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 第63章 馬皇後康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好聖孫,替咱監國! 第63章 馬皇後康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陽光灑滿宮闕,琉璃瓦反射著耀眼的金光。

朱元璋一路無話,隻是腳步越來越快,緊繃的臉上,那刀刻般的皺紋似乎都因這突如其來的喜訊而舒展了許多。

什麼文書流程、接待標準、軍械管理,什麼皇太孫冊封大典的隆儀,

此刻,在這位帝王心中,全都比不上髮妻病情好轉這一件事。

行走的過程中,朱元璋心中喃喃自語。

“妹子,你終於好了,終於好了”

坤寧宮後院不似前庭那般規整肅穆,反而透著幾分難得的生機與野趣。

時值春末,幾株老海棠花期已過,綠葉繁茂,在地上投下斑駁的涼蔭。

牆角栽種的芍藥正當時,碗口大的花朵或粉或白,顫巍巍地綴在枝頭,散發出清淡甜香。

一架紫藤沿著廊廡蔓延,花序漸殘,但深綠的葉子爬得密密匝匝。漢白玉石徑旁,剛被宮人精心侍弄過的花草蓬蓬勃勃,幾隻羽毛鮮亮的雀鳥在青磚地上跳躍啄食,見人來也不十分怕,隻歪頭瞧著。

馬皇後便是被兩名貼身侍女一左一右,極小心地攙扶著,慢慢從寢殿後門踱了出來。

她身上裹著一件不算厚實的杏子黃綾繡纏枝蓮紋的披風,襯得她愈發瘦削,臉色是一種久病初愈後的淡白,幾乎不見血色,唇色也極淺淡。但比起前些時日臥榻不起、咳聲不斷、麵如金紙的模樣,已是雲泥之彆。

她的腳步虛浮無力,幾乎大半個身子都倚靠在侍女臂上,每挪一步都需停頓片刻,細細喘息。

然而,她的脊背卻試著挺直,不再那般佝僂蜷縮。

溫暖的陽光灑在她身上,她微微眯起眼,仰起臉,感受著那久違的、幾乎帶著輕微刺痛的暖意透過皮膚,一點點驅散積壓在心肺間的陰寒。

“娘娘,您慢些。”左側的侍女小聲提醒,聲音裡滿是謹慎的歡喜。

馬皇後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聲音雖微弱,卻異常清晰平穩,再無那撕心裂肺的咳嗽間隙:“無妨。這日頭真好,曬得人骨頭縫裡都暖洋洋的”

她目光緩緩掃過院中景象,在那開得最盛的一叢粉芍藥上停留片刻,唇角極輕微地向上彎了一下:“今年的花兒,倒比往年精神些。難為你們照料得好。”

“是娘娘洪福,花也沾了您的福氣呢!”右側的侍女忙笑著接話。

馬皇後微微搖頭,氣息仍有些短促,語調卻溫和:“什麼洪福,是它們自己爭氣。人也樣。”她歇了歇,又慢慢道,“總得爭一口氣,才能見到,下一個春天。”

她不再說話,隻是任由侍女攙著,極慢極慢地在陽光下走著,貪婪地呼吸著帶著泥土和花香的新鮮空氣,那是一種重生般的渴求。

陽光勾勒出她側臉柔和的線條,雖虛弱至極,卻有一種曆經劫波後的平靜與堅韌在悄然瀰漫。

偶爾有微風拂過,帶來紫藤葉片的沙沙輕響。馬皇後停下腳步,側耳聽著,目光越過宮牆,望向更遠方的碧藍天空,不知在想些什麼,或許是想到了那正在為她憂心的丈夫和兒子,也或許,隻是單純地感受著這失而複得的、活著的美好。

馬皇後在侍女的攙扶下,於一方鋪了軟墊的石凳上緩緩坐下。陽光透過海棠葉的縫隙,在她淡白的臉上投下細碎的光斑。她微微喘勻了氣息,目光望著院中那株開得最盛的芍藥,似是忽然想起什麼,輕聲問道:

“前幾日,恍惚聽你們嘀咕,說陛下和太子,在緊著商議,雄英那孩子的冊封大典?”她的聲音依舊氣弱,但字句清晰,帶著祖母特有的關切。

攙扶她的貼身侍女聞言,臉上立刻綻開笑容,連忙躬身回話,語氣裡滿是與有榮焉的喜悅:

“回娘孃的話,千真萬確!陛下和太子爺這些日子就在乾清宮議著呢,聽說鹵簿、冕服、謁廟的儀注都定得差不多了,排場極大,陛下親口說要按天子的規格來,可見對長孫殿下疼到心坎裡去了!”

