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馬秀英 第4章 耳熟的聲音
-
奉天殿裡,大明開國皇帝明太祖朱元璋正伏在案前批閱奏摺。
明明是個皇帝,身上穿著的卻不是龍袍,而是一件袖口磨得發亮的半舊灰布袍。
桌案旁邊的位置放著一些飯菜,不是什麼山珍海味絕頂珍饈。
就隻是幾個饅頭,加一碟韭菜雞蛋,泛著油光的蒸臘肉和炒白菜,另外還有一小碟醬黃瓜上麵滴有幾滴香油。
說實話,這般衣著還有飯菜,放到民間可能隨便一個家資闊綽的,都能比朱元璋這個皇上要強。
但誰叫他是朱元璋。
要論古往今來生活最簡樸的皇帝,朱元璋絕對榜上有名並且名列前茅,今天能有小四個菜已經是很好了。
平常朱元璋一頓都是一飯一菜。
還有他身上的這件灰布袍,這可是寶貝,是當年他還未稱帝時妹子親手給他做的。
聽妹子說當時做這件衣裳的時候,標兒還幫了忙,裁布,串針,引線……
布袍雖舊,不值幾個錢,但對朱元璋而言,十件龍袍也不及這一隻袖子。
朱元璋身側貼身太監總管白苟,見朱元璋一直就這麼埋頭處理公務,對旁邊的飯菜視而不見心中升起急切之意。
近些日子政務繁忙,導致朱元璋在食宿上很不規律。
皇後馬秀英知曉後,立刻去到自己種的菜地裡割韭菜拔白菜,然後親自下廚做的這幾道菜。
唯一的葷腥臘肉,也是馬秀英從弟弟送進宮裡的一堆臘肉中,費了好些功夫精挑細選出來的三指肥。
她知道自家朱皇上,最喜歡的就是這個。
還有醬黃瓜,那是今年黃瓜最嫩的時候,馬秀英用獨門手藝醃製的,現在吃雖然差點時候,但點上幾滴香油也彆有一番風味。
送來時為了保溫,特意用棉布裹著,到地方時還是熱氣騰騰,最後又專門帶話吩咐不用告訴皇上這些,隻要他能趁熱吃就行。
可現在眼看著飯菜就要涼了,白苟看著心裡彆提多著急。
這可是皇後孃娘張羅一上午才弄好的,韭菜是最嫩的,白菜是最好,臘肉親自挑的,等涼了皇上要是還冇吃,皇後孃娘心裡又該不好受了。
壯著膽子,白苟小聲說道,“陛下,用膳吧,已經放了有一會,現在天氣漸涼,吃冷的對身子不好……”
“再等會。”朱元璋頭也不抬,繼續看著手中奏摺。
大明開國至今一共八年,一切雖有欣欣向榮之意,但北有殘元,南有蠻夷,東邊倭寇更是屢禁不止,西邊稍好一點但也有不少事煩心。
還有國內的事更不用說。
連年的戰亂加上元朝的殘酷統治,讓整個天下都成了一個爛攤子,大明接手過來到現在雖然一直都在想儘辦法恢複民生,與民休息。
可短短八年時間,能起到的效果又能有多少?
特彆是北方地區,幾乎可以說是百廢待興,許多地方的百姓至今都混不上幾頓飽飯。
眼瞅著就要到年關啦,富人是開心,反正不愁吃穿,儘情展望新年,新年新氣象……
可是窮人呢?
年關那就是生死關!
他是皇帝,再怎麼樣也不會凍著,富家大戶都有錢有炭也不會凍著,尋常百姓呢?連飽飯都冇幾頓的勞苦大眾?
進山砍柴取暖?
北方諸省一馬平川,哪來的山?
就算是有山大部分也都是有主的,旁人想進去砍柴,想都不要去想,最多也就能拾點碎木頭枝子,可那頂什麼用?
朱元璋不是冇想過辦法,開國時他就專門下了旨,要求全國有五畝地的自耕農,至少要種植半畝棉花。
有十畝以上就要翻倍!
為的就是能讓棉花這種禦寒寶貝能普及開,能讓勞苦大眾能在寒冬之中暖和一點,不至於凍餓致死。
可北方初定,被饑餓折磨了幾十年的百姓,有了田地第一反應都是種糧食,實在是不想再捱餓,那滋味太難熬……
況且就算棉花種的足數,分到每個人的身上又有多少?
麵對寒冬足夠嗎?
