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627 三江 上架感言
穿越朱由檢,請大明赴死三江上架感言_wbshuku
三江上架感言
三江上架感言
好多感慨,好多想說的,絮絮叨叨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吧,希望彆嫌我煩。
首先是感恩的心
留存很好,吸量不行,不過改了書名封麵以後好很多了,居然吃完了推薦包(以前隻能吃一半哈哈)。
我隻是個新人棒槌,全靠書友們帶著我飛。
我也沒什麼可報答的,剛好最近史料蒐集告一段落,可以加快更新節奏了,努力從4k獸進化成10k獸吧。
我碼字速度挺快的,每天主要是考據用去10小時,碼字4k用24小時。
我甚至爬取了萬曆八年到崇禎十六年一共23科,7186名進士的履曆一個個看了一遍……
隻能說在網際網路工作太久,一身臭毛病,搞得凡事都喜歡吹毛求疵……
放心吧,後麵隻會越寫越快,我比各位更希望儘快高質量、高產出地寫完這本書。
畢竟花在這書上的時間越多,我現實裡虧的越多……
然後說說成績
截止目前10984,追讀2287,按照龍空論壇的換算,首訂應該在1000出頭。
很多網友說,萬訂之汁!白金可期!
我是不信的,這本書先天不足,到不了這個高度。
但開個預測貼也無妨,我暫時猜測疊加三江流量後,首訂應該是15002500,大家可以留下自己的預測哈哈。
再然後是本書創作思路
這本書創作邏輯很簡單,基本是個類dnd桌遊式的架構:
構造世界我用史料去儘可能還原一個真實的明末,包括人物登場、時空距離、天災、初始事件、經濟資料等等。
確定目標我給主角設定了一些“模糊的裡程碑”,這些裡程碑,其實就是按“澤火革卦”來設定的。
目前是“初九:鞏用黃牛之革”,即改革初期,應穩固現狀,積蓄力量,不可急躁變革。
對了,額外提一句,今年2025年,乙巳蛇年,剛好也是澤火革卦象。
緣、妙不可言啊哈哈。
發起行動主角為了達到這些裡程碑,必須調動自己的智慧、能力、資訊、手段去推動整個大明到達這些裡程碑。
行動反饋主角的行動,又會與真實明末時空的人發生反應。這些人他們的思想、立場、利益可能會放大或導致主角的動作變形。
世界變動主角的動作漸漸擴散到整個天下,越往後整個世界會越麵目全非。穿越了十幾年,結果最後還是三國鼎立這種故事,我是不會寫的。
例如一開始主角節。
這樣寫書不止你們看得爽,我寫得也很爽,每天碼字對我來說其實和玩冒險遊戲沒區彆。
但放心哈不會蹦的,有大綱的哈哈。
最後是創作的本心吧
我做了十幾年網際網路,太懂市場了。
商業立項要發現市場,迎合市場,而不是去對抗市場。
所以如果把這本書當做商業產品來做,它是先天不足、不合格的,就不應該被立項。
所謂的地攤文學、刻板印象,之所以流傳甚廣,本身是有傳播學的優勢在的。
一句“東林黨勾結後金”簡單易懂,傳播簡易性、故事爽點、引爆點全都有。但真要去反駁卻要羅列大量史料——而且很少人關心真正的真相。
甚至有所謂的“曆史博主”創造曆史,編造出錢謙益之孫墳墓,出土天啟七年通滿賬本之事,簡直是匪夷所思。
我連碼都懶得打,有種他把所謂的“天啟七年賬冊”在上海圖書館哪個藏館給我指出來,我親自坐飛機去驗證。
真是我錯了,登報賠禮道歉賠錢都行!
這個世界啊……有時候真t的令人作嘔和失望。
作為一個商業產品,想去對抗這種潮流,根本就是找死。
所以很多書友可能是有“喜愛的放大鏡”,給了本書很多誇張的讚美。
然而逆市場而行,終究是自尋死路。
——但,老子!就是!不喜歡!
我放著好好的退休生活不過,每天電腦前一坐十幾個小時,難道還為了這三瓜兩棗麼?
我是真的希望我寫的這本書,是死的那一天,能放在墓誌銘上的。
短視訊、直播、氪金遊戲、短劇……
反正這個世界應該也不缺我這把柴火了。
所以就有了這個筆名:一橛(jué)柴。
這個筆名來自石頭禪師和馬祖禪師的一段故事,很有意思。
在唐代,湖南有一位石頭禪師。
這一天有一位江西來的“學僧”前來拜訪。
石頭禪師隨意指著身邊的一橛柴,問他:
“你從江西而來,想必見過馬祖禪師了?”
“他和這一橛柴像嗎?”
這位學僧無法回答這個問題。
呆了一段時間感覺融入不進去這個團隊,就回江西去了。
他見了江西的馬祖禪師,把這件事情鸚鵡學舌地又說了一遍。
馬祖禪師聽完,淡然一笑,問:“那捆柴有多重呢?”
學僧回道:“我沒有仔細稱量過。”
馬祖禪師又問:“那你力量應該很大吧?”
學僧疑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馬祖禪師說:“你從湖南那麼遠的地方,搬了一橛柴過來,豈不是力氣很大嗎?”
就寫到這罷,再多要惹人生煩了
等我寫作壓力輕鬆一點後,我會整理一下,然後把電子化的明末史料公開出來。
以後想寫明末曆史的作者們可以免費拿去用(希望我能在今年完成這個事情)。
希望有一天,至少能做到我開書那瞬間的野心吧:
——讓明末崇禎文,再不敢開局王承恩!
獻祭作者朋友的書《西遊:從拜師太乙救苦天尊開始》,對西遊感興趣的可以看看
也推薦我的編輯貞觀熱情有耐心,教了我很多東西,有意願來寫作的歡迎投稿
最後謝謝你們所有的支援!:wbshuku(沒有彈窗,更新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