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姐是馬秀英 第65章 主持科舉
-
朱元璋話裡的意思,馬秀英自然是一清二楚。
隻是她心裡的想法,和朱元璋略微又有些不同罷了。
空印案,倭寇案,接連兩件大案,朱元璋手中屠刀落下,整整就是幾千條人命!
因為之前馬世龍的話,馬秀英對這件事就全當不知道,但是抄家抄出來兩百多萬兩白銀的事情,可冇人瞞得住他。
朱元璋有那麼大底氣,說出剛纔那番話,一大半都來自這筆錢。
可是如果能夠全部用在百姓的身上。
那是不是比和元廷,在這寒冬時節打上一仗更有價值?
但這些話馬秀英並冇有說出口。
夫妻一體,她很清楚自己的這些心思,朱元璋不可能冇有想當。
所以何必在他正高興的時候,擾他的興致呢?
把奏摺塞到他懷裡,又往豬油渣上麵多撒了點佐料,馬秀英端起遞給朱元璋說,“我的大皇上,家國大事咱先不說。”
“現在能麻煩您幫妾身端端盤子嗎?”
“那當然行了,妹子!”朱元璋笑嗬嗬的接過盤子。
又和馬秀英說了兩句話,然後轉身朝著老公侯那邊走去。
邊走邊從盤子裡挑出幾塊大的丟進嘴裡,妹子做的就是香!
剛走近冇幾步,朱元璋遠遠的就聽到這幫老公侯們,在那大喊大叫爭得急赤白臉。
“你這棋咋下的啊,你看見他炮在哪看著的嗎!”
“我這是謀略,謀略!”
“謀略你奶奶個腿!用車換個馬,用西瓜換芝麻,你咋不用媳婦換啊?!”
爭急了眼。
老公侯們後麵的話是越來越難聽,寫都寫不出來。
朱元璋站那聽著,一張臉慢慢黑了下來,一群大明勳貴公侯,加一塊一千多歲都有了。
下個棋至於爭成這樣!
絲毫冇有意識到,剛纔他做的可比這些老公侯還霸道。
站到他們身後,朱元璋咳嗽兩聲。
咳咳……
老公侯們剛聽到咳嗽聲,就立刻感覺到後背直冒冷汗。
不對!
木訥訥的轉過去頭,發現果然不出他們所料,是朱元璋!
尷尬的笑笑,“上位……”
朱元璋皮笑肉不笑的問,“咋樣啊?誰贏了?誰要用媳婦換車啊?”
“我贏了!”徐達這時當起了和事佬。
站起身走向朱元璋,手指著那盤豬油渣,“嫂子的手藝?”
對於徐達,朱元璋比其他公侯寬宥許多,把盤子遞過去。
“嚐嚐?”
“那肯定的啊。”
一點不帶客氣,徐達伸出手捏起幾粒放進嘴裡,“嗯,香!”
“這可是好東西,最下酒,上位您這請客……”
說完徐達對著朱元璋笑笑,露出一個兩人之間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表情。
幾十年的交情,朱元璋哪能不明白徐達的意思。
當即一把又把棋盤給掀了,用一雙虎目在一眾公侯中掃上一圈,緩緩放下手中的盤子開口說道,“都愣在這乾什麼?”
“冇看見桌子空著的嗎?還不給咱趕緊搬酒端菜去!”
“得嘞,上位,酒菜就可就到!”
一眾公侯聞聲咧嘴一笑,立刻散開,搬酒的搬酒,端菜的端菜。
隻留朱元璋和徐達兩人還在那站著。
“一群殺才……!”
朱元璋看著這些老公侯,嘴裡吐出來一句。
而後示意徐達在自己對麵坐下,把懷裡的奏摺拿出來,又一次遞到他的手裡,現在不會再有人打擾了。
徐達雙手接過奏摺,打開快速的看著。
不一會功夫便將奏摺合上,低頭開始沉思起來。
馬世龍率效死營攻下口溫城,為大明開疆三百裡,這肯定是好事!
可口溫易主,元廷肯定不會善罷甘休,把牙往肚子裡咽,一定會做出動作迴應大明。
叩邊,攻城,或調兵奪回口溫……
這一切都有可能。
他們現在比元廷先得到訊息,又有馬世龍在前方掌握主動權,可以說是占儘了優勢。
但接下來怎麼應對,這裡麵的學問可就大了。
現在這個時節,北邊滴水成冰,動用大軍肯定是困難重重。
雖然年前朱元璋用空印案和倭寇案,從上到下清理了一遍朝堂,殺了不少貪官,得了一大筆錢糧。
不用擔心錢糧的問題。
可這也對大明朝局造成了一定影響,許多官位空缺,導致很多事被耽擱……
可如果不打。
朱元璋暫且不提,他徐達心裡都不甘心!
上一次的北伐,他到現在還不能釋懷,有好機會肯定要想著報仇雪恨!
壓下心裡的想法,徐達把奏摺遞還回去說,“上位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眼中閃爍著精光,“咱的意思……”
“打!”
“上位,末將請命!”
打字一出,徐達立刻站起身,對著朱元璋行軍禮。
“天德,稍安勿躁,這次你不能動。”
徐達激動的詢問,“什麼!”
“為什麼啊,上位!”
朱元璋站起身拍了拍徐達的肩膀,示意不要這麼激動,他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抬手喚來貼身太監白苟,從他手裡接過一份奏摺,遞給徐達,“你先打開看看這個,看完以後咱再接著說。”
此時徐達心中滿是好奇,要說統軍作戰,整個大明他說第二,冇人敢稱第一,哪怕是李文忠也不行!
特彆是對付元廷,那更是首屈一指。
可這次為什麼朱元璋不讓他去,原因肯定是因為手中的這份奏摺,可大明現在有什麼事需要他?
比和元廷的打仗還重要?
應聲便直接打開奏摺看了起來。
重開科舉?
分設南北榜?
這什麼意思啊,朱元璋難道是要讓他來管這事?
朱元璋說著點了點馬世龍捷報,“小犢子這次占著這麼大便宜,咱肯定不能放過他!”
拳頭砸在桌子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朱元璋的語氣突然一轉,接著說,“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這次就算是打,也不能打的太大。”
“現在大明的情況,天德很清楚,你手裡的這個纔是當務之急。”
“元廷是水磨工夫,大草原上想要一戰定乾坤太難…………”
“可是,上位,這事您要我做……”
道理徐達都懂,可是讓他主持科舉的事情,好像確實是有點難為他了。
當初他一介武將充任中書左丞相,最大的原因就是用來製約文官,限製監督丞相之權。
平時根本不乾事。
就是起個震懾作用,讓胡惟庸那幫子人收斂著點。
朱元璋也清楚,這事讓徐達來做,確實是有點強人所難。
可是他也冇辦法啊,朝堂上有資格有威望任此職的重臣有,但是他們屁股坐的地方不對。
能用,但又絕不能用!
太子朱標倒也合適,一旦重開科舉,他便是這一屆學子的坐師。
但是後來又仔細想了一下,又感覺不太行。
這第一屆是最容易被人詬病的,太子朱標的人設絕不能倒,隻能另選他人。
思來想去,也就隻有徐達合適。
開國六公之首,中書右丞相,太傅,不管怎麼看都挑不出一點毛病。
至於會不會乾,能不能乾,朱元璋一點也不擔心。
徐達就是在那充場麵的,真正做事不可能是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