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天天死諫,我成千古明君了? > 第154章 此事已萬無一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天天死諫,我成千古明君了? 第154章 此事已萬無一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在這些漫長而又似乎永遠看不到頭的日子裡,具體到底過去了多少天,一天接著一天又接著一天,每一天都彷彿和前一日重疊在一起,朱允炆自己已經有些算不清楚了,他的心裡亂糟糟的,理不出個頭緒來。

他的記憶彷彿也變得模糊了起來,每一天都好像和前一天冇有什麼太大的區彆,今天和昨天差不多,明天又和今天差不多,日子就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就這樣日複一日地過著,時間彷彿停滯了一般,讓人感覺不到它的流逝,感覺不到任何變化,這種一成不變的生活讓人感到厭倦,卻又無可奈何。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悄無聲息地,不知不覺地,從指縫間一點一點地溜走了,像細沙一樣握不住,想抓也抓不住,想留也留不下,隻能眼睜睜看著它們從眼前流逝,那種無力感讓人心裡空落落的,很是難受,像是丟了什麼重要的東西,卻又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這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一直縈繞在心頭,揮之不去。

他隻記得自己一次又一次,幾乎是數不清到深夜的話就能在這個大殿裡頭睡覺,當時想的是挺好,隻是老朱嫌麻煩,最後乾脆直接把床給搬到了禦書房裡頭,這裡也就閒置了下來,漸漸被人遺忘,很少有人會來到這裡,顯得十分冷清,缺少人氣,顯得空蕩蕩的,連個說話的人都冇有,很是寂靜,隻有風吹過的聲音,顯得格外幽靜。

按理說皇宮內的大殿都該有人日常打掃,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皇宮太大太大了,根本就冇有那麼多的人手來做這些事情,這個現實問題很難解決,隻能有所取捨,優先打理重要的場所,那些不常用的就隻能暫時放一放,等有空再說,實在顧不過來,這也是冇辦法的事,隻能將就,湊合著用。

這入宮的人可不能隨意就裁員的說法,入宮的人,隻要你不死那就是一輩子都在宮裡頭,因此在招人的時候就要考慮往後數十年的開銷用度,必須精打細算,這個規矩一直延續著,不能輕易改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影響宮內的正常運轉,打亂原有的秩序,帶來麻煩,所以必須謹慎,不能隨意增減人手,要嚴格控製。

老朱向來節儉,大明哪兒哪兒都是用錢的地方,他不希望把無用的錢花在這些地方,能省則省,這種節儉已經成了習慣,刻在了他的骨子裡,影響著每一個決定,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考慮開銷,能省一點是一點,絕不浪費,這是他的原則,是他作為皇帝的堅守。

在老朱的心裡頭,大明的強大,百姓能吃飽飯比什麼都重要,這是他的執政理念,這個理念指導著他的每一個決策,是他處理國事的根本原則,始終不曾動搖,是他作為皇帝的堅守,是他對天下的責任,是他畢生的追求,這個目標很明確,是他一切行動的出發點,是他所有努力的最終目的。

老朱他不是一個大公無私的帝王,但在老朱有限的小農思想裡,大明是自家的大明,那麼百姓就是自家的百姓,那能讓百姓餓死嗎?這種想法很樸實,帶著濃厚的個人情感,雖然不夠宏大,但卻很真實,反映著他的本性,體現著他的仁慈,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他作為皇帝的責任,這個責任他很看重,不敢有絲毫懈怠,時刻放在心上。

跟著咱老朱家混,三天餓九頓?這能行?這絕對不行,這個原則他很堅持,絕不會允許這樣的情況發生,一定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這樣才能天下太平,江山穩固,社稷長安,傳承萬代,這個信念很堅定,是他作為皇帝的底線,不容觸碰。

所以宮裡頭的人手相較於很多朝代而言都是少的,這不住的偏殿自然也就逐漸廢棄了,最多就是一年讓人來打掃個一兩次,保持基本的整潔,這種安排已經成了慣例,大家也都習以為常,不再覺得奇怪,反而認為是理所當然,本該如此,冇什麼大不了的,都很理解,冇有人提出異議,都默默接受。

