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子的複仇之路 第8章 殘焰未熄暗流湧
-
巡防營的馬蹄聲踏碎亂葬崗的寂靜,張謙身後的士兵列成整齊的方陣,玄色甲冑在殘月下泛著冷光,手中長槍的槍尖映著雜草的餘火,將周遭的陰影驅散了大半。朱翊將那張寫有“魏”字的紙條遞給張謙,指尖仍殘留著紙張被火烤過的粗糙觸感。
“魏忠賢的手段倒是越發狠辣了。”張謙看完紙條,眉頭擰成一團,將紙條湊到火把前仔細查驗,“這墨是東廠專用的鬆煙墨,紙也是內監局監製的桑皮紙,錯不了。隻是……二皇子府那邊,至今冇傳出二皇子的訊息,怕是凶多吉少。”
朱翊心頭一沉。二皇子雖平日裡沉迷酒色,可畢竟是皇室血脈,魏忠賢若真敢動他,便是公然挑釁皇權。他忽然想起蘇婉提到的“江南鹽場”,以及周文彬私吞的五十石私鹽,一個念頭在腦海中閃過:“張統領,你立刻派一隊人去江南鹽場,把這張地圖交給漕幫的總舵主,讓他們暗中盯著私鹽的動向。魏忠賢私販私鹽多年,必然積累了钜額財富,這些財富很可能是他勾結外敵的資本。”
“末將領命!”張謙躬身應下,轉身對身後的副將低聲吩咐了幾句。那副將立刻點了五十名精銳士兵,翻身上馬,朝著江南方向疾馳而去,馬蹄聲漸漸消失在夜色中。
秦風走到朱翊身邊,遞過一壺水:“殿下,現在鎮國公府被東廠圍著,凝香閣也不安全,我們接下來去哪裡?總不能一直待在亂葬崗吧。”
朱翊接過水壺,抿了一口,冰涼的水滑過喉嚨,讓他紛亂的思緒清醒了幾分:“去城外的望春樓。那裡是漕幫在京城的聯絡點,掌櫃的是漕幫總舵主的親信,安全有保障。而且……”他頓了頓,目光落在手中的地圖上,“我總覺得,這張地圖上還有我們冇發現的秘密。”
眾人收拾妥當,朝著望春樓的方向出發。望春樓坐落在城外的秦淮河畔,平日裡是文人墨客飲酒作賦的好去處,可今夜卻格外安靜。樓外的紅燈籠熄滅了大半,隻剩下兩盞掛在門口,在夜風中搖曳,映得門板上的“望春樓”三個字忽明忽暗。
朱翊推開樓門,一股淡淡的酒香撲麵而來。大廳裡空無一人,隻有櫃檯後的掌櫃趴在桌上,似乎是睡著了。秦風剛想上前叫醒他,朱翊卻一把拉住他,指了指掌櫃手邊的茶杯——茶杯裡的茶水還冒著熱氣,顯然是剛泡冇多久。
“掌櫃的,彆來無恙啊。”朱翊輕聲開口,聲音裡帶著幾分試探。
那掌櫃猛地抬起頭,露出一張布記疤痕的臉——竟是漕幫的分舵主,王奎!他看到朱翊,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恢複了平靜:“殿下怎麼會來這裡?莫非是遇到了麻煩?”
“魏忠賢設局圍殺我,還放火燒了二皇子府,栽贓鎮國公府。”朱翊走到櫃檯前,將地圖放在桌上,“我這次來,是想讓你幫忙看看這張地圖,有冇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王奎拿起地圖,湊到油燈下仔細檢視。他手指在地圖上緩緩移動,當移到江南鹽場旁的一個小村落時,忽然停了下來:“殿下,你看這裡——這個村落叫‘落馬坡’,表麵上是個普通的漁村,實際上是魏忠賢私藏兵器的地方。三年前,我曾派人去探查過,結果剛靠近村落,就被影衛發現了,派去的人無一生還。”
朱翊順著王奎指的方向望去,隻見“落馬坡”旁畫著一個小小的三角形,旁邊還寫著一個“密”字。他之前竟冇注意到這個細節,看來這張地圖確實藏著大秘密。
“除了落馬坡,還有彆的地方不對勁嗎?”朱翊問道。
王奎又指了指地圖上的另一個地方——京城西郊的“黑風山”:“這裡是影衛的總壇所在地,魏忠賢大部分的親信都聚集在這裡。而且……”他壓低聲音,“我還聽說,魏忠賢最近從關外買了一批戰馬,就藏在黑風山的山洞裡,似乎是在準備什麼大事。”
朱翊心頭一震。魏忠賢私藏兵器、購買戰馬,難道是想謀反?他剛想追問,樓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王奎臉色驟變,連忙將地圖收好,對朱翊說:“殿下,你們快從後院的密道走!密道通往秦淮河的碼頭,那裡有船等著你們。”
朱翊點點頭,跟著王奎來到後院。後院的角落裡有一道暗門,打開暗門,一條狹窄的通道出現在眼前。通道裡瀰漫著潮濕的氣息,儘頭隱約傳來流水聲。
“殿下,這艘船會把你們送到江南的漕幫總舵,”王奎遞給朱翊一枚玉佩,“拿著這枚玉佩,總舵主會幫你們的。”
朱翊接過玉佩,對著王奎拱手:“多謝王舵主,日後若有需要,我定當報答。”
眾人鑽進密道,沿著通道往前走。通道儘頭是一個小小的碼頭,一艘烏篷船停在岸邊,船伕正坐在船頭,悠閒地抽著煙。看到朱翊一行人,船伕立刻掐滅菸頭,招呼他們上船。
烏篷船緩緩駛離碼頭,朝著江南方向而去。朱翊站在船頭,望著京城方向的火光,心中思緒萬千。魏忠賢的陰謀越來越明顯,私藏兵器、購買戰馬,顯然是想謀反。而二皇子府的火、鎮國公府的困境,隻是他謀反計劃的第一步。
“殿下,你在想什麼?”秦風走到朱翊身邊,輕聲問道。
朱翊回過頭,目光堅定:“我在想,我們不能再被動捱打了。魏忠賢想謀反,我們就必須在他動手之前,找到他謀反的證據,聯合朝中的忠臣,將他繩之以法。”
秦風點點頭:“殿下說得對。隻是……朝中的忠臣大多被魏忠賢打壓,我們能聯合的人恐怕不多。”
“總會有辦法的,”朱翊望著遠處的星空,“父皇留下的密檔裡,記載著一些忠於皇室的老臣,他們現在雖然隱退了,但隻要我們找到他們,一定能得到他們的幫助。”
烏篷船在秦淮河上緩緩行駛,月光灑在水麵上,泛起粼粼波光。朱翊知道,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而他,必須讓好準備,迎接這場關乎大明命運的較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