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我一個獸醫給王妃接生? 第41章
-
除夕夜的酒意還未散儘,王府外忽然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朱文奎放下酒杯,眉頭微不可察地蹙起——這時候的急報,多半不是尋常事。
侍從匆匆推門而入,雙手捧著染了霜氣的密函,聲音帶著幾分急促:“殿下,京城八百裡加急,是陛下親批的旨意!”
朱文奎接過密函,指尖觸到封蠟的涼意,拆開時紙張簌簌作響。
陸準則湊在一旁,目光迅速掃過字跡,兩人臉色同時沉了下來——朱棣決意開春後征伐漠北,令各地藩王籌備糧草,其中荊州需上繳十萬石粟米,限一個月內集齊,由兵部專員前來押運。
“十萬石”
朱文奎捏著信紙的指節泛白,荊州剛經曆旱災,雖秋收豐收,可百姓家中存糧本就不算充裕,這數額幾乎要掏空大半府庫,稍有不慎便會動搖民心。
陸準沉默片刻,先一步開口:“殿下,此事急不得,若強行從府庫調撥,或是向百姓攤派,去年好不容易穩住的局麵恐會反噬,臣請命親自去各鄉覈查存糧,務必在不擾民生的前提下湊齊糧草。”
朱文奎抬頭看向陸準,眼中滿是信任:“太傅行事穩妥,此事便交予你,切記不可讓百姓受委屈,若有難處,隨時回府商議,哪怕向京城遞折請緩,也不能逼得百姓餓肚子。”
次日天還未亮,陸準便帶著兩名隨從出發,冇有乘坐王府的馬車,隻騎了匹尋常的棗紅馬。
一路往荊州南部的鄉鎮去——那裡是去年開墾的鹽堿地,百姓們對新糧的珍視程度,比老農戶更甚。
第一站到了臨沮河畔的張家莊,去年這裡是開墾荒地最積極的村子,如今田埂上還留著秋收時的麥茬。
陸準剛進村口,就見幾個婦人蹲在河邊捶洗衣物,說說笑笑間滿是生機,可走近了卻發現,她們手裡的衣裳都打著補丁,布料也磨得發亮。
陸準冇有直接找裡正,而是繞到村後的一戶人家,院門關著,卻能聽到裡麵傳來孩子的咳嗽聲,他輕輕叩門,許久纔有人應聲,開門的是個麵色蠟黃的婦人,見是陌生人,眼神裡滿是警惕。
“大嫂莫怕,我是王府的幕僚,來看看大家的存糧情況。”陸準放緩語氣,亮出腰間的令牌,婦人這才鬆了些戒心,側身讓他進門。
院子裡很簡陋,隻有一間土坯房,牆角堆著幾捆乾枯的稻草,屋裡光線昏暗,一個約莫五六歲的孩子躺在床上,蓋著打了好幾層補丁的被子,咳嗽聲斷斷續續,床邊還放著一碗冇喝完的稀粥,裡麵幾乎看不到米粒。
“孩子這是怎麼了?”陸準走近床邊,伸手摸了摸孩子的額頭,滾燙得嚇人,婦人歎了口氣,眼圈泛紅:“前些天受了風寒,一直冇好利索,家裡就這點存糧,每天隻能喝稀粥,哪有銀子請郎中”
陸準心裡一沉,從懷裡掏出些碎銀遞過去:“先帶孩子去看郎中,這錢你拿著,就說是王府給的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