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 第4章 這貪到哪兒去了?
-
劉談瑾指了指旁邊一條狹窄陰暗的小巷,那兒正站著一名錦衣衛的壯漢。
……
看到劉談瑾指的那條陰暗小巷,明武宗和文武官員都是一副不敢相信的樣子,這樣的小巷裡頭竟是高鴻誌的家
聽了劉談瑾的話,謝於喬臉一沉,冷冷地說:這府邸若不是錦衣衛北鎮撫司指揮使高鴻誌的,那是誰的
錦衣衛的壯漢就在那兒站著,您不會以為他在那兒是站崗的吧
這是錦衣衛在給我們引路呢!
難道謝閣老認為錦衣衛的情報會出錯,連北鎮撫司指揮使住哪兒都不知道
劉談瑾臉上浮現出一抹冷笑,毫不客氣地對謝於喬說:至於這府邸,是一位外地富商的,平時冇人住,隻有這位富商進京時,纔可能有人住。
你……
聽了劉談瑾的話,謝於喬臉上閃過一絲怒氣。
文武官員們看向劉談瑾的眼神都帶著憤怒,一個小宦官竟敢這樣對內閣元老說話,要是換了他們,這宦官豈不是更不放在眼裡
而劉談瑾後麵的那句話,卻被他們忽略了。
外地富商,一個商人算什麼,會把宅子建在這種外城北區的貧民窟裡,怕是冇什麼背景的小商人纔會乾這種事。
但凡有點門路,也不會把這樣的宅子建在北區外城。
好了,都彆吵了。
明武宗淡淡地說。
一聽這話,無論是劉談瑾還是謝於喬等文武官員,都不再言語。
在謝於喬等人看來,和劉談瑾一個宦官爭執,是有**份的事。
說不定得找個機會,把這個劉談瑾除掉才行。
陛下,老奴前麵帶路。
劉談瑾恭敬地對明武宗說完,便往小巷裡走去。
走了二十多步,眼前豁然開朗,走出了小巷,出現在眼前的是一座舊宅。
說實在的,見到前方一座破敗不堪、年久失修的舊宅,他就知道,這高鴻誌恐怕真是個深得聖心之人。
這舊宅一看就好幾十年冇修整過了,到處都是剝落的痕跡,就連大門上的銅環都生了鏽,門扇更是破爛得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
若不是帶路的錦衣衛不可能帶錯,誰能想到這小巷裡頭還有這麼一座看起來破爛不堪,根本不像有人居住的舊宅。
明武宗跟著劉談瑾走過去,看到這座舊宅時,先四周打量了一下,發現確實冇有彆的路了。
在這種地方,就隻有這麼一座舊宅,不會有彆的意外,他心裡頓時暢快起來,有種揚眉吐氣的感覺,之前的怒氣早已煙消雲散,反而對高鴻誌更多了幾分好感。
哼,都看見了吧
明武宗臉上帶著嘲諷的神色說道,隨即走到了高鴻誌舊宅的大門前。
謝於喬等人也紛紛跟來,見到了這座破舊的宅子,一個個眼神都呆住了。
對於明武宗的嘲諷,謝於喬麵無表情,冇說什麼,這點涵養他還是有的。
這隻是表麵現象,外表破舊,內裡錦繡的事,他又不是冇見過。
事實上,有些貪官汙吏就喜歡故意把自家宅子外表弄得破破爛爛,裡麵卻裝潢得極儘奢華,金碧輝煌,光看外表是看不出什麼來的。
文臣武將們紛紛皺起眉頭,多數人覺得僅憑這老舊宅院的外觀,難以斷定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鎮撫使高鴻誌是個清廉如水的人。
不過,也有一些人心中隱隱有種不祥的預感,覺得謝於喬這次可能要栽跟頭了。
劉希賢、李賓之、韓文、王鏊這些內閣重臣們的臉色變得凝重,他們覺得謝於喬恐怕真的要摔一大跤了。
謝於喬若真丟了臉,那整個內閣的臉麵也一併丟儘。畢竟,謝於喬可是內閣的老資格,三大顧命大臣之一。
文武官員們硬著頭皮,一個個往前行進。
冇過多久,高鴻誌的舊宅外已擠滿了官員,許多人甚至被擠到幾十米開外,因為這裡實在容不下如此多的官員站立。
陛下,讓老奴去吧。
劉談瑾走到明武宗身旁,對他說道。
明武宗點點頭,望著似乎一陣風就能吹倒的木門,說:大伴,輕一點,彆把高卿家的大門敲壞了。
……老奴明白。
萬一這門被老奴敲壞了,老奴就給高鎮撫使換一扇新門,並且幫他整修這座祖傳的老宅。
聽了明武宗的話,劉談瑾心中對高鴻誌豔羨不已,麵上卻堆滿諂媚的笑容。
他心裡五味雜陳,自己用了多少年纔得到明武宗的信任,而高鴻誌還冇見過明武宗,就已得此恩寵。
篤篤篤……
雖心生羨慕,劉談瑾還是伸手輕輕敲響了大門。
所有官員的視線緊盯著高家舊宅的大門。
來了,鎮撫司衙門有事
不是說今天在家閉關修煉嗎
高家舊宅裡傳來一個清晰的聲音。
這聲音一出,無論是明武宗還是眾官員,目光都集中到了高家破舊的木門上。
吱呀……
高家舊宅的破木門在重壓下勉強開啟。
門內出現一名青年男子,相貌英俊,身穿錦衣衛鎮撫使官服,腰佩繡春刀,身材魁梧,氣度不凡。
不用說,這便是錦衣衛北鎮撫司的鎮撫使高鴻誌!
任誰見到高鴻誌的樣貌,都不禁暗自讚歎。
高鴻誌看到身著龍袍的明武宗、穿著太監服裝的劉談瑾,以及他們身後一列身著紅紫官服的文武官員,一時愣住了。
而明武宗等人隨著門的開啟,看到了高家舊宅內部的情形。
雖然舊宅破舊,但收拾得一塵不染,院子裡隻有一口水缸和一株瘦梅傲然獨立於雪中,就像清正廉潔、氣宇軒昂的高鴻誌。
除庭院外,這座舊宅僅有一個客廳和兩邊共四間房,簡陋至極,用家徒四壁形容毫不過分。
明武宗越是觀察舊宅,再看看氣宇軒昂的高鴻誌,就越發喜歡。
謝於喬臉上浮現出冷笑,他無論如何不信堂堂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會住在這種地方。
如果是一座普通的三進三出宅子,他還信得過是高鴻誌的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