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 > 第61章 數字與句讀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我朱雄英來了 第61章 數字與句讀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雉二十三,兔一十二!」

吳沉顯然有點驚訝,看來吳王學過雉兔同籠,看我出個彆的題,於是他張口道:「今有一竹,竹高一丈,昨夜被風折之,其頂末觸地,離根三尺。問折斷處高幾何?」

好家夥,勾股定理?朱雄英略微思索了一會兒,由於對明朝的長度單位有點不熟悉,他先在紙上寫下了題目以及:

1裡=18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然後寫下:

甲2
32=(10-甲)2

甲=455尺

朱雄英抬筆去寫,吳沉就在旁邊捏著鬍子等待,在他看來這道題已經是非常難了,朱雄英應該不會做,可誰知朱雄英片刻的功夫就答道:「先生,其高為四尺五寸五分!」

吳沉非常驚訝,說道:「殿下是否以前學過這些題目?」在吳沉看來,朱雄英是不是做過這些題,所以就直接說答案了!

朱雄英答道:「我曾學過些類似的,這是我的計算過程!先生請看!」說罷就起身,走到吳沉身邊,將墨跡未乾的紙張遞給了吳沉。

吳沉接過之後,眉頭越皺越深,因為這些符號對於他來說就像是鬼畫符一般,整張紙上,他僅僅隻認識『裡』『丈』『尺』『寸』『甲』這五個大字,其餘的竟然全都不認識,這導致他完全看不懂朱雄英的計算過程!

於是他好奇的問道:「殿下,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

這其實是朱雄英有意的引導,雖然這個時期明朝人通過籌算和珠算,其計算方式已經十分先進,可以滿足日常的需求,如果沒有外接影響的話,大明永遠也不會出現數字這種東西。但是阿拉伯數字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就是計算方便、便於書寫、對一些複雜的數學領域提供了便利。這對於大明的發展來說有很大的好處!

這張紙上除了數字之外,還有標點符號。現如今的大明,書寫上沒有標點符號,這就讓學習成了一件很有門檻的事情,因為你認識字還不行,你不知道斷句就很容易出現誤解!而且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極大的限製了閱讀的速度!

他對著吳沉解釋道:「先生,這些符號是代表的數字,這是平方的意思,這是等於號,其意為相等。這寫在文字中的是為了斷句的,稱為標咳咳,稱為句讀!」他本來想說是標點的,但是標點的標,也是朱標的標,有點撞爹了,連忙換成了古代對於標點的稱呼!

沒錯,古代也有標點符號,但是並不具體和係統!僅僅有雙圈號,圈點號等。那為啥古代沒有推廣標點符號呢!都沒有形成係統怎麼推廣啊!

隨後朱雄英開始邊畫邊寫,畫的是標點符號,寫的是標點符號所代表的意思,以及使用方法,並且口頭給吳沉講解,而吳沉就像是學習一門新學問一般,這麼聽朱雄英說著寫著!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時辰,朱雄英才將常用的數字元號,標點符號介紹完畢!

「妙啊!」

吳沉看了半天,連連讚歎,他是博學之士,自然能看出數字和句讀的好處!數字可以方便快捷的進行紙張計算,而句讀可以加快閱讀速度。作為東閣大學士,他每日都需要幫朱元璋看大量的奏章,如果朝野上下官員在書寫奏章之時,都用了句讀,豈不是讓辦公更加的俱有效率?

「不知道是何人發明的這些符號,殿下,你從何處習來的?」吳沉笑道,心裡想著此人學識必然不低!

「唉!」朱雄英歎了口氣,臉上漏出了一副十分可惜的樣子!

「殿下何故歎氣啊!」

「先生有所不知啊!」朱雄英腦子轉的飛快,快速將腦中的說辭過了一遍,這才手扶額頭說道:「這實在是我的罪過啊!」

「殿下,這是為何啊,殿下有何罪過啊!」吳沉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兒,隻能一個勁兒的追問,心裡就如同百爪撓心一般,迫切想知道為什麼!好不容易等到朱雄英張口了,可誰知朱雄英又歎了口氣!

「唉!」

「殿下莫要在歎氣了,快說吧!」吳沉已經迫不及待了!

隻見朱雄英說道:「此前我曾在文淵閣上過課,閒暇時分,便在其中找書去讀!先生也知道,文淵閣中的書籍浩如煙海,其中不乏珍稀的古典古籍!」

吳沉點頭,這是自然,幾乎將前元的宮廷藏書都搬來了!

「其中就有貞觀二十年的一卷古籍,其並非用紙張寫成,而是一冊竹簡!我初見這則竹簡之時,它已經破敗不堪,僅能依稀辨認字跡!由於年歲日久,日前王府搬家之時不幸被我身邊太監馬三寶所毀!我本想將其打死,是我王府官員勸諫,方貶其離開神州,去往海外!」

「唉!未能將原本儲存,真是我的過失啊!這句讀與數字皆是其中所載!真是令人心痛啊!」

朱雄英聲情並茂,情到深處,還用力擊打自己的胸部,發人深省,讓人不由得唏噓感慨!

吳沉被他的神情所感染,上前說道:「殿下莫要心痛,此書曆經七百餘年,未曾有人發現它的光彩,幸得有殿下觀看,他才能造福後人,其內容被儲存下來即可,殿下不必太過自責了!」

朱雄英平複了一下情緒,走到自己的桌案前,說道:「先生說的是啊!目前我這裡還有一些殘片!請先生觀看!」說罷便從一個角落中拿出一個托盤,托盤上麵還有蓋子,隻見朱雄英小心翼翼的將其開啟,漏出來七八枚長短不一的竹片,上邊字跡已經很淡,但是仔細觀看,還是依稀可以辨認!

看著這些殘片,朱雄英在心裡將姚廣孝給罵了一頓,這該死的道衍和尚,要不是他偷懶,就做了這麼幾片兒,我哪還用編這麼多故事!不過有一說一,這竹簡做的還真不錯,要不是那假和尚告訴自己,真還以為是唐朝舊物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