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四,帶咱一起修仙! 第13章 誰言武將不善言辭?
-
英國公張輔,在聽到“張輗調戲”、“四殿下”、“一掌斃於街頭”這幾個關鍵詞之後,隻覺眼前一黑,天旋地轉,一股血氣猛地湧上腦門。
“噗通”一聲,竟是直接從椅子上癱軟了下去,麵如金紙,渾身抖如篩糠!
朱棣的臉色,也在瞬間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
一股冰冷刺骨的殺意,自他那雙深邃的龍目之中,迸射而出!
竟敢有人光天化日之下,調戲他朱棣最最疼愛,也最最敬畏的老四?!
並且還是個男人!
簡直是罪該萬死!死有餘辜!
不知道他家老四是要娶妻生子繼承皇位的嗎!
他那冰冷的目光,如同兩柄出鞘的利劍,狠狠地刺向了癱倒在地,早已失了魂魄的英國公張輔!
就在朱棣即將開口,降下雷霆之怒的刹那!
異變陡生!
隻見那癱倒在地的英國公張輔,也不知從哪裡生出了一股力氣,竟是猛地一個翻身,手腳並用,連滾帶爬地跪伏到大殿中央,對著朱棣的方向,拚命地磕起頭來!
“砰!砰!砰!”
響亮的叩首之聲,在寂靜的偏殿之內,顯得格外刺耳!
“多謝陛下聖明!多謝明王殿下慈悲!!”
張輔一邊涕淚橫流,一邊聲嘶力竭地哭喊道。
“臣臣教弟無方,養出張輗那等目無王法,欺男霸女,敗壞門風的紈絝逆弟!今日今日他膽敢冒犯天威,觸怒明王殿下龍顏,實乃死有餘辜!死有餘辜啊!!”
“明王殿下此舉,實乃為我大明清除一害,為應天百姓剷除一霸!乃天大的功德!臣代應天百姓,叩謝明王殿下!!”
“臣自知罪孽深重,教弟無方,無顏再受陛下恩寵!臣願放棄此次北伐所有封賞,隻求隻求能為明王殿下略儘綿薄之力,以贖萬一之罪!”
“臣還帶張家上下,願為明王殿下門客,效犬馬之勞!但憑殿下驅使,萬死不辭!!”
張輔這一番操作,直接將殿內所有人都給看傻了!
這這還是那個平日裡穩重老成,不苟言笑,執掌大明百萬兵馬的英國公麼?!
這番話若是放在其他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皇子身上,那都是妥妥的謀逆大罪!
當著皇帝的麵,公然宣稱要投效另一位皇子,為其充當門客,這簡直就是將“我要造反”四個大字寫在了臉上啊!
這等行徑,不誅你九族,都算是當朝皇帝宅心仁厚,祖上積德了!
但是在這個時代,在這位四殿下朱高煌的麵前,似乎這一切竟然顯得如此的理所當然!
甚至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因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這位四殿下朱高煌,纔是當年太祖皇帝朱元璋,真正屬意的大明皇位繼承人!
而非那個後來被他們合力趕下台,至今下落不明的建文帝朱允炆!
這也是他們打進應天發現真遺詔才知道的。
甚至朱棣自己,也早就打定了主意,要將這萬裡江山,傳給這明王殿下。
他也不止一次在夢中,夢到自己的老四,率領著千軍萬馬,衝入皇宮,將他這個皇帝老子從龍椅之上趕下來!
他甚至還曾偷偷琢磨過,要不要到時候,自己提前準備好繩索,將自己“綁”在龍椅之上,也好配合老四,演一出退位的千古好戲!
隻要老四能順利登基,他朱棣便是立刻退位讓賢,像李淵當個太上皇,又有何妨?!
至於太子朱高熾,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那三個不成器的兒子,經過這些年的明爭暗鬥,相互傾軋,也算是被他朱棣“調教”得差不多了。
老大朱高熾,心思深沉,擅長權謀,正好可以輔佐老四處理朝政,協調各方。
老二朱高煦,勇武過人,在軍中頗有威望,正好可以為老四執掌兵權,震懾宵小。
老三朱高燧,陰險狡詐,手腕狠辣,正好可以為老四統領錦衣衛,監察天下!
如此一來,文有老大,武有老二,暗有老三,再加上老四那神鬼莫測的仙家手段,何愁大明不興?!
何愁天下不定?!
偏殿之內,在經曆了短暫的死寂與呆滯之後,其餘幾位同樣是人精一般的大明重臣,也猛然反應了過來!
一個個看向張輔的眼神,瞬間充滿了震驚、憤怒,以及深深的嫉妒!
彼之娘乎!這個張輔!這個濃眉大眼的傢夥!
平日裡看著老實巴交,隻知道領兵打仗,冇想到冇想到竟然如此的奸詐狡猾!
心思深沉到了這等地步!
他這哪裡是在請罪?!分明就是連吃帶拿,一本萬利啊!!
自家廢物弟弟死了,少了一個爭家產的,還反而藉機向四殿下表忠心,送投名狀!
這簡直就是將一場潑天大禍,硬生生地,給他扭轉成了一場天大的機遇啊!
說好聽點,是給四殿下當門客。
說難聽點,那就是給四殿下當狗!
可是!
給這位神仙一般的四殿下當狗,那也是天底下多少人求都求不來的榮幸啊!
一旦攀上了這棵參天大樹,日後他們張家,在這大明朝,豈不是可以橫著走了?!
彆說是尋常王公大臣,便是當今聖上朱棣,日後若是想要動他們張家,恐怕也得先掂量掂量,他那個寶貝四兒子,會不會因此而不高興吧?
這些老狐狸們,一個個氣得吹鬍子瞪眼,捶胸頓足!
如此絕佳的“死中求活,因禍得福”的機會,怎麼就讓張輔這個莽夫給搶了先?!
他們也紛紛在心中暗罵自家那些不成器的敗家子,怎麼就冇一個有張輗那等“眼力見”,能為家族“貢獻”一把,也去“調戲”一下四殿下呢?!
朱棣亦是有些詫異地看著地上那個磕頭如搗蒜,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英國公張輔。
他也冇想到,這個平日裡在他麵前,除了討論軍國大事之外,幾乎從不多言半句,看似忠厚老實的武將,竟然還有如此深沉的心機與不要臉的本事。
不過,他轉念一想,倒也釋然了。
這世道,本就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張輔能有這份急智與決斷,倒也不失為一個人才。
他沉吟片刻,臉上那股冰冷的殺意緩緩收斂,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緩緩開口,聲音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英國公,你教弟無方,張輗之死,乃是咎由自取,怨不得旁人,至於你張家是否能取得明王的諒解,那便要看你自己的誠意與手段了。”
“若是明王依舊不肯息怒”
朱棣的聲音微微一頓,眼中閃過一絲冷芒。
“那你張家這國公的爵位怕是要少一個了。”
張輔聞言,心中猛地一顫,卻也知道,這已是陛下能給出的最好結果了。
他連忙再次叩首,聲音嘶啞地說道:“臣叩謝陛下天恩!叩謝明王殿下慈悲!臣臣定當竭儘所能,彌補過失,以求殿下寬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