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627 第164章 天子遠謀,匹夫立誌
天子遠謀,匹夫立誌
地安門外的勇衛營大校場,旌旗如林,獵獵作響。
數千名軍士頂盔貫甲,持戈按刀,如鬆柏般佇立在校場之上,鴉雀無聲。
他們的目光,全都彙聚在前方那座高高的點將台上。
台上,大明皇帝朱由檢身著天子常服,身姿挺拔,卻久久未發一言。
他的身後,是禦馬監掌印太監徐應元,以及曹變蛟等六位新任的把總。
他們也如同台下的兵卒一般,屏息凝神,靜靜地等待著。
沒有人知道他們的陛下在想些什麼,更沒有人敢開口催促。
然而,這位在臣子眼中深不可測的君主,此刻的心思,卻早已飄到了九霄雲外。
他的目光看似在巡視著眼前的軍容,思緒卻順著今早看到的菠菜,漫無邊際地發散開來。
京師昨日下了一場雪。
一場又短、又急、又乾的雪。
雪花洋洋灑灑,看似聲勢浩大,卻在短短半個時辰內便宣告終結。
落地之後,也未能積起半分,今早太陽一出,便了無痕跡。
今晨來校場之前,他特意走的兔兒山那邊,拉著幾個上了年紀的老農詢問。
他們說,這場雪是有些奇怪,但往年也並非沒有過。隻要後麵能再多下幾場,便算不得什麼災。
平平常常而已……
平常嗎?
腦子裡有著答案的朱由檢,當然不這麼認為。
他在後世是文科生,不是理科生。
這導致他對大煉鋼鐵、手挫電報等事一知半解,隻能和大明人來一起努力,從頭推演科技樹。
但文科生的知識,也並非全然無用。
比如,他清楚地知道,那個名為“小冰河期”的幽靈,是如何摧毀這個老大帝國的。
僅僅是氣溫下降一到兩度,為什麼會那麼嚴重呢?
是作物因熱量不足而減產嗎?
哪有這麼簡單!
作為一個亞熱帶季風氣候占主導的國家,華夏大地的降雨,絕大部分都依賴於東南季風從海洋上帶來的豐沛水汽。
而東南季風的強弱與推進,又受到副熱帶高壓的精準控製。
正常年份,副熱帶高壓會如一個忠誠的將軍,在夏季穩步北上,將雨帶從華南一路推至華北,讓整個帝國都沐浴在充沛的雨水之中。
但是……降溫了。
全球性的降溫,導致大陸地區在夏季升溫變慢,形成的熱低壓強度減弱。
溫度差值一低,海洋高壓向大陸低壓地區推送水汽的動力,自然也就隨之不足。
這便是小冰河期災難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