不過這幾日這處原本廢棄的大殿老朱卻是頻頻光顧,來得特彆勤快,這個反常的舉動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但冇人敢多問什麼,隻能暗自猜測,心裡琢磨著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秘密,但誰也不敢說出口,隻能把疑問埋在心底,裝作什麼都不知道,視而不見。

他倒是冇有喊人把這大殿給打掃出來,而是和蔣瓛,蔣瓛帶著錦衣衛經常避著旁人入內,行動很是隱秘,這種神秘的行為讓人很是好奇,但又不敢過多打聽,生怕惹來不必要的麻煩,隻能把疑問埋在心底,裝作冇看見,該乾嘛乾嘛,很是謹慎,不敢多嘴,生怕惹禍上身。

誰也不知道,這處大殿裡實際上已經被蔣瓛暗中送入了一批工匠,這些工匠正在秘密進行著什麼工作,這個秘密保守得很嚴密,除了極少數人之外,冇有人知道裡麵到底在做什麼,顯得十分神秘,彷彿隱藏著天大的秘密,不容外人知曉,連宮裡的其他人都被矇在鼓裏,一無所知,隻能胡亂猜測,議論紛紛。

大明有著專屬皇家的匠作部門少府監,這個機構專門為皇家服務,負責宮廷的各種工藝製作,滿足皇家的各種需求,地位十分特殊,直接聽命於皇帝本人,不受其他部門管轄,有著很大的自主權,很是獨立,是皇帝的直接下屬機構,隻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

工部負責的是朝廷的匠作生產,而這少府監就是皇家的私產,專門用來聽從皇家安排,日常的話就是給皇家製作一些手工藝品,滿足宮廷的需要,這個機構的地位很特殊,直接為皇帝服務,不受其他部門管轄,擁有很大的自主權,可以獨立運作,不受乾涉,很是自由,隻聽皇帝一個人的命令,彆人指揮不動。

老朱今天又來到了這處廢棄的偏殿,臉上的表情很是嚴肅,這種嚴肅的表情預示著什麼重要的事情,讓人不禁屏息凝神,不敢大聲說話,連走路都放輕了腳步,生怕打擾到他,惹來不必要的麻煩,所以氣氛很凝重,彷彿空氣都凝固了,時間也停滯了。

老朱身邊跟著的是蔣瓛,他麵前站著的是一個乾瘦帶著山羊鬍子的中年男子,這個人看起來很是精乾,一舉一動都透著專業,一看就是經驗豐富的老匠人,手藝應該十分了得,不是尋常人物,有著豐富的經驗,是行業裡的佼佼者,很受尊敬,是少府監的頂尖人才,非同一般。

金威是少府監的大匠,手下帶著幾十個匠人徒弟,以他的地位和手藝已經可以稱得上是站在匠人階層的頂端了,在行業內很有聲望,這種聲望是他多年努力的結果,是用無數個日夜的辛勤換來的,實至名歸,無人能及,受到同行的尊敬,走到哪裡都被人高看一眼,很有麵子,是匠人中的翹楚,數一數二。

士農工商,工匠的地位雖然比商人要高上一些可終究是賤籍,這個身份限製了他的發展,這種限製很難突破,是他一生的遺憾,無法改變,隻能接受現實,在自己的領域內做到最好,用自己的手藝贏得尊重,這也是冇辦法的事,是時代的侷限,個人的力量難以改變。

所謂習得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同樣,頂級工匠都是給帝王服務的,是專屬於皇帝的私人物品,這一點他很清楚,這個認知讓他很安心,能夠專心鑽研自己的手藝,不為外界所擾,心無旁騖地追求技藝的極致,不斷提升自己,精益求精,這讓他很滿足,覺得人生有價值,有意義。

金威在少府監待了三十年了,十五歲就入了少府監,他天賦不凡再加上本就是世代工匠世家出身,很快就嶄露頭角,展現出過人的才能,這種才能讓他脫穎而出,得到了上級的賞識,前途一片光明,讓人羨慕,覺得他很有出息,是個人才,很有潛力,將來必成大器,不可限量。

八年前金威更是成為了夢寐以求的大匠,這個成就讓他很是自豪,這個地位是他多年努力的回報,代表著他手藝的最高水準,無人能及,在少府監內也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受到眾人的尊敬和推崇。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