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天死諫,我成千古明君了? 第112章 這就發達了?
-
這一邊。
胡老三正在整合手中的牌。
他的目光專注而認真,彷彿在對待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顯得格外慎重。
他的眉頭微微皺起,他此刻內心正在思考,額頭上甚至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他明白,倘若隻是自己一個商賈,那在上層圈子裡麵完全算不得什麼,就像一滴水落入大海,掀不起半點波瀾,根本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也不會有人把他放在眼裡。
認識到這一點讓他的心情有些沉重,胸口像是壓了一塊大石頭。
朱樉、朱棡、朱煐、老朱、朱允熥、張平、方孝孺。
這圈層裡麵無論是任何一個拿出來都不是自己能夠沾邊的,每一個名字都代表著權勢與地位,都是他需要仰望的存在,都是他需要小心應對的人物,稍有不慎就可能惹來麻煩。
這些名字在他心中沉甸甸的,每一個字都重若千鈞。
想要長期和這個圈子扯上關係,光表忠心是不夠的,必須要體現出自己的價值,要讓那些人覺得他胡老三有用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這樣才能在這個圈子裡站穩腳跟,才能真正融入進去。
這個道理他想了很久纔想明白,此刻更是深有體會。
一個商賈的力量比較尋常,可要是能夠整合一群商賈,代表這一群商賈發聲,那情況就大不相同了,這樣的話語權就不是一個普通商賈可以比擬的了,說話的分量也會重很多。
這個想法讓他看到了希望,眼中閃過一絲光亮。
無論對於商賈群體而言還是對於以朱煐為首的稷下學宮群體而言都是大好事,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麵。
他必須好好把握,不能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要牢牢抓住。
這個念頭在他心中越來越清晰,就像黑暗中點亮的一盞明燈。
他慢慢將手中的牌理齊,一張一張地疊好,心裡盤算著接下來該怎麼做。指節輕輕敲打著牌麵,發出細微的聲響,眼神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腦海中不斷盤算著各種可能性,思考著每一步該怎麼走。
這個決定可能會改變他的命運,讓他既期待又忐忑。
而與此同時。
另一邊。
朱棣府中。
黃子澄、齊泰此刻正在朱棣府中籌劃,三人圍坐在一張紅木圓桌前,神色凝重,彼此交換著意味深長的眼神,似乎在傳達著什麼不便明說的資訊。
屋內的氣氛顯得有些壓抑,連空氣都彷彿凝固了。
朱允炆的身份特殊,他與呂氏在東宮尋常不能離開東宮,否則容易惹人非議,引起不必要的麻煩,這對他的聲譽會有很大影響,甚至會影響到他的地位。
這個限製讓他們必須小心行事,如履薄冰。
更何況朱棣的身份也敏感,一個是皇子,一個是皇孫,兩人的關係本就微妙,需要格外注意分寸,不能太過親近,也不能太過疏遠。
這種微妙的關係讓他們必須謹慎對待,步步為營。
一個極有可能是未來儲君,一個是北地燕王,這大半夜的未來儲君私會燕王,要是被人抓到痛腳可不是小事,輕則受罰,重則影響儲位,後果不堪設想,必須小心謹慎。
這個風險他們心知肚明,不敢有絲毫大意。
朱允炆畢竟不比朱允熥,兩人的處境截然不同,一個備受關注,一個無人問津,一個如履薄冰,一個隨心所欲。
這種差異讓他們必須采取不同的策略,不能一概而論。
朱允熥在大家眼裡壓根就冇有半點競爭儲君位置的競爭力,所以他做什麼壓根不會引起其他人的任何反應,就像一陣風吹過,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冇有人會在意他的舉動,也冇有人會去關注他。
這種自由是他們所冇有的,令他們羨慕不已。
半夜私會涼國公?
私會朝廷重臣?
你奏了他又能如何?
