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鐵血帝:吾乃天啟,重塑乾坤 > 第5章 凶多吉少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鐵血帝:吾乃天啟,重塑乾坤 第5章 凶多吉少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朱由校又問:

“今天那些大臣可有什麼動作?”

今天他特意讓錦衣衛盯著朝中那幫人,看看誰想跳出來阻他,這些人就是他要動的第一批。

“回陛下,內閣次輔劉一燝、輔臣韓爌、兵部尚書張鶴鳴、刑部尚書黃克讚、禦史馮三元等三十餘人去了京營。”

朱由校聽了,心裡暗笑。自己剛出一趟宮,居然來了這麼多人想管他,看來是真太閒了。

他下令:

“名單待會呈上來,你先退下。”

“臣告退!”許顯純應聲離開。

朱由校閉眼歇了會兒,睜開眼喃喃自語:

“為什麼總有人覺得人間不值得呢?”

一旁的王朝輔不敢作聲。

--------

乾清宮內,朱由校正穿戴好盔甲,準備去南海子騎馬。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跑進來,跪地稟報:

“皇爺,內閣和六部的大臣都來了,說有急事要麵奏!”

朱由校心知肚明他們為何而來。若他開始掌握軍權而群臣毫無反應,那纔怪了。

他歎了口氣,放棄遛馬的打算,也沒換衣,直接穿著盔甲就出了門。

“宣他們來西暖閣見朕!”

西暖閣。

大殿上,內閣與六部官員望著身穿銀甲、端坐龍椅的朱由校,一時愣住。最先回過神來的是內閣首輔方從哲。

“臣恭請聖安!”

“臣等恭請聖安!”

朱由校輕輕一笑,語氣溫和地說道:

“朕安,平身。”

他頓了頓,又問道:

“諸位愛卿如此急切求見,可是遇了難決之事?”

韓爌率先開口:

“陛下昨日是否出宮?”

朱由校未答,反倒笑著反問:

“劉師傅的訊息倒是快,不知是哪位祖宗告知的?”

說著,他掃了一眼站在暖閣旁的太監們,目光如刀,令他們背脊發涼。

群臣沉默不語,因皇帝已預設了此事。

韓爌再度上前:

“陛下為何如此打扮?莫非又要出宮?”

他們實在猜不透皇帝的心思,為何又穿上了盔甲?難道又要外出?

韓爌繼續勸道:

“陛下乃一國之君,怎可日日披甲戴胄?這不合禮製。古往今來,哪有天子披掛上陣治理江山?”

朱由校平靜答道:

“朕不過出宮一趟,眾卿如此緊張作甚?三日後將舉行大朝會,屆時朕會宣佈一事,便是昨日所辦。”

他心中清楚,現在還不是撕破臉的時候。刀子未利,替罪之人也未找好。

周嘉謨又問:

“那陛下今日是要再出宮?”

朱由校眉頭微皺。這年頭還真有人不怕死。等朝會那天,先從你吏部動手。

昨日剛從內帑掏了銀子,他正琢磨著怎麼補回來。

“三日後便知。”

說罷,轉身離開,不再多言。

他不願與這群人多費口舌,講來講去,毫無意義。

皇帝這一走,群臣麵麵相覷,不知所措。皇帝始終未給出明確答複,隻得回值房等待。

回到乾清宮,朱由校立刻召見許顯純。

“你手下可有可用之人?”

許顯純跪地回稟:

“臣下有兩名總旗,膽識過人、行事縝密,且忠心不二,一名楊寰,一名孫雲鶴。”

朱由校沉思片刻,這二人正合他意。

“王伴伴,傳旨,升楊寰、孫雲鶴為錦衣衛千戶,命楊寰率部入宮。”

“你去盯緊那些文官,尤其是東林黨人,把他們的把柄查清,呈報於朕!”

