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隻想做一個小縣令啊 第505章 北人,不公
“不公!不公!”
“難道我北人便不是這大明的百姓了嗎?為何隻取南方士子,不公!不公!”
“此中定有黑幕,我等要告禦狀!”
“官官相衛,沆瀣一氣,互相包庇,私相授受,不公!不公!”
數百北方士子團團圍在禮部衙門外,高喊著不公,要朝廷給他們一個說法。
這其中大部分人落榜,確實是因為實力不濟,沒被選中。
北方久經戰亂,士子實力相較南方而言,也實差了不少,這是客觀事實。
但難道整個北方士子就如此不堪,沒有一個士子能被朝廷看中?
自然不是。
陳迪確實沒有貓膩,但其他人呢?
整個科舉的過程中沒有貓膩,但重新閱卷的時候呢?
能動手的機會太多了。
當陳迪拿到科舉榜單名錄的時候,很多士族豪門甚至比他更早就知道,誰人中了,誰人沒中。
對於這些中試的貢士,士大夫們怎麼可能不去迅速拉攏,好結成一係,為自己效力?
而這些效忠於他們的人,就是他們整個家族嘴裡的鴨子。
到嘴的鴨子,還能讓他飛了?
行,你建文帝不是要重新閱卷嗎?
我就給你閱!
他們根本不需要買通什麼所謂的閱卷人,以及整個朝堂五品以上文官。
那麼多人,他們也買不通。
但是,他們可以換卷。
參加科舉的士子那麼多,難道還能重新審閱成千上萬份卷子?
最後能重新審閱的,也不過是前幾百名,最多千名的卷子罷了。
那事情就很簡單了。
他們隻需要提前將這些北人士子的‘陋卷’塞進去,到時候無論怎麼審,最後中試的還是那些南方士子。
而陛下,還說不出什麼來。
陳迪以為他是主考官,是主掌建文三年恩科生殺大權的主考。
但在這些士大夫眼裡,他也不過是一枚小小的棋子罷了。
呂祥帶著數百北方士子在禮部衙門前鬨事,門口的衙吏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些人畢竟是舉人,是讀書人,他們也不敢隨意動手,隻好層層上報。
呂祥不是中試了嗎?為什麼還要在此鬨事?
因為他心裡清楚,李忠的水平比自己高多了,為什麼自己中了,但李忠沒中?
更何況李保童、林彬這些人的水平也不在自己之下。
考完對過答案之後,他心裡很清楚,這幾人的水平皆在自己之上。
如今他中了,其他人卻全都沒中,怎麼可能沒貓膩?
再看看為了平息士子憤怒,貼出來的答卷,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些排名靠前的考卷,除了辭藻華麗之外,全都是庾詞之言,讀之令人不忍直視!
這樣滿是阿諛奉承之言的卷子都能中試,又何來公平之言?
朝廷到底是在取士,還是在選馬屁精?
郭英來兵部辦事的時候,無意間路過禮部看到這一幕。
問清楚事情起因後,郭英笑了。
這些士子們都能看清的事情,他怎麼會不清楚?
甚至這些文官的操作手段,他都猜出了個七七八八。
狸貓換太子?
嗬嗬,本侯玩這些的時候,你們還在撒尿和泥呢。
他也不急著去兵部,轉身直接去了皇宮。
北方士子圍著禮部鬨事的訊息,很快傳到了朱允炆耳朵裡。
本就心煩的他,恨不得直接派錦衣衛把這些鬨事的士子全都抓了。
但他還是忍下了這口氣。
因為他心裡清楚,抓人容易,但這件事一旦被傳揚出去,他朱允炆這個皇帝,在北方士子眼裡就是個笑話了。
更可怕的事還不止這些。
朝廷的官員、士子都是南方人,咋,北方人不是你的子民?
那咱們還考慮啥,直接投燕王去算啦!
這時,陳六安慌慌張張的跑了進來:“陛下,武定侯求見!”
朱允炆一愣:“他來乾嘛?宣。”
郭英剛剛走進禦書房,朱允炆就迅速站起身笑著迎接:“叔爺來啦,快快請坐。”
“臣不敢當此稱呼,陛下還是稱臣名字吧。”
“這是什麼話!”
朱允炆略帶責備的扶著他坐下:“朝裡剩下的老人可不多了,您老可要好好保重身子,朕還有許多大事要仰賴您呢。”
郭英笑了笑:“陛下言重了。”
客氣的寒暄幾句,朱允炆忽然問道:“叔爺您今日來此,是為了何事?”
“臣多日未見陛下,想唸的緊,就是來瞧瞧您。”
郭英啥也不說,就是和他聊著家常。
朱允炆雖然納悶,但也隻能這麼陪著,甚至還加著些小心。
北線戰事不順,他已經起了換帥的心思。
尤其是長興侯耿炳文,這麼長時間了,仍舊龜縮在新樂一線堅持不出。
朝廷每每催其出戰,都被其以‘逆軍無糧,久耗必敗,堅守方為上策’的理由推脫。
急著一戰而平的朱允炆自然心生不滿,已經想要換人。
但現在朝中能用的將領真的不多了。
藍玉舊將,自己已經幾乎將他們得罪了個遍,用完之後把鳳陽扔給他們後,就不聞不問。
現在更是老的老、死的死,剩下的也沒幾個。
朝中更無可用之將,他郭英已經算是很能打的了。
“叔爺,您對北線戰事怎麼看?”
郭英心裡一動,但臉上仍舊不動聲色:
“臣哪有什麼看法?陛下算無遺策,燕逆不日可下,臣自然是看好陛下。”
朱允炆苦笑:“叔爺莫要誆我,北線戰事遷延日久,百姓苦不堪言,朕恨不得明日戰事就結束,可這長興侯唉!”
郭英冷眼旁觀,已經猜出他對耿炳文不滿。
其實耿炳文的戰術沒有什麼問題,最多守成有餘,魄力不足罷了。
隻要耗下去,再派幾個善於突擊、攻城將領,打他個幾年,朱棣那小子肯定扛不住。
但這不懂兵事的小皇帝,偏偏想要速戰速決,那他離倒黴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郭英可沒勸他的打算,甚至準備火上澆點油:“是啊,這都快半年了,真定居然還沒收複,老耿真的是唉!”
朱允炆忽然問道:“若朕換叔爺上去呢?”
“彆”,郭英笑著揮手:“臣老了,打不動了,恐有負聖恩,萬萬不敢擔此要責。”
“叔爺太謙虛了,這大明能和您並肩的將帥,一隻手就數得過來,能超過您的,幾乎沒有。”
郭英懶得聽這彩虹屁,他來這裡可不是跟他朱允炆閒聊的,是來給那些文官上眼藥的。
“陛下,臣剛才路過禮部,這是怎麼了?”
朱允炆歎口氣:“叔爺不知,這陳迪啊,辦事當真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