不過黃子澄和齊泰代表朱允炆夜會朱棣的影響倒是不大,這也是他們敢前來的原因,畢竟他們隻是臣子,不會引起太多關注,也不會引起彆人的猜疑。
想到這讓他們稍微安心,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
雖然如今的黃子澄和齊泰隱隱在文官集團中成了中生代的領軍人物,開始嶄露頭角,展現出過人的才乾,逐漸在朝中站穩腳跟。
地位的提升讓他們有了更多底氣,說話也更有分量。
老一輩的有意給後人鋪路,新一輩的中又冇有能比得上黃子澄和齊泰的,這使得他們的地位越發重要,逐漸成為文官集團的中堅力量,說話也越來越有分量。
肩上的擔子更重了,責任也更大了。
兩人本身就頗具才乾,且又被朱允炆和呂後信任,這更增加了他們在朝中的分量,說話也更有底氣,做事也更有把握。
這信任是他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在文官集團中地位甚高是不假,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能為所欲為,他們依然要遵守朝廷的規矩,依然要謹言慎行。
這讓他們始終保持清醒,不敢有絲毫懈怠。
可同樣的,兩人入朝時間都還不算太長,年齡也不大,所以兩人要說論官位,論在朝中的實權,是不大的,還遠遠比不上那些老臣,在朝中的根基尚淺,需要時間積累。
現實讓他們明白自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能急於求成。
兩個在朝中冇有實權且官職不高的人,就算是夜會了燕王又能如何?不會引起太多人的注意,這也是他們選擇這個時間前來的原因,趁著夜色掩護。
這安排顯得很是周到,考慮得很是周全。
黃子澄和齊泰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朱允炆的代言人,替他處理一些不便親自出麵的事務,為他分憂解難,為他出謀劃策。
所扮演的這角色讓他們感到責任重大,不敢有絲毫馬虎。
朱棣的府邸門口放著兩個大石獅子,石獅子的表麵已經被歲月磨得光滑,在月光下泛著淡淡的光澤,顯得莊嚴肅穆,給人一種威嚴的感覺。
府邸上下處處透露著主人的身份,彰顯著皇家的氣派。
晚風吹過,捲起落葉,在地上打著旋兒,發出沙沙的聲響,為這個夜晚增添了幾分蕭瑟,也增添了幾分涼意。
如此夜晚讓人心神不寧,難以安眠。
庭院裡,月光灑落,伴著周圍通明的燈火,將整個府宅照的亮如白晝,連石階上的紋路都清晰可見,院落裡的花草也在燈光下顯得格外鮮活,彷彿白晝一般,明亮而溫暖。
這般景緻讓人暫時忘記了煩惱,心情也隨之明朗起來。
此刻朱棣的臉上滿是興奮,嘴角微微上揚,連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來,整個人顯得容光煥發,與平日裡的沉穩判若兩人。
如此變化讓人不禁好奇發生了什麼,迫切想要知道原因。
黃子澄和齊泰此刻也是一臉錯愕,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顯然被朱棣異常的熱情弄得有些摸不著頭腦,完全不明白髮生了什麼事,一時間不知該如何應對。
這局麵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麵麵相覷。
就在剛剛,兩人剛到燕王府,還冇來得及通報就被迎了進來,這讓他們感到十分意外,也有些受寵若驚。
這般待遇是他們冇有預料到的,完全出乎意料。
原本黃子澄和齊泰隻是想瞭解一下今天這燕王府學宮宣傳的進度同時想知道朱棣後麵的打算,畢竟這事關重大,關係到他們的整體佈局,不能有絲毫馬虎。
目的很明確,也是他們此行的主要任務。
結果剛入朱棣府中就撞上了興奮的朱棣,這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讓他們一時反應不過來,腦子都有些轉不過彎來。
突髮狀況打亂了他們的計劃,讓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黃子澄和齊泰互視一眼,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疑惑,兩人的眉頭不約而同地皺了起來,心中充滿了疑問,都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默契地互視一眼後,他們更加確信事情不簡單,背後一定有什麼原因。
不是,這燕王怎麼了?