交代完畢,朱由校翻身上馬,直奔南海子而去。

天啟朝的第一滴血,即將落下。

值房中,群臣焦急等待。人人都在想,這位年輕的皇帝,與先帝、神宗皆不相同,今後該如何應對?

內閣與六部官員一回宮,左都禦史張問達便急切地問出聲來。

“皇上昨天出宮的事,查明白了沒有?”

這已是文官們最後的底線。皇上做什麼都行,但凡要插手軍隊,便是觸了所有士大夫的眉頭。

“皇上說三天後開大朝會,到時自會說明。”

內閣首輔方從哲語氣平淡地回應。

“皇上昨日離宮,恐怕與軍伍脫不了乾係,不然也不會遮掩。”

禦史馮三元語氣堅定。

中書舍人汪文言點頭附和:

“說得是,隻怕等大朝會之時,一切早已定局。我們得在皇上動手前先發製人,纔算是良策。”

眾官員紛紛點頭稱是。

吏科都給事中魏大中咬牙說道:

“再這樣下去,又是一個武宗皇帝。”

眾人一聽,心頭更緊。再來一個武宗,誰能受得了?

內閣次輔劉一燝開口:

“現在大家還是先回去,三天後朝會,屆時一齊上奏,眼下隻能再等三日。”

“劉公所言極是,也隻能如此。屆時我定第一個出麵。”

禦史楊漣說道。

值房中的大臣陸續散去,都等著三天後的大朝會,向皇帝發難。

……

南京

明孝陵

王體乾一路奔波,終於趕到,卻被守陵士兵攔下。

“你是誰?這是太祖皇帝的陵墓,再靠近一步,格殺勿論。”

士卒語氣凶狠。

王體乾也火了,怒斥:

“瞎了你的狗眼,咱是司禮監秉筆太監,你也敢如此放肆?”

那士兵更怒,拔刀而出:

“管你是什麼狗屁太監,這裡是孝陵,再囉嗦一句,看我不砍了你。”

王體乾心頭一緊,沒想到碰上個愣頭青。自己孤身一人,還是先留著命回去辦事,再計較也不遲。

“咱家是來傳聖旨的,快去叫你們主事的出來接旨。”

兩名士兵一聽“聖旨”二字,立刻跪地,一人飛快跑進陵內。

王體乾沒想到,剛剛還凶神惡煞的兩人,一聽到聖旨就軟了,心想早知如此,剛才也不必硬撐。

不一會兒,陵內衝出一隊人馬,個個高大健壯。為首之人看到王體乾手捧聖旨,飛步上前,跪地高呼:

“臣在此聽旨!”

王體乾展開聖旨:

“孝陵衛指揮使接旨!”

“臣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國勢艱難,遼東軍備疲弱,九邊重鎮武備鬆懈,建奴屢次入侵,朝中亦有動蕩之象。特命孝陵衛指揮使即刻北上,保衛京師。”

“臣領旨!”

指揮使起身,轉頭對身旁一名將領下令道:

“李鬆平,馬上去集結部隊!”

隨即他又對身後的人高聲下令:

“經曆司留在孝陵值守,其他人立刻回營,整理裝備,準備出發前往京城!”

眾人齊聲回應:

“遵命!”

很快眾人便各自散去,隻剩下王體乾一個人愣在原地。他萬萬沒想到自己被徹底忽略了,連一句客套話都沒有,氣得臉色鐵青。

“你們這群兵痞,等到了京城看我怎麼收拾你們!”