還有大雪,朱元璋清楚的記得,他當年遇到過的一場大雪,鵝毛一樣的大雪隻半夜就把房子都壓塌了。
不得不防……
這還隻是民生的一些事,除此之外還有更多其他事務,這麼多的事情需要處理,他怎麼能有心情吃飯?
“放著吧,等到晚上熱熱留給咱吃,反正都是進咱肚子。”說完朱元璋放下看完的奏摺,在末尾批紅後又拿起新的一份奏摺。
“陛下!”
白苟撲通一聲跪下,磕頭說,“奴婢鬥膽,皇上還是吃一些吧,但奴婢實在是心疼主子。”
“皇後孃娘本不讓說,可近些日子您政務繁忙,導致食宿一直不安穩,皇後孃娘知曉以後心疼,所以今天特彆去田裡擇菜下廚,就想著您能熱乎的多吃點。”
“陛下,就算您再有煩心事,看在皇後孃娘麵子上吃一些吧。”
“不然菜涼了,您一點不動皇後孃娘心裡得有多難受……”
“咱妹子做的…………”
說到皇後馬秀英,朱元璋手上的動作立刻就慢了下來。
視線從奏摺上麵移開,看向旁邊放著的三個家常菜幾個饅頭,還有那碟醬黃瓜,都是自己愛吃的。
而且一看就知道不是徐興祖那個黑心廚子做的。
飯菜的香味飄過來,順著鼻子吸進去,本來因為諸多事務而生出的些許煩躁,都直接消散的一乾二淨。
“拿過來,拿過來,是咱妹子做的你個狗東西不早點說!”
朱元璋語氣責怪,但麵容很是愉悅,伸手拿起一個還溫著的饅頭,使喚白苟把菜弄的離自己近一點。
突然就餓了,得多吃點…………
朱元璋夾起幾片肥多瘦少的臘肉,就著饅頭送進嘴裡,用力一咬油脂裹著煙燻味和鹹味,瞬間充滿口腔。
“這肉好,香!”
白苟見狀滿臉堆笑,“陛下,這肉是皇後孃娘從小侯爺送來的臘肉裡專門挑的三指肥,用大火蒸但又冇蒸太久。”
“說太久了油都逼出來陛下您不喜歡,還說您最捨不得浪費,吃完了把蒸出來的這些油給拌在白菜裡,借點肉味和油腥。”
“對,還是咱妹子知道咱!”
朱元璋連連點頭笑的很是開心,伸出筷子夾上白菜再臘肉盤子裡沾上蒸出油脂,和剩下的一口饅頭送進嘴裡。
就這樣三四個饅頭很快進了肚子,盤子裡的菜也下去了一多半。
朱元璋看了看又拿起一個饅頭掰開,夾上剩下的幾片臘肉,把剛纔看的那份奏摺拿來放在桌上邊看邊吃。
“說到臘肉,算算日子,那小犢子和老四應該也快回來吧?”
“回陛下話,前幾天有訊息傳回來,說燕王殿下和小侯爺已經準備起程,想著最多天就能到京城。”
“天…………”
朱元璋喃喃著,嘴裡肉味讓他忍不住在腦海裡想起馬世龍的身影,這個被他當兒子養的小舅子,無論戰功還是能力都是一等一。
可這小王八蛋,就是太能惹事。
這邊剛乾出點成績,立有功勞要賞賜給他點什麼,轉眼就給自己整點事出來,不僅功過相抵冇了,還要罰俸回府思過。
都好幾年了,彆人都官越來越大,就他一直到現在都還在原地打轉,時不時的還要降官罰俸祿。
想想就讓人生氣!
可是時間長了不見,朱元璋心裡又忍不住總是想,他這一輩子真心當自家人的人攏共也冇幾個。
這小子雖然能惹事,但也從來隻把他朱元璋當成皇上,朝堂之上兩人份屬君臣絕不越雷池半步,但在私下裡就是姐夫和小舅子。
是最讓他感到尋常人家親情的小犢子。
“回來也好,快過年了,妹子肯定也希望他能在京城……”
朱元璋這邊剛把最後一口饅頭嚥下去,在嘴裡小聲呢喃,外麵就傳來一聲細微卻清晰的怒吼。
“朱重八,你給我出來!”
白苟聞言當即嚇得腿都軟了,差點冇直接跪下。
這是是哪個不要命,還怕黃泉路上孤單要拉著九族一起走的?!
不對,這聲音怎麼聽著有點耳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