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開局氣瘋朱元璋,死不登基 > 第166章 叩……叩闕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開局氣瘋朱元璋,死不登基 第166章 叩……叩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第一百六十六章:叩……叩闕!!

這些文官到來的目的很簡單。

為了讓朱棡放人。

中書省右司屬下中書省郎中吳琳道:“晉王殿下,這些士子如今關押一日有餘,該是釋放了。”

朱棡微微一笑,點頭道:“可以,畢竟孤也沒打算關押他們多久。”

“諸位大人不要怪孤,錦衣衛也隻是例行公事!”

說完,朱棡在一眾文官有些意外的眼神之中,隨手寫了個條子,蓋上錦衣衛指揮使的印章。

還親自走下來交到吳琳的手中,笑道:“都是誤會,還望郎中大人不要見怪纔是。”

吳琳頓時有了一種飄飄欲仙感,收下條子,撫須直笑道:“不敢不敢,晉王殿下深明大義,下官慚愧。”

一番寒暄,吳琳也帶著幾個文官去了昭獄接人。

……

第二日早朝結束之後,朝廷重新發了此次春闈的榜單。

而這一次,榜單上多了楊倉幾人的名字。

眾多士子紛紛錯愕的同時暗歎權勢的強大。

但是很多人,居然都選擇了忍氣吞聲。

原因無他,因為雖然榜單上多了楊倉幾人的名字,可對於考舉最終的結果來說,相差不大!

隻是,江西撫州人,這一次可以說是全軍覆沒。

在午門旁邊的一層三樓小樓上,一桌宴席正在進行。

而坐在此地的,是一群模樣十分凶橫的武人。

“奶奶的,這種鬼事都能辦的出來。”

桌子上,宋國公馮勝不屑的罵了一句,隨後喝下一口酒。

旁邊,武定侯郭英嘿嘿一笑:“這些個遭瘟書生是把咱皇爺當成沒爪的老虎了!”

傅友德也淡笑著,嘴裡嚼著胡豆,樂道:“沒經曆過皇爺的刀,不知道疼!以為咱們淮西人就這麼倒下去了。”

“哼哼,咱是懶得跟他們這些狗日的爭!”

從文官得勢以來,淮西人就一直保持冷眼旁觀的態度。

他們跟了朱元璋很多年,知道老朱的脾氣,怎麼可能是好脾氣的人!

這兩個月,文官們上躥下跳,對著淮西集團是猛追猛打,朝堂上彈劾不斷,私底下也是不斷的詆毀。

都說小人得誌,一個派係的勝利,就是看誰簡在帝心。

文官自以為淮西人失了聖恩,便百般詆毀。

其中,又以浙東群體最為跳攢。

這兩個月,在朝為官的浙東士子可謂是門庭若市,往來無白丁!各地送的謝師禮,潤筆費,數目驚人。

但朝廷又不能以這種名義處置他們,因為潤筆費和謝師禮古來有之,沒辦法以此為罪名。

如今想要處置……或者說,清洗,還需要一個導火索。

……

還是那間小院子裡。

被放出來的江西士子們已經在無聲的收拾行李。

這一次,江西撫州人全軍覆沒,無一人上榜!

或許看似是吳伯宗衝動導致的,但是也沒人過多追究吳伯宗的過失,因為就目前來看,這所謂的科舉,滿是雞鳴狗盜!

就連齊文也歎道:“罷了,我還是回撫州教書吧,三年後也不考了,沒那個精力了。”

這時,齊文轉頭看了看院子裡的人。

“咦,剛剛伯宗不是坐在那,人呢?”

……

這一天,京城的天陰晴不定,這座古老的城池上空,似乎一直縈繞著雷雲。滾滾雷雲之中,可見電龍在雲霧之中翻騰,似乎在尋找著響徹天地的一刹那。

承天門,站崗的殿前侍衛親軍指揮使鄧銘,正瞪著大眼珠子一絲不苟的看著承天門外的廣場。

街道上,百姓慌忙趕回家中收拾在外晾曬的衣物和乾貨。

長安街禦道,變得沒有行人。

而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從街道的遠處,有一人緩緩朝著承天門走來。

此人步履蹣跚,但步伐卻很是堅定。

而不多時,禦道上又多出一個人。

此人依舊還是步伐稍顯緩慢。

“吳賢弟……你這是……。”

“郭兄!”

這兩人,在禦道上相遇。

兩人眼中,都看著彼此。

一種從心頭迸發出情感,讓兩人突然露齒大笑起來。

轟隆隆……。

雷龍奔騰,攜雷霆之勢在天穹之中盤旋,它似乎察覺到了下方的禦道上,有人在笑。

笑的狷狂,笑的豪邁。

吳伯宗,郭翀。

兩人竟是不約而同的,到了這禦街之上!

而這一刻,兩人都明白對方要做什麼!

“以七尺之軀,撼天地之黑暗,郭兄,我佩服你!”吳伯宗伸手,摟著郭翀的肩膀,兩人連攜而行。

郭翀大笑:“你我自黎明而來,以微末光明嘗試撕破黑暗,若能做到,你我無愧於內心,無愧於同袍!”

“我可貴的,是在這條叩闕的路上,有吳兄這般知心好友!”

叩闕。

明初朱元璋為了讓百姓的冤屈得到聲張,於承天門外設立登聞鼓!此鼓當年是朱元璋軍中戰鼓,名為‘闕’,跟隨朱元璋征戰四方。立國之後,朱元璋將此戰鼓立於承天門!

立闕時聖諭昭告天下,凡百姓之中有冤屈者,地方衙門不能妥善辦理,可叩闕奏報皇帝。

而這條叩闕路,絕對不是一條好走的路。

剛剛踏上叩闕的路,鄧銘便一抬手,四個手持軍仗的將士出現在登聞鼓兩側。

吳伯宗和郭翀兩人目光平視,麵色之中的淡然讓人吃驚。

鄧銘就宛如鎮守南天門的神將一般,麵色冰冷,麵板古銅,開口道:“何人叩闕?”

吳伯宗哈哈一笑:“吳伯宗,江西撫州人!”

郭翀也咧嘴道:“郭翀!山西壺關人!”

說完,兩人互相攙扶其肩膀,義無反顧的踏上了一條叩闕之路。

吳伯宗獰笑一聲。

晉王殿下,血咱流了,事……,得辦啊!

……

“吳伯宗叩闕了!還有郭翀,被禁軍打的吐血了。”

“叩闕?他要做什麼?他膽子這麼大?”

“天啊,這是要鬨上天不成?”

“登聞鼓建國以來無人敲響,上登聞台需受一百軍仗,是個人都要打成肉醬!”

“這不是打不打的事,這是打浙東氏族的臉,打陛下的臉啊!”

在京士子,多數都聽聞此事。

兩人叩闕的事情,一下子引來無數人的關注。

雷雨,還是落下來了。

嘩啦啦的暴雨宛如天上潑下來的一般!

而在登聞鼓下,有兩人已經趴在長凳上,宛如死去。

雨點落下,猩紅的血從長凳上不斷滴落,沿著地上青石板的縫隙,將方圓一丈,染成了深紅色。

一百仗……!

鄧銘如悶雷般的聲音在雨中響起。

“爾等,可還要叩闕?”

趴在長凳上的兩人緩緩抬頭,雨水無情的滴落在兩人的臉上,頭發早已濕透,麵色慘白之下,宛如行屍走肉,沒有半點血光。

“叩……叩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