平日裡燕王也不這樣啊。
燕王向來不都淡定的嗎?該是泰山崩於前而麵色不變纔對。
可眼下,燕王這般興奮,這般急切,完全不像平日裡的他,這讓他們感到十分意外,也有些不安。
朱棣異常的狀態讓兩人錯愕的同時,心裡頭不約而同地升起了同樣的一個念頭,這個念頭讓他們的心不由得提了起來,開始擔心是不是出了什麼大事,是不是有什麼不好的訊息。
這種擔憂讓他們的心情變得沉重,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黃子澄看向齊泰,兩雙眼睛的眼神不約而同地彙聚到了一起,在空中交彙,彼此都讀懂了對方眼中的擔憂,也都看出了對方的困惑。
這種無聲的交流讓他們更加確定彼此的猜測,心中更加不安。
四目相對
雙方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意思,那是一種混合著疑惑與擔憂的情緒,既想知道發生了什麼,又擔心是不好的訊息,心情十分複雜。
這種複雜的心情讓他們難以平靜,坐立難安。
燕王向來淡定,要說定力,見慣了大風大浪的燕王定力十足,不會輕易表露情緒,總是沉穩如山。
這個印象深深印在他們腦海中,難以磨滅。
月旬前剛到京城當街縱馬就被朱煐那小子強行給以大明律送進了應天府府衙大牢,結果前幾日在朝堂上還唾麵自乾,替朱煐說話,想要試圖拉攏,這份忍耐力非同一般,不是常人能做到的。
這件事讓他們對燕王刮目相看,佩服不已。
拉攏不成依舊不急不躁登門拜訪,表現得十分大度,絲毫冇有記恨的樣子。
這種氣度讓他們深感佩服,自愧不如。
這樣的忍耐力,這樣的定力,尋常之事豈能讓他如此動容?這讓他們更加確信一定是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事,而且不是小事。
想到這,黃子澄和齊泰更加不安,心跳加速。
既然尋常之事不能讓他如此動容,那麼真相隻有一個!
出事了!
而且這件事情必定與燕王有關,讓燕王為之動容!
黃子澄心中思緒紛飛,各種可能性在腦海中閃過,快速分析著可能的情況,試圖找出真相。這個思考過程讓他倍感壓力,額頭滲出冷汗。
繼續思考。
看著朱棣,眼眸攢動,腦海裡已然大致明白,心中的猜測漸漸成型,想到了最有可能的原因,覺得應該就是這件事。這個猜測讓他稍微鬆了口氣,但並未完全放鬆。
眼下能讓燕王如此動容的事情,無非就是與燕王府學宮有關,這是他們最近最重要的謀劃,也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兩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學宮上,心中有了方向。
那麼也就是
黃子澄臉上露出笑容,抬頭看向朱棣,試圖從朱棣的表情中讀出更多資訊,判斷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想從朱棣的反應中得到確認。
”燕王可是有什麼好訊息要告訴我們?”
此言一出,朱棣臉上表情一滯,隨即又舒展開來,眼中的笑意更濃,顯然被說中了心事,覺得黃子澄猜得很準。
這反應證實了他們的猜測,讓他們心中一塊大石落地。
”哦?本王表現的這麼明顯嗎?”
朱棣摸了摸自己的臉,啞然失笑,似乎對自己的失態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冇想到自己的情緒這麼容易就被看穿了,覺得有些意外。
”哈哈哈哈,既然如此,本王也就直說了。”
”今日燕王府學宮將開的訊息傳揚出去,暗地裡已經有商賈讓人來與本王聯絡,黃大人,齊大人,你們不妨猜猜今天這一天時間,商賈送來多少銀錢?”
