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本王朱橚絕不給妾服喪 第13章
-
第13章
封宮廢後
朱元璋敢把這四個字說出口來嗎
真要是說出來了,那封的是哪個宮,廢的是誰的位,那可不一定啊。
母後好樣的!母後威武!朱樉馬上喊道。
兒臣也支援母後一言而決!朱棡也拱手道,順便還給了朱橚一個和善的眼神。
老五啊老五,哥哥我能幫你的不多,隻能把你往龍椅上麵推了。
苟富貴,勿相忘啊。
徐達聽到馬皇後的這番話,心裡已經清楚,馬皇後可能真的對朱元璋動了大怒了。
朱元璋讓嫡子給孫貴妃服喪,到底是出於對一個妾室的寵愛,還是出於對馬皇後這箇中宮皇後的打壓
畢竟隻要說出去馬皇後有個給妾服喪的兒子,對馬皇後的名聲就是往地上踩的。
好了,小五,你在這陪你嶽父聊聊天,我去廚房燒鵝去,老三你去把坤寧宮的門關上,今日不見人,老二來幫我打下手。
馬皇後吩咐道。
是,母後。三個兒子異口同聲的道。
關了坤寧宮的門,而且說的不是不見外人,而是不見人。
這少了一個字,意思可就不同了。
中宮的退讓,倒是讓某人認為中宮軟弱了。
天德你先坐會兒,飯菜很快就好了。馬皇後向徐達微微一笑,然後轉身進入後殿。
玉兒去拿中宮懿旨了,在上麵寫了賜婚的內容,然後給馬皇後過目之後,便蓋上了皇後的璽綬。
然後發到中書省,由中書省傳達下去。
玉兒親自去的。
相國大人,皇後孃娘懿旨,即日佈告天下,不得有誤。
玉兒將懿旨遞給了李善長。
畢竟李善長現在是左丞相,胡惟庸是右丞相,再過兩年胡惟庸升了右丞相,李善長才退居幕後。
玉兒當著中書省全體官員的麵,宣讀了馬皇後的懿旨,並交給了李善長。
李善長渾身直冒冷汗,不敢接旨。
臣......臣......
不僅僅是李善長,中書省所有官員都被這一道懿旨嚇了一大跳。
皇後乾政,可以說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但馬皇後動了中宮懿旨,顯然這是要越過皇帝,不僅把事情挑明瞭說,而且這已經不算是簡單的乾政了,
李善長現在兩難啊。
照辦,得罪朱元璋。
不照辦,得罪馬皇後。
神仙打架,凡人遭殃,李善長有點後悔自己今天冇有告病假。
相國大人,你要拒不接旨還是說,你認為奴婢在假傳懿旨
玉兒見李善長遲遲不接旨,便開口問道。
李善長嚥了咽口水,你丫的是皇後孃娘陪嫁丫鬟,跟了馬皇後三十多年了,是馬皇後的貼身宮女,絕對的心腹。
我會懷疑你假傳懿旨
我腦子有病吧。
再說了,誰會拿著假的旨意到中書省來實名傳旨
李善長伸出了手,顫顫巍巍道,臣領旨。
得罪皇帝,大姐還能撈自己一把。
得罪了大姐,誰也撈不了自己啊。
權衡利弊之下,李善長還是選擇了接旨。
娘孃的意思是即發即辦,奴婢相信相國不會有膽子私扣懿旨吧玉兒再度提醒道。
馬皇後就是要發這道懿旨,不給李善長和稀泥的機會。
懿旨傳到中書省,要不一會兒就能送到朱元璋的耳朵裡。
隻要李善長稍微等那麼一會兒,就會有口諭讓李善長把這道懿旨留中不發。
到時候李善長合理甩鍋。
不是我不發,是陛下不讓我發。
而李善長起初也確實是這麼想的,但冇想到馬皇後預判了李善長的預判。
臣哪敢扣下懿旨呢,請稟報皇後孃娘,臣馬上就辦。李善長閉上了眼,緩緩開口。
好,旨意已傳,奴婢告退。玉兒說完轉身離開。
玉兒離開之後,李善長身體一軟,癱倒在了地上。
恩師!胡惟庸忙上前扶起李善長。
相國,你冇事吧。其餘官員也紛紛上前。
李善長擺了擺手,照辦!馬上通知禮部有司準備吧,不得有誤。
恩師,這......胡惟庸想勸阻道。
照辦!
李善長阻止了胡惟庸的話。
是。胡惟庸領命,隻能安排下去,同時諸位同僚都各自忙活去吧。
懿旨開始走流程,然後下發下去。
胡惟庸辦完走了回來,李善長已經寫好了辭呈。
惟庸啊,我已經準備請辭中書省左丞相一職了,接下來中書省的擔子,大概率會落到你的身上了。
李善長語重心長的道。
胡惟庸一聽,整個人一驚,恩師!何至於此
李善長緩緩搖頭,我照辦懿旨,已是得罪陛下,與其等著被罷官,不如識相點請辭,我就先走了,這道辭呈轉呈就由你帶我轉呈陛下吧。
說完,也不等胡惟庸多說什麼,李善長直接離開了。
何至於此,何至於此啊。胡惟庸看著那奏摺道。
而李善長這麼做,是想現在要冷靜一段時間。
馬皇後這道中宮懿旨一發出去,越權辦事,無疑是對皇權最大的挑釁。
李善長可不信馬皇後不知道這事兒。
李善長要思考,馬皇後為什麼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目的是什麼。
這道懿旨是為朱橚,吳王的封號,還要留在京城,軍方大佬的嶽父,中宮懿旨的賜婚......
一下子串聯起來,李善長似乎明白了什麼。
馬皇後這是在對朱元璋發泄不滿,同時也是在衝擊動搖朱標的太子位。
馬皇後這個淮西社團話事人,要公開表態了
要支援吳王奪嫡
想到這裡,李善長馬上就開始了下一步的謀劃。
該投資朱橚了,一旦朱橚奪嫡成功,自己未來必然能被起複,再臨相國大位。
自己現在要做的,就是退居幕後來謀劃了。
既然大姐表態了,那麼跟著大姐走就是了!
一時的成敗算不得什麼!
笑到最後的纔是贏家!
該幫朱橚謀劃一下進步了!吳王這個封號雖然尊貴,但還不夠尊貴。
隻是太子妃即將生下嫡長孫,朱標的地位不好撼動啊。
馬皇後這一道中宮懿旨,攪弄風雲,李善長看到的不是懿旨,是一副黑雲壓城城欲摧,山雨欲來風滿樓的驚濤駭浪。
大明的天......要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