馬皇後靜靜地聽著,枯瘦的手指無意識地攏了攏披風的邊緣。她那因病痛而時常顯得有些渙散的眼神,此刻慢慢凝聚起來,深處彷彿有微光亮起,一種欣慰與感慨交織的情緒在那雙閱儘世事的眼中緩緩流淌。

“好啊,真好。”她低聲喃喃,像是自言自語,“那孩子仁厚聰慧,是塊扛鼎的料,他爹也能輕鬆些。”她歇了片刻,似乎在積蓄力氣,然後極輕地、卻帶著一絲明顯期盼地說道:

“我這身子,如今竟也能下地走動了,咳得也輕了。”她抬眼看向蔚藍的天空,語氣裡有一種連自己都似乎不太敢確信的、小心翼翼的希冀,“若是,若是老天爺再憐惜些,讓我這把老骨頭,再多撐些時日,或許,或許還能趕上親眼看著咱們的雄英,穿上那皇太孫的冕服,受百官朝拜。”

她說得極慢,字字清晰,彷彿每吐出一個字,都在心中描摹一番那可能出現的盛大場景。

那不僅是國本已定的欣慰,更是一位祖母渴望見證孫兒人生最重要時刻的樸素心願。

侍女聽得心頭髮熱,又恐娘娘過於勞神,連忙笑著寬慰道:

“娘娘福澤深厚,定能康複如初!到時您不僅能看到冊封大典,還能看著皇太孫殿下娶妻生子呢!您且好好將養,日子長著呢!”

馬皇後聞言,唇角那抹極淡的笑意加深了些,卻未再說話,隻是微微點了點頭,重新將目光投向那一片灼灼盛放的芍藥,目光悠遠而寧靜。

不多時。

坤寧宮後院那片刻的寧靜被一陣急促而雜亂的腳步聲打破。

朱元璋幾乎是第一個衝進來的,龍袍的衣襟甚至因走得太急而有些微散亂,他身後是同樣步履匆匆、麵帶急切的朱標。一眾宦官宮女遠遠跟在後麵,大氣不敢出。

朱元璋一踏入後院,目光就如鷹隼般瞬間鎖定了那個坐在石凳上,沐浴在陽光下的瘦弱身影。他的腳步猛地頓住,彷彿怕驚擾了什麼,就那樣站在院門口,胸膛因急促的呼吸而微微起伏,一雙銳利如刀的眼睛死死地盯著馬皇後,從上到下,仔細地打量著。

馬皇後聽到動靜,微微側過頭來,看到是他們,蒼白的臉上緩緩綻開一個極淡卻無比真實的笑容,輕聲道:

“重八,標兒,你們來了。”

這一聲重八,彷彿一下子戳破了朱元璋強撐著的鎮定。他

猛地吸了一口氣,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去,腳步踩在石徑上咚咚作響。

他來到馬皇後麵前,竟一時有些無措,想伸手去碰觸她,又似乎怕碰碎了這失而複得的珍寶,那隻慣於執掌乾坤、揮斥方遒的手在空中停頓了一下,最終隻是輕輕、極其小心地落在了馬皇後瘦削的肩頭,力道輕得彷彿在撫摸一片羽毛。

“秀英,你,你真能下地走了?”朱元璋的聲音是前所未有的沙啞,帶著一種難以置信的、小心翼翼的狂喜,甚至微微發顫,“咱,咱聽他們說,還以為”他哽了一下,後麵的話冇說出來,隻是那雙看慣了屍山血海都未曾動搖的眼睛,此刻竟微微泛起了紅暈。

朱標緊隨其後,看到母親真的安然坐在陽光下,氣息平穩,不似往日病榻纏綿的模樣,他再也忍不住,撲通一聲就跪倒在馬皇後膝前,雙手輕輕握住母親冰涼的手,未語淚先流:

“娘!娘!您真的大好了!蒼天庇佑!蒼天庇佑啊!”

他聲音哽咽,幾乎泣不成聲,將這些時日的擔憂、恐懼都宣泄了出來。

馬皇後用另一隻未被握住的手,極其緩慢地抬起,輕輕拍了拍朱元璋仍放在她肩頭的手背,又低下頭,看著跪在麵前的兒子,柔聲道:

“看看你們爺倆,我這不是好多了麼,快起來,標兒,地上涼。”

朱元璋反手緊緊握住老妻的手,感受著那雖然冰涼卻確實存在的觸感,連聲道:“好!好!太好了!咱心裡這塊大石頭,總算,總算能落下一點了!”他仔細端詳著她的氣色,“太醫呢?太醫怎麼說?還得仔細調養,不能大意!想吃什麼?用什麼?儘管說!咱把全天下的好東西都給你找來!”

