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 第17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第17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朱棣率領大軍進入濟南城時,街道兩側的百姓雖仍有怯意,卻已不再如初見燕軍時那般驚慌,偶有膽大者會偷偷抬眼,打量這位身著玄甲、氣勢威嚴的燕王。

他剛行至濟南府衙門前,便見陸準從府內快步迎出,陸準身著青色長衫,手中依舊握著那枚江南織造局的玉佩,神色比往日多了幾分凝重。

“王爺,臣有要事稟報,關乎後續行軍大計,需單獨向您進言。”陸準走到朱棣身側,壓低聲音說道,目光掃過周圍的將領,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急切。

朱棣會意,揮手讓朱高煦、朱能等人先去安撫降兵、清點糧草,自己則帶著陸準走進府衙內堂,待親兵關上房門,纔開口問道:“陸準,你向來沉穩,今日這般模樣,可是發現了什麼不妥?”

陸準走到案前,從懷中取出一張摺疊整齊的信紙,緩緩展開後遞向朱棣:“王爺,這是臣派往南京的探子傳回的密報,您先過目。”

朱棣接過信紙,目光快速掃過,眉頭漸漸皺起,信紙上麵清晰寫著:建文帝已下令調遣江浙一帶的五萬水師,沿運河北上,同時命蘇州、杭州兩地官府緊急征調民夫,加固徐州至南京的防禦工事。

“建文帝這是想依托運河天險,與我軍長期對峙?”朱棣將信紙放在案上,指尖輕輕敲擊桌麵,發出沉悶的聲響,語氣中帶著幾分思索。

陸準點頭,語氣鄭重:“正是如此。王爺,如今我們雖拿下濟南,平定山東,但大軍連續作戰數月,士兵早已疲憊不堪,糧草儲備也僅夠支撐一月有餘。”

他頓了頓,走到窗邊,望著窗外漸暗的天色,繼續說道:“江浙水師常年在運河操練,熟悉水戰,而我軍多為騎兵、步兵,對水戰毫無經驗。若此時貿然南下,一旦在運河沿岸遭遇水師,恐怕會陷入被動。”

朱棣走到陸準身旁,順著他的目光望向遠方,心中也開始權衡利弊。他深知陸準的謀略,此前北平之戰、德州之戰,陸準的獻策都起到了關鍵作用,此次必然也經過了深思熟慮。

“你是說,我們暫且不能南下?”朱棣轉頭看向陸準,語氣中帶著一絲詢問,他本以為拿下濟南後,可一鼓作氣直搗南京,卻冇想到建文帝竟還有後手。

“正是。”陸準轉過身,目光堅定地看著朱棣,“臣建議,暫緩南下計劃,先在濟南、德州兩地休整大軍,同時做好三件事,為後續南下奠定基礎。”

朱棣示意他繼續說下去,自己則走到案前坐下,拿起茶杯抿了一口,靜靜聆聽。

“第一件事,整頓軍紀,安撫百姓。”陸準走到案前,條理清晰地說道,“我軍雖紀律嚴明,但仍有個彆士兵在攻城時搶掠百姓財物,此事若不妥善處理,會失了民心。可派專人巡查濟南、德州兩地,凡有違紀者,從嚴懲處,同時開倉放糧,救濟貧苦百姓,讓百姓真正認可王爺。”

朱棣點頭,民心向背確實至關重要,此前攻打濟南時,正是因為鐵鉉深得民心,才讓攻城之戰如此艱難,他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第二件事,訓練水軍,應對運河防線。”陸準繼續說道,“可從降兵中挑選曾在水師服役過的士兵,讓他們擔任教官,在濟南附近的湖泊中訓練一支小型水軍,熟悉水戰技巧。同時派探子密切關注江浙水師的動向,瞭解他們的作戰方式、船隻數量,做到知己知彼。”

“至於第三件事,便是聯絡藩王,孤立建文帝。”陸準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建文帝登基後,大肆削藩,諸多藩王對他早已不滿。可暗中派人聯絡駐守開封的周王、駐守武昌的楚王,向他們闡明利害,若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援,不僅能壯大我軍勢力,還能從側麵牽製朝廷兵力。”

朱棣聽完陸準的計策,手指在案上輕輕敲擊,心中的疑慮漸漸消散。他不得不承認,陸準的計策考慮周全,既解決了當前大軍疲憊、糧草不足的問題,又為後續南下做好了準備,遠比貿然進軍更為穩妥。

“你說得有理,是本王太過心急了。”朱棣站起身,走到陸準麵前,語氣中帶著幾分讚許,“就按你說的辦,明日便召集眾將,宣佈暫緩南下的決定,同時安排人手落實這三件事。”

陸準躬身行禮:“王爺英明,隻要我們按計劃行事,待時機成熟,再南下攻打南京,必定能一舉成功。”

次日清晨,朱棣在濟南府衙召集眾將議事,當他宣佈暫緩南下、在濟南和德州休整的決定時,帳內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朱高煦更是直接站起身,臉上滿是不解。