王體乾低聲咒罵。

其實這些人心中根本沒把這個太監當回事,彆說他了,就算是內閣的大臣來了孝陵,也未必有人買賬。

孝陵衛是建文帝按照太祖朱元璋的旨意設立的,專門負責守衛孝陵。當時從鳳陽選調了李、週二姓族人組建而成,是最為信任的親軍。

此外,還從各地精挑細選了五百名久經戰陣、作戰勇猛的老兵擔任教官。

這支軍隊不歸五軍都督府統轄,也不受兵部節製,隻聽皇帝的詔令,沒有皇命,他們連孝陵大門都不會踏出一步。鳳陽的李、周兩姓世代守護孝陵,已經兩百多年,孝陵衛與經曆司總兵力共五千六百人。

作為與錦衣衛同等級彆的親軍,雖然兩百年後大明各地衛所早已名存實亡,但孝陵衛卻依舊保持完整,因為他們的特殊地位無人敢動。

孝陵衛迅速完成集結,隻留下經曆司兩百人和四百士兵繼續留守,其餘五千人即刻出發趕往京城。

……

南海子

天色漸暗,朱由校滿頭大汗地走進自己的軍帳,開始卸下鎧甲。他今天一整天都在這裡練習騎馬,還專門向一些實戰經驗豐富的士兵學習了武藝,累得不輕。

跟在一旁的英國公張維賢看到皇帝如此勤於練武,心中大喜。陛下崇尚武事,對他們這些軍功世家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利好。

“陛下今日騎術大進,已經能縱馬賓士了!”

張維賢笑著說道。

剛卸完甲的朱由校聽了哈哈一笑:

“老國公不必誇獎,朕才練幾天,騎術也就剛剛入門而已。”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

“老國公去挑五百名忠誠可靠的精銳,後天由由世澤帶入宮中。”

“臣遵旨。”

張維賢拱手行禮。

朱由校最欣賞張維賢的一點就是,吩咐的事情從不追問緣由,也不會打折扣。

這也難怪曆代先皇都如此信任張家。

張維賢看著一旁太監鋪好的床鋪問道:

“陛下今晚是否要在此休息?”

“不用,朕洗個澡稍作休息就回宮,今天可真是費了不少力氣。”

張維賢聽出了送客的意思,立刻行禮告退。

等他離開後,朱由校坐在椅子上開口問道:

“今天朝廷那邊有什麼動靜?”

王朝輔將值房裡幾位文臣私下議論的事稟報給了朱由校。

朱由校挑了挑眉,問:

“知道他們談了什麼?”

王朝輔低著頭答:

“奴婢沒有聽到具體內容。”

朱由校擺了擺手說:

“讓許顯純盯緊點,讓他的手下這幾日勤快些,把朕交代的事辦好。”

說完,他便起身朝營帳後走去。今天確實太累了,一大早就去了南海子操練,這是他頭一回這麼疲憊,隻想洗個澡好好睡一覺。

皇宮

乾清宮一角,隱約傳來低聲交談。

“你著什麼急?陛下這幾日都不在宮中,叫我怎麼安排你?”

說話的是個女子,語氣略顯不耐。

“咱能不急嗎?連王體乾都貼上皇爺了,再拖下去,我還有機會嗎?”

是客八八和她的對食李進忠在爭執。

客八八低聲安撫:

“等明天陛下回來,我找機會讓你露個臉,你先忍忍。”

李進忠歎了口氣,語氣焦急:

“你可得快點啊,現在皇爺身邊都有兩個得寵的太監了,再拖下去,機會就全被人搶光了。”

客八八剛想再解釋幾句,乾清宮的大門忽然吱呀一聲開啟。兩人嚇了一跳,趕緊探頭看去,隻見朱由校已經走了進來。

這下他們慌了神。本以為今晚陛下不會回來,才趁著空檔溜進來密談。若被發現,她自己倒還好說,可她的“男人”怕是有性命之憂。

李進忠也嚇得不輕,腦子飛快地轉著,想著脫身之計,不然今晚恐怕凶多吉少。

朱由校是連夜趕回宮的。他在南海子洗了個澡,睡了兩個時辰,稍微恢複了些精神。

他對王朝輔說:

“王伴伴,你也去歇會兒吧,今天你也夠辛苦的。”

王朝輔確實累壞了,跟著皇帝跑了一整天,雙腿痠得不行。

可他還是答:

“皇爺,奴婢不累,伺候皇爺是奴婢的本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