馬皇後微微搖頭,語氣依舊溫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哪就那麼嬌貴了,就是曬曬太陽,覺得通體舒泰了些。”

她目光轉向朱元璋,帶著一絲詢問,“我方纔聽她們說,你們在忙雄英冊封皇太孫的大事?”

朱元璋立刻點頭,語氣興奮起來:

“對!正在議!儀注、鹵簿、冕服都定得差不多了!咱要給咱孫兒辦得風風光光,比當年標兒冊太子時還隆重!”他像是急於分享喜悅的孩子,“妹子,你趕緊好起來,到時候,咱和你一起,坐在奉天殿上,受咱們孫兒和百官朝拜!那才叫圓滿!”

朱標也抹了眼淚,起身站在一旁,紅著眼圈笑道:“娘,您定要快些好起來。雄英最是孝順,若能在冊封大典上看到您鳳體安康,不知該有多高興。”

馬皇後聽著,眼中那份希冀的光芒又亮了幾分,她輕輕頷首,聲音雖弱卻堅定:

“好,那我更得爭氣些,好好喝藥,好好吃飯,怎麼也得撐到那日,親眼看著咱們的雄英成器。”

隨即,馬皇後忽然想起來一件事情。

肺癆。

她聲音極輕地重複了一遍這兩個字,彷彿這兩個字本身仍帶著令人恐懼的重量,“自古以來,這便是閻王爺的帖子,多少杏林聖手都束手無策。”她輕輕歎了口氣,那歎息裡飽含著對過往無數絕望的認知。

她抬起眼,目光裡充滿了難以置信與一種近乎敬畏的困惑,望向朱元璋:

“重八,你之前說是雄英那孩子拿來的藥方和藥材,這,這真是真的?他一個孩子從何處得來這等近乎仙術的法子?”並非她不信任孫子,而是這事實在太過顛覆常理,超乎想象。

一個深宮之中長大的皇孫,如何能掌握連曆代名醫都攻克不了的絕症良方?

朱元璋見老妻這般反應,非但不惱,反而更加激動,他緊緊握著她的手,彷彿要通過這種方式讓她感受到自己的確信無疑。

他用力地點頭,斬釘截鐵,每一個字都像是砸在石板上一樣堅實:

“是!千真萬確!就是咱的乖孫!妹子,起初咱也不信,心裡直犯嘀咕,怕孩子被人矇騙,用了虎狼之藥反而害了你!”

他語速很快,帶著一種急於分享奇蹟的迫切,“可那小子,跪在咱麵前,說得頭頭是道,哪味藥管什麼,如何煎服,注意事項,清清楚楚!那眼神,亮得嚇人,透著股咱從冇見過的篤定和和神通!”

他頓了頓,聲音因情緒激動而再次微微發顫:“咱當時也是提著心、吊著膽讓他試的!可現在看看!看看你啊秀英!你能坐在這兒,能跟咱說話,咳疾止了,氣色也回來了!這就是鐵證!由不得咱不信!這就是咱孫子弄出來的!是雄英救了你的命!”

朱元璋說著,臉上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驕傲和一種彷彿窺見某種天機的震撼:

“這孩子,怕是真有我們老朱家列祖列宗保佑,得了什麼大造化!這藥,就是他從,從那些咱也弄不明白的途徑得來的,但真真切切,救回了你!”

馬皇後靜靜地聽著,目光從朱元璋激動不已的臉上,緩緩移向遠處明媚的陽光,彷彿在消化這驚天動地的事實。

良久,她極其緩慢地點了點頭,一直緊繃的肩膀微微鬆弛下來,一種巨大的、塵埃落定般的慶幸和感激在她眼中瀰漫開來。

“原來真是雄英。”她喃喃自語,聲音裡充滿了無儘的憐愛和後怕,

“這孩子竟有這般天大的本事和孝心,真是難為他了。”她再次看向朱元璋,眼中已滿是確信與柔和的光,“重八,咱們的孫兒,是咱家的福星,是大明的祥瑞啊。”

朱元璋連連點頭。

朱標,真的是給他生了個好兒子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