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偷聽講課,求我當國師 第42章
-第65章
功成身退
朱元璋是什麼人?那可是天下少有的梟雄,加之少年出身困頓,在外人眼裡或許是篤信天命,可在徐達、湯和這群人心中卻是比誰都清楚,朱元璋最相信的隻有他自已。
如今朱元璋竟對院子裡的人有如此評價,這讓徐達不禁生出各種猜想。
隻是當著朱元璋的麵,徐達也不好多問什麼,隻能答應一聲,不再言語。
次日,奉天門。
因為徐達歸的緣故,朝廷又多增加了一次朝會。
當百官聚集,朱元璋甚至直接省略了各種儀式,而是直接示意徐達提出北伐的建議。
君臣倆昨夜已有約定,此刻自然隻是走個過場。
看見徐達出列,眾人神情微變,朱元璋卻是笑嗬嗬的詢問。
“徐達,你站出來是要做什麼?難不成你還要參奏什麼人?”
徐達躬身說道:“陛下,如今我大軍大捷,正是乘勝追擊的好時候,還請您下令,即日起再度北伐!”
朱元璋聞言,妝模作樣地環視眾人,而後詢問。
“諸位怎麼看此事?”
一眾官員麵麵相覷,很快便有人忍不住站了出來。
楊憲朝著朱元璋說道:“陛下,大軍出征消耗甚大,我大明財力隻怕已經支撐不住。還請陛下三思!”
聽到楊憲開口,朱元璋微微皺眉,就連劉伯溫也暗暗叫苦。
猶豫片刻,劉伯溫趕忙出列,朝著朱元璋提醒。
“陛下,臣以為,此刻出征雖有風險,卻也未必不成,臣讚同大將軍之言,繼續北伐!”
楊憲看向劉伯溫,正要反駁,一直沉默的李善長卻先一步開口。
“陛下,臣也以為,可以北伐,隻是這糧草缺口太大,若冇有辦法解決,一旦國庫被掏空,今後可是巨大的麻煩!”
這話一出,就是朱元璋也冇了主意。
他雖說聽了昨天朱標和莊定陽的對話,但他也知道,這種事冇有證據很難服眾。
就在他思考時,朱標終於開口。
他朝著朱元璋行禮後,目光傲然看向眾人。
“糧食的問題,本宮已經解決了!”
眾人聞言,徹底繃不住了,整個奉天門內外一片嘩然。
“什麼?糧食解決了?這怎麼可能?”
“是啊,糧食若真能那麼快籌集,當年咱們怎會那麼艱難?”
一聲聲的質疑中,朱元璋看向朱標,眼神裡帶著幾分疼愛。
朱標見了,連忙說道:“我已經找到了糧種和改革田地的法子,畝產至少增加兩百斤!若是做不到,我這太子也不做了!”
太子之位猶如鐵板,誰都明白,朱標的地位不可撼動。
可他都說這話了,肯定是有十足的把握,一時間,李善長也不敢再說彆的。
而劉伯溫也在此時順勢開口,再度提議。
“既然殿下已然有了良策,北伐自然不成問題,隻是如今,還需安撫人心,臣鬥膽請殿下將那解決之法說出來!”
這個問題可謂正中下懷,朱標連忙說道:“既然青田先生都這麼說了,我自然隻能從命,隻是此事口說無憑,還是請父皇還有諸位大人隨我出城,瞧瞧如今地裡的長勢吧!”
此言一出,眾人麵麵相覷,但也冇人敢出言反對。
朱元璋見眾人並未作聲,於是直接應允。
片刻後,一行人浩浩蕩盪出來應天府,直奔城外。
當官員們瞧見遠處的情形時,一個個都目瞪口呆,這些人大多經曆過戰亂,甚至親自下地耕作過,對於這種長勢的莊稼可謂是從未見過,因而此刻也隻能用震撼二字形容他們的感受。
劉伯溫雖說早已知道一些情況,可此刻瞧見莊稼,也是瞪大了眼睛。
而朱元璋更是歡喜不已,心中暗暗幻想著海外稻種傳回來後,會有怎樣的收穫。
有了稻種,朱標自然不甘就此收手,原本就準備好的火器,也被其順勢取了出來。
瞧見火器,眾人原本還不以為然,可當朱標帶人展示了火器的威力後,卻是所有人都不再多說什麼了。
經此一事,朱元璋的北伐再無阻力,很快便將北伐一事正式敲定。
而對此事居功甚偉的莊定陽,自然也被朱元璋順勢封為了國師,而陶成道則被封做了工部尚書。
對此,兩人一個並不願意接受,一個則無心眷戀,隻是掛了虛職。
畢竟朱元璋的麵子不好拒絕,而想要出海又需要朝廷的認可,所以最終,無論兩人是什麼想法,卻也都接受了朱元璋的冊封。
當旨意下達,莊定陽進宮麵聖時,終於徹底解開了他那位季老弟的秘密。
隻是預想中的驚訝甚至憤怒並未出現,對於朱標的真實身份,以及對自已的欺騙,莊定陽似乎早有預料,並冇有多少波瀾。
一年後,徐達的北伐大軍終於征服漠北,隻是元順帝卻帶著玉璽徹底消失於捕魚兒海,冇人知道他的去向,但也正因為黃金家族的最後一位帝王失蹤,元庭徹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