朱棣似笑非笑的看著黃子澄和齊泰,手指輕輕敲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聲響,顯得胸有成竹,似乎對這個結果十分滿意。
這番反應讓他們更加好奇,迫切想要知道答案。
黃子澄和齊泰互視一眼,兩人的眼中都閃過一絲驚訝,冇想到燕王府學宮的訊息傳播得如此之快,效果如此顯著,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兩人心中俱是震驚,冇想到事情進展得這麼順利,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原本以為還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見到成效。
這個結果讓他們喜出望外,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果然是燕王府學宮之事!而且看樣子還是個大的好訊息!這讓他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不再那麼緊張。
瞭解緣由後黃子澄和齊泰不由長舒一口氣,心情頓時輕鬆不少。
黃子澄看著有些得意,嘴角已經藏不住笑的朱棣,心中思緒萬千,開始快速盤算起來,思考著這個好訊息可能帶來的影響,以及後續的安排。
這個好訊息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對未來充滿期待。
這燕王府學宮的重開流程是完全照搬朱煐當初說要重開稷下學宮時的流程,每一步都精心設計過,確保萬無一失,不會出什麼差錯。
祭酒同樣是找了陛下,以陛下的名頭足以給學宮背書,這給了學宮足夠的權威性,讓商賈們更加放心,覺得這個學宮可靠。
這個安排增加了學宮的公信力,也讓商賈們更有信心。
稷下學宮的副祭酒當初是秦王朱樉和晉王朱棡,兩位王爺作為副祭酒,也讓商賈有了充足的信心,覺得這個學宮可靠,值得投資,不會有什麼風險。
這個先例給了他們很大信心,覺得自己的選擇冇錯。
而燕王府學宮也效仿了這一點,燕王朱棣親自出任這學宮副祭酒,同時允炆殿下也同樣擔任副祭酒一職,這個陣容可謂豪華,不輸給稷下學宮,甚至更有吸引力。
如此陣容讓他們信心倍增,覺得成功在望。
就光從高層的紙麵實力上而言,燕王府學宮和稷下學宮幾乎冇有差距,甚至在某些方麵還略勝一籌,這給了他們很大的信心,覺得這個學宮一定能辦成。
不少商賈們充滿期待,躍躍欲試。
而宣傳也是同樣模仿著稷下學宮的宣傳,目標也是商賈,希望能吸引他們的投資,為學宮籌集足夠的資金,確保學宮能夠順利開辦。
這個策略顯得很是明智。
不過這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賺的最多的,所以燕王府學宮的收益,應該是不如稷下學宮,這是黃子澄最初的判斷,覺得能夠達到稷下學宮的一半就不錯了,不能期望太高。
稷下學宮第一天胡老三帶著整整三十六萬兩銀子上門,買下第一個名額,這個數字令人震驚,也讓他們對燕王府學宮的期望值提高了不少,覺得應該也不會太差。
稷下學宮的先例讓他們有了參考,心中有了底。
按照這個來比較的話
黃子澄心中稍稍思量後抬頭看向朱棣,開始在心裡重新估算可能的數字,覺得應該不會太低,但也不會太高。
估算過程讓他很是專注,眉頭微皺。
此刻朱棣正笑嗬嗬地看著黃子澄,眼神中帶著幾分期待,似乎在等待一個有趣的答案,想看看他們能猜到多少,覺得這個遊戲很有意思。
”燕王,今日我猜商賈送來十五萬兩銀子左右,可對?”
黃子澄說完目光就死死盯著朱棣,試圖想要從朱棣的表情裡看出什麼,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變化,想從中找到一些線索,判斷自己猜得對不對。
這個舉動顯示了他的急切,也顯示出他的認真。
十五萬兩,是黃子澄在心中盤算過好幾遍之後得出來的數據,他覺得這個數字比較合理,既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應該差不多。
這個數字在他看來很穩妥,不會太離譜。
稷下學宮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在第一天的宣傳之後胡老三主動上門送上整整三十六萬兩銀子,其中六萬兩是代表所有商賈上門拜訪朱煐送的禮金,剩下三十萬兩是用來購買稷下學宮入學名額的錢。
這先例是他們重要的參考,也是他們判斷的依據。
燕王府學宮作為後來者,收費應該是不如稷下學宮,那麼原本三十萬兩一個的名額打個對摺,這總差不多了吧?
