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 第439章 千年血珊瑚
在他眼中,朋友根本比不上張家的利益。
張侖聞言,神色一變,震驚地問:“爺爺,您的意思是讓太後......”
“這件事我心裡早有數。”
“他的反應將決定他未來是否能繼續當這個皇帝。”
張懋眼中閃過一絲精明,聲音沉穩有力地說:“當然,除非萬不得已,我是不想走到那一步的。
畢竟這種事情對我們張家來說,未必是好事。”
聽完這番話,張侖臉色變得嚴肅起來,點了點頭。
“好了,你可以看看徐光祚都帶了些什麼來。”
張懋微微一笑,示意張侖檢查。
張侖聽後笑了笑。
作為張家下一代的培養物件,他見識過的寶物可不少。
儘管如此,張侖還是蹲下身,開啟了包裹。
裡麵整齊地擺放著三個錦盒,他拿起第一個開啟。
盒子裡放著十八顆深海夜明珠。
見到這十八顆夜明珠,張侖有些驚訝:“爺爺,總共有三個盒子,第一盒裡是十八顆雞蛋大小、完全相同的極品深海夜明珠。”
張懋點了點頭,示意他繼續檢視。
接著,張侖又開啟了第二盒。
這裡麵是一遝遝銀票,每張麵值一萬兩,分成八疊,一共八百萬兩。
張侖數了數說:“爺爺,第二個盒子裡是八百萬兩銀票。”
“八百萬兩?”
張懋眉毛一挑,並未多言。
這個數額已經很大了,哪怕是對於徐光祚來說,也是不小的數目。
然後,張侖開啟了第三個錦盒。
裡麵是一株通體血紅的珊瑚,像是鮮血凝聚而成。
這株血珊瑚年份極高,能量澎湃。
隻輕輕一開啟,它散發出的能量就讓人感覺心曠神怡,似乎內功都活躍起來。
“千年血珊瑚!”
儘管張懋並未親眼看見,但眼神中透出光芒,低聲道。
“正是千年血珊瑚!”
“真正的頂級藥材。”
“單單這一株就可以助半步武聖踏入真正的武聖境界!”
“如果煉製成丹藥,效果更是驚人。”
“就算是給武聖高手修煉,也綽綽有餘。”
張侖一臉震撼地看著眼前的寶貝,深深地吸了口氣,隨後關上了錦盒。
要不是他已憑借英國公府的其他寶物踏入武聖境界,恐怕連他也會對這株血珊瑚心動不已。
這樣的珍品即便在英國公府中也是極為稀罕的。
如今從徐光祚手中得到這株珊瑚,對張家無疑是一件好事。
這是可以作為家族傳承的寶物。
“這次徐光祚倒是下了血本。”
“竟然把這千年血珊瑚都拿出來了。”
張懋搖了搖頭說:“估計這株珊瑚是定國公最後的一株了。”
“最後一株了嗎?”
張侖愣了愣,心想定國公一族竟捨得拿出這麼珍貴的東西隻為保魏國公徐鵬舉等人。
“隻有徐光祚自己知道真相。”
“不過,這些珊瑚可能是從前中山王徐達傳下來的寶物。”
“到了現在,可能真的沒剩下多少了。”
英國公張懋沉默了一會兒,對張侖說道。
聽到這話,張侖若有所思地回答:“看樣子,這一次他們真是下了大功夫了。”
“侖兒,你派人去告訴太後,讓她試探一下陛下的態度。”
英國公張懋沒有再多說這個話題,而是嚴肅地對張侖講。
“是,孫兒知道了。”
張侖恭敬地答道。
英國公張懋輕輕點頭,沒再說什麼。
紫禁城。
乾清宮。
高鴻誌騎著一匹白馬來到了乾清宮外。
“見過國公爺。”
看到高鴻誌過來,門口的侍衛立刻畢恭畢敬地行禮。
“不用客氣。”
高鴻誌擺手說道。
他翻身下馬,把韁繩交給了一位侍衛。
“多謝國公爺。”
侍衛們說著謝謝,其中一位接過韁繩。
高鴻誌點了點頭,走進了乾清宮。
進了宮殿後,高鴻誌馬上看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禦馬監掌印太監穀大用等人。
見高鴻誌進來,劉瑾他們都熱情地向他點頭示意。
高鴻誌也點頭回禮,走到禦案前,對著正埋頭批閱奏章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恭敬地說道:“微臣高鴻誌拜見陛下。”
“……”
明武宗愣了一下,隨即看向高鴻誌,臉上帶著驚喜地說:“高卿來了,快快請坐……”
一邊說,一邊站了起來。
“微臣謝陛下恩典。”
高鴻誌連忙謝恩。
“在我這裡不必這麼拘謹。”
明武宗揮揮手說。
“謝陛下。”
高鴻誌感激地說。
這時,一名宦官已經把椅子放到了高鴻誌身後。
看到椅子放好,明武宗才坐下。
高鴻誌也順勢坐在了椅子上。
如果陛下還沒有坐下,作為臣子他是不能先坐下的。
“高卿,我們沿海一帶的海盜和倭寇都已經被平定了?”
明武宗期待地看著高鴻誌,急切地問道。
雖然他已經從劉瑾那裡知道了訊息,但他還想再聽高鴻誌親自確認一遍。
聽到這個問題,劉瑾等人的目光也都轉向了高鴻誌。
“啟稟陛下,如今沿海一帶的海盜與倭寇已徹底清除。”
“沿海百姓對陛下都非常感激。”
高鴻誌神色莊重地拱手回答。
聽了這話,明武宗感歎地說:“自從高卿成為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以來,為朕做了許多事情,每一件朕都記在心裡。
這件事更是讓整個沿海地區的百姓都得益。
朕應該感謝高卿,感謝他對大明做出的貢獻。”
說完,明武宗竟然起身向高鴻誌鞠了一躬。
“陛下過譽了,這都是微臣應儘之責。”
“陛下如此大禮,微臣實在不敢當!”
看到明武宗鞠躬,高鴻誌急忙站起來感動地說。
“不,高卿受得起!”
“就憑高卿為大明做的這些,你完全可以承受!”
明武宗一臉認真地說。
高鴻誌心中感動,對著明武宗行禮,並未說話。
“高卿,這次進宮不隻是為了這事吧?”
“有什麼其他事,儘管說來聽聽。”
明武宗想了想,看著高鴻誌說道。
“啟稟陛下,微臣確實不是專程為此而來。”
“微臣還有兩件事想請陛下批準。”
“這兩件事如果能成,將能徹底解決倭寇問題,以後便無需再擔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