“父王,如今我軍士氣正盛,拿下南京指日可待,為何要暫緩南下?”朱高煦的聲音帶著幾分急切,他本以為能趁熱打鐵,早日攻克南京,立下不世之功。

朱棣示意朱高煦坐下,目光掃過眾將,沉聲道:“諸位有所不知,建文帝已調遣江浙水師沿運河北上,同時加固徐州至南京的防禦工事。我軍多為騎兵、步兵,不擅水戰,若此時南下,必會陷入險境。”

他將陸準帶來的密報遞給眾將傳閱,繼續說道:“陸準已為我軍製定了後續計劃,先整頓軍紀、安撫百姓,再訓練水軍、聯絡藩王,待準備充分後,再南下不遲。”

眾將看完密報,臉上的不解漸漸轉為認同,朱能站起身抱拳道:“王爺深謀遠慮,陸準先生的計策更是周全,末將讚同暫緩南下,按計劃行事。”

其他將領也紛紛附和,朱高煦雖仍有不甘,但也知道朱棣的決定是為了大局,便不再多言。

會後,朱棣立即安排人手落實各項事宜。他命朱能負責整頓軍紀,巡查濟南、德州兩地,凡有違紀士兵,一律嚴懲不貸;又命平安挑選降兵中的水師舊部,在濟南城外的大明湖畔訓練水軍,同時撥付糧草,確保訓練順利進行。

陸準則親自負責聯絡藩王之事,他挑選了幾名能言善辯、行事謹慎的親信,分彆前往開封和武昌,麵見周王和楚王,向他們闡明建文帝削藩的危害以及朱棣靖難的決心,希望能爭取到他們的支援。

在安撫百姓方麵,朱棣下令打開濟南、德州兩地的糧倉,向貧苦百姓發放糧食,同時減免兩地半年的賦稅。訊息傳開後,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對朱棣的好感日漸增加,不少百姓甚至主動報名參軍,希望能為燕軍效力。

日子一天天過去,濟南、德州兩地的局勢漸漸穩定下來,燕軍士兵經過休整,士氣更加高昂,平安訓練的水軍也漸漸掌握了基本的水戰技巧,能夠在湖泊中進行簡單的戰術演練。

這日,陸準正在府衙內整理聯絡藩王的書信,一名親兵突然匆匆走進來,手中拿著一封書信,臉上滿是喜色:“先生,周王和楚王回信了!”

陸準急忙接過書信,快速閱讀起來,嘴角漸漸露出笑容。周王在信中表示,願意支援朱棣靖難,若燕軍南下,可從開封出兵,牽製朝廷兵力;楚王雖未明確表示支援,但也承諾不會協助建文帝,保持中立。

陸準拿著書信,快步走向朱棣的書房,此時朱棣正在檢視水軍訓練的奏報,見陸準進來,便放下奏報問道:“可是聯絡藩王之事有了結果?”

“王爺,好事!”陸準將書信遞給朱棣,“周王已明確表示支援我們,楚王也承諾保持中立,不再協助建文帝。”

朱棣接過書信,看完後心中大喜,他站起身,在書房內來回踱步,語氣中帶著幾分激動:“好!有了周王的支援,我們南下時便少了一份顧慮,建文帝也會陷入兩麵受敵的境地!”

他走到陸準麵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陸準,此次聯絡藩王之事,你立了大功,待攻克南京後,本王必定重賞!”

陸準躬身行禮:“王爺過獎了,這都是臣分內之事。如今萬事俱備,隻待水軍訓練成熟,糧草儲備充足,我們便可南下攻打南京。”

朱棣點頭,目光望向窗外,心中充滿了期待。他知道,隻要按計劃行事,用不了多久,他便能攻克南京,結束這場靖難之役,開創一個屬於自己的新時代。

與此同時,南京城內的建文帝得知朱棣在濟南、德州休整,並未繼續南下,心中滿是疑惑。他召集大臣議事,詢問朱棣的意圖,大臣們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認為朱棣是因為糧草不足、士兵疲憊,才被迫休整;有的則認為朱棣是在暗中謀劃,準備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

建文帝心中焦躁不安,他深知自己的皇位早已岌岌可危,若不能儘快擊敗朱棣,後果不堪設想。他下令催促江浙水師加快北上速度,同時命徐州守軍加強防禦,嚴防燕軍突然南下。

然而,建文帝的這些舉措,都被燕軍的探子一一傳回濟南。朱棣得知後,與陸準商議道:“建文帝已察覺到我們的意圖,催促水師北上,我們需加快水軍訓練速度,同時做好應對水師的準備。”

陸準點頭:“王爺放心,平安已向臣稟報,水軍再過一月便可訓練成熟,屆時我們便可沿運河南下,與江浙水師一決高下。”

朱棣頷首,心中已有了計較。他知道,一場決定大明江山歸屬的大戰,即將在運河之上拉開帷幕,而他,早已做好了準備。

接下來的一個月裡,燕軍的水軍訓練進入了最後的衝刺階段,平安每天都親自在大明湖畔督訓,士兵們的水戰技巧日漸嫻熟,能夠熟練地操控船隻、使用水戰武器。

同時,朱棣也命人籌集了足夠的糧草,確保大軍南下時不會出現糧草短缺的問題。

一月後,平安向朱棣稟報,水軍已訓練成熟,可隨時投入戰鬥。

朱棣立即召集眾將,在濟南府衙內召開軍事會議,宣佈南下計劃。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