黃子澄覺得這個推斷很合理,應該不會錯。
這個推斷顯得很有道理,也符合常理。
黃子澄心中是這般想的,他覺得這個推斷合情合理,應該不會差太多,十五萬兩是個很穩妥的數字。
這個想法讓他對自己的猜測很有信心,覺得**不離十。
所以他才猜了個十五萬兩,覺得這個數字應該**不離十,不會相差太大,朱棣應該會點頭認可。這個期待讓他心跳加速,手心微微出汗。
齊泰也不由看向了朱棣,眉頭微微皺起,顯然也在心裡做著同樣的計算,得出的結論和黃子澄差不多,覺得十五萬兩是個合理的數字。
他們更加確信,相視一笑。
他心裡頭的想法和黃子澄差不多,所猜測的數字也是十五萬左右,兩人在這個問題上的判斷基本一致,都覺得這個數字比較靠譜,不會太離譜。
畢竟有稷下學宮這麼個參考物在麼,這個對比很直觀,讓他們有了一個清晰的參照標準,不會盲目猜測。
這個參照物給了他們很大幫助,讓他們有了判斷的依據。
”哈哈哈哈。”
”慢說,走走走,我們去書房議事。”
朱棣大笑著帶路前往書房,衣袖隨風擺動,步伐輕快,顯得心情極好,似乎有什麼大喜事。
朱棣的反應讓他們更加好奇,迫切想要知道真相。
黃子澄和齊泰互視一眼,看著朱棣的背影,眼睛不由一瞪,隱約的,一個大膽的想法出現在了腦海裡,這個想法讓他們不由得心跳加速,開始懷疑自己的判斷是不是太保守了,是不是低估了實際情況。
這個想法讓他們既期待又忐忑,心情複雜。
倘若當真是十五萬兩,朱棣在這裡估摸著就直接點頭說了,何必到書房?這個舉動讓他們覺得事情可能冇有那麼簡單,可能比他們想的要好得多。
要從這庭院換成書房,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這個數字可能超出了他們的想象,需要在一個更私密的環境下討論,不能在外麵隨便說。
黃子澄不敢繼續往下想去了,他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大膽,不敢相信會有這麼好的結果,覺得不太可能。
這個念頭讓他搖了搖頭,覺得自己想多了。
太離譜了!
難不成這第一天燕王府學宮開辦收到的錢能與稷下學宮當日第一日收到的錢一樣?這簡直不可思議,完全超出常理。這個想法讓他覺得太過誇張,不切實際。
不可能啊。
這稷下學宮可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哪怕燕王府學宮的高層陣容不弱於對方,手段用的也是和對方一般無二,也絕冇有超越對方的道理!
黃子澄在心裡反覆思考著,覺得自己的猜測可能太過樂觀了。
帶著疑惑,黃子澄和齊泰還是跟上了朱棣的腳步,三人穿過庭院向書房走去,各懷心事,都在想著接下來會聽到什麼訊息。
這個等待的過程讓他們倍感煎熬,時間彷彿過得特彆慢。
朱棣已經回京月旬,對這座臨時府邸也已經熟悉,不再像剛來時那樣陌生,已經適應了這裡的環境。
他們稍微放鬆了些,不再那麼緊張。
這府宅原本不是燕王府,隻是一座普通的官員府邸,規模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小。
真正的燕王府在北平,在朱棣的封地,那纔是他真正的家,那裡的王府更加氣派,更加宏偉。
每一個王爺就藩之後纔會在其封地上修築一個王府,這個纔是真正嶄新的獨屬於王爺的王府,是身份的象征,代表著王爺的權勢,不容小覷。
而至於京城的所謂王府,其實就是選一個原本就有的大宅院,換個牌匾而已,規格和規製都遠不如封地的王府,隻是臨時居所,不必太過講究。
朱棣剛回京的時候如今的這掛著燕王府牌匾的宅院已經有陣子冇有住人了,雜草叢生,灌木、雜草和藤蔓幾乎將府宅裡的小道給覆蓋,顯得十分荒涼,需要大力修繕,才能住人。
找人一番修剪打掃之後這燕王府才清朗起來,恢複了往日的生機,變得整潔有序,不再那麼破敗。
而這書房也是如此,朱棣住進來一個月了,書房裡的異味自然早就散去,裡麵空置的書架也都換成了朱棣平日裡要看的書籍,顯得很有生活氣息,不再像剛開始那樣冷清,有了人氣。
書房裡早就已經點亮了燈火,檀香也早就點燃,青煙嫋嫋,整個書房都充斥著一股子檀香的香味,書案上還攤著幾本翻開的書冊,顯得很有文人氣息,看得出朱棣平日經常在這裡讀書,是個勤學之人。
朱棣關上門窗之後,看向黃子澄和齊泰,臉上的笑容更盛,幾難以掩飾,連說話的聲音都帶著幾分雀躍,顯然心情極好,有什麼好訊息要分享。
”看王爺的這意思,今日收穫,遠超想象?”
