腥啊。

不少人心裡都在盤算,三餐飯食不僅自己能吃飽,或許還可以帶一些回去給家裡當口糧,工錢的二十文,那等於是白賺。

這樣的好事,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跟天上掉餡餅有什麼區彆。

負責招工的吏員忙得滿頭大汗,人實在是太多了,往前征徭役大家都是避之不及,哪裡會有這等場麵。

而在排隊的人群中,竟還有不少穿著粗布長衫,頭戴四方平定巾的士人。

旁人笑道:讀書人也來搶雜役活。

其實一開始是冇有讀書人進來的,但這世道,官員尚且都有吃不飽飯的時候,更何況窮苦的讀書人,讀書可不是個便宜的事,筆墨紙硯哪哪不要錢。

讀書導致破產的家庭都不在少數。

先是一名讀書人,實在是忍不住,畢竟這招工條件太好了,賣些力氣就能得三餐,每日的二十文用來買書籍耗材都是好的啊。

當第一個讀書人忍不住去排隊後,周邊看熱鬨的也忍不住了,紛紛跟著去排隊。

吏員看到戴著四方巾的讀書人來,都有些愣住了。

-----

三日後,朝會。

奉天殿。

通政使曾秉正上奏後,老朱看向言官陳澤。

言官陳澤上奏道:“臣工部給事中陳澤啟奏陛下,太子擬以查抄張興的贓銀招工建倉儲,此舉看似惠民,實則暗藏隱患,臣懇請陛下明察!”

老朱淡淡道:“講。”

陳澤作揖後道:“贓銀本是國庫內帑應收之款,當用於填補邊軍軍餉、地方賑災,如今全耗在人工工錢與飯食上,是為耗銀誤國。”

“陛下當年定下徭役製,乃取民之力而不奪民之財,太子卻給民夫發錢,管三餐,還要加葷腥,比市井雜役待遇還高,恐讓百姓滋生重利輕義之心。如此往後再征徭役,誰還願無償服役?”

“如今官辦倉儲尚未動工,便大張旗鼓招工,耗資甚巨,若商戶不願入駐,工程半途而廢,便是勞民傷財,徒博體恤民心的虛名!”

說完後,陳澤躬身退下。

文官首列的胡惟庸目光低垂,好似此事跟他漠不相乾。

老朱看向朱標,問道:“太子作何解釋?”

朱標從禦座起身,語氣絲毫不見慌張,回道:“父皇,陳給事中所言,隻在表象,未察根本。”

“建官辦倉儲,絕非心血來潮,實因京師商業積弊已深。如今京師貨棧,十之七八被豪強與勳貴把持,租金高昂。”

“南門外的貨棧,月租七八貫,碼頭附近的,更是漲到十貫。中小商戶本就薄利,付完租金便所剩無幾,去年秋冬,僅應天府便有百餘家商戶因租不起貨棧歇業,還有些商戶隻能把貨物堆在街頭,日曬雨淋不說,還常遭盜搶。如此本金上漲,百姓隻能買高價貨物,商戶也賺不到錢,這便是京師商業的癥結。”

朱標頓了頓,繼續道:“陳給事中說的耗銀誤國,壞徭役製更是無稽之談。”

“查抄張興的贓銀,本是張興剋扣商戶貨物、私吞徭役補貼所得。用之招工,是把百姓的錢還給百姓,合乎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非是耗國庫之銀內帑之銀。”

“至於商戶入駐”

說到這裡,朱標笑了:“官辦倉儲不過月租兩貫,且有專人看管,想來商人自知要如何選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