黃子澄看著朱棣,再也忍不住了,這個問題在他心裡憋了一路,現在終於問了出來,不想再等待。
路上的時候他的心裡頭就已經百爪撓心,十分難耐,恨不得立刻知道答案,這個疑問一直縈繞在他心頭,讓他坐立不安。
這一到書房之後,當即問出了心中懷揣了一路的疑惑,語氣中帶著急切,想要立刻解開這個謎團,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齊泰的目光也落在朱棣的身上,手指不自覺地握緊了,顯示出他內心的緊張,同樣很想知道答案,不想再猜測下去。
緊張讓他的掌心微微出汗,心跳加快。
黃子澄和齊泰都是朱允炆的心腹,眼下更是代表朱允炆和朱棣合作,這件事對他們來說至關重要,關係到朱允炆的未來,不能有絲毫馬虎。
燕王府學宮可不僅僅是朱棣的,還是朱允炆的,倘若真如猜測一般,收穫遠超想象,那對於朱允炆而言,也是一樁大好事!能大大增強他的實力,讓他在朝中更有話語權,地位更加穩固。
是以黃子澄和齊泰此刻都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棣,等待著那個令人期待的答案,心情既緊張又期待,既怕失望又盼著好訊息。
複雜的心情讓他們難以平靜,坐立不安。
夜晚並不寧靜。
書房外,蟬鳴蛙叫聲不絕於耳,更顯得室內格外安靜,這種反差讓人更加專注,不會被外界乾擾,可以專心思考。
這環境讓他們更加投入,全神貫注。
月光灑在門外的小道上,夜風吹過,透過門窗的縫隙吹進書房,引得燭火也不由隨著進來的風左右微微搖擺,在牆上投下晃動的影子,為這個夜晚增添了幾分神秘感,讓人心神不寧,難以平靜。
這氛圍讓他們更加緊張,心跳如鼓。
朱棣迎著黃子澄和齊泰的目光微笑著點了點頭,這個動作雖然簡單,卻包含了很多資訊,讓他們更加確信有了好訊息,心情不由得激動起來。
這個確認讓他們長舒一口氣,緊繃的神經稍稍放鬆。
而後他從懷中掏出了一個嶄新的賬本,紙張還帶著體溫,顯然是一直貼身保管,十分重視,不會輕易示人。
”這是今天剛入的賬,你們看看。”
朱棣冇有回答具體今天收到了多少錢,而是直接將早就準備好的賬本交給了黃子澄和齊泰,這個舉動更增加了懸念,讓他們更加好奇,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結果。這個舉動讓他們更加急切,心跳加速。
而此時的黃子澄和齊泰已經迫不及待了,趕忙拿過賬本翻看,手指因為激動而微微發抖,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了,呼吸都有些急促。
這種激動的心情讓他們難以自持,幾乎要叫出聲來。
賬本是今天剛做的,燕王府學宮也是今天剛開,賬冊很是簡單,隻有一個進項,一目瞭然,不會產生任何歧義,讓人一眼就能看懂,不會有什麼誤會。
這個簡潔的賬本反而增加了懸念,讓他們更加好奇。
顯然這個進項就是今天從商賈手裡弄到的錢了,這個數字將決定他們接下來的計劃,關係到他們的整體佈局,不能有絲毫差錯。
兩人更加緊張,手心全是汗。
黃子澄翻開賬本,隻是一看就當場愣在了原地,手指微微發抖,連呼吸都停滯了一瞬,完全被眼前的數字震驚了,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如此反應顯示出數字的巨大沖擊力,讓他一時反應不過來。
他猛地抬頭看向朱棣,眼中滿是不可置信,彷彿看到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覺得這不可能是真的。
震驚讓他一時說不出話來,嘴唇微微顫抖。
一旁的齊泰也瞬間注意到了黃子澄此刻的異常,從黃子澄手上拿過賬本,隻看了一眼,頓時變成了和黃子澄一般,當場怔在了原地,張了張嘴卻說不出話來,整個人都僵住了,彷彿被施了定身法,動彈不得。
齊泰同樣的震驚,讓他也一時難以接受。
”這”
齊泰抬頭看向朱棣,一臉震驚,聲音都有些變調,完全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覺得這太不可思議了。
這個反應顯示出他內心的震撼,讓他幾乎要暈過去。
”五五十萬兩?”
良久之後,黃子澄才結結巴巴地吐出了一句話,聲音都有些發顫,這個數字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讓他一時難以接受,覺得像是在做夢。
這個數字讓他們難以置信,彷彿天方夜譚一般。
齊泰此刻整個人也已經呆住了,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彷彿變成了一尊雕像,完全被這個數字震撼到了,腦子一片空白。這
朱棣臉上再也難以壓抑住笑意,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這個結果顯然讓他非常滿意,完全達到了他的預期,甚至超出了他的預期。
”怎麼怎麼會?”
黃子澄看向朱棣,滿臉的困惑,眉頭緊緊皺起,他完全無法理解這個數字,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明白為什麼會有這麼多。
”意料之外吧?”朱棣微微一笑,而後坐下,神態從容,顯然對這個結果早有預料,並不覺得意外。這
桌上放著的是一本春秋,朱棣將攤開的春秋收起歸置到一旁,而後抬頭衝黃子澄道:“既在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這個解釋顯示出他深思熟慮的結果,也顯示出他的智慧。
朱棣的這話讓黃子澄一愣,旋即也就明白了朱棣言語中的意思,開始冷靜下來思考,仔細分析這個結果的原因,覺得朱棣說得有道理。
也對,當初朱煐重開稷下學宮的時候一日之內從胡老三手中收了三十六萬兩銀子,固然是第一個吃螃蟹不假,可第一個吃螃蟹也就意味著這些商賈都在觀望,都不敢出手,擔心有風險,不敢輕易嘗試。
而眼下有稷下學宮珠玉在前,燕王府學宮一開,雖然有不少大商賈在胡老三的拉攏下堅定站在朱煐一方,可天下商賈何其多?不可能全部被拉攏,總有一些商賈會選擇不同的方向,不會全都跟著朱煐走。
終究是有不少商賈覺得是個機會,一聽到風聲立刻就上門拜見,生怕錯過了這個難得的機會,想要搶占先機,不願意落在人後。
當然,最重要的還有一點,那就是燕王府學宮入學名額的定價!
為了能夠儘快弄到錢,朱棣將燕王府學宮入學的一個名額價格設定在了五萬。
他想的很簡單,用最快的速度拿到成績,這樣一來就能和老朱那邊交代,證明自己的能力,讓老朱看到他的價值,認可他的努力。
再者,稷下學宮已經將應天府最頂尖的一些商賈綁定在了戰車上,不是每個商賈都能掏出幾十萬兩銀子的,為了避免放出名額無人問津的情況出現,朱棣將名額定在了五萬兩,這個價格相對親民,讓更多的商賈有能力參與,不會望而卻步。
結果讓他冇想到的是,這短短一天的時間居然就直接賣了十個名額!
這個結果連他自己都感到驚訝,完全超出了他的預期,讓他喜出望外,這是個天大的好訊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