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122章 胡惟庸:刺殺事件的幕後真凶是劉伯溫
-
待理清思緒,李善長重重歎了口氣。
冇想到自己在朝堂上一直做局的人,居然成了人家的一顆棋子。
自己冇來由責怪了胡惟庸一番,差點產生誤會。
惟庸,這件事咱交給你處理。
老夫退出朝堂多年,再插手衙門上的事,難免引起閒話,和陛下的猜忌。
你是中書左丞相,百官之首。
稽查真凶,調查真想,替陛下排憂解難,本來就是分內之事。
你若是不聞不問,反而招來閒話,伱就主動去查,相信陛下不會怪你!
說著,李善長鄭重的怕了拍胡惟庸的肩膀。
一定要查個水落石出,幫咱們淮西人洗清懷疑。
揪出幕後主使,還咱們淮西集團一個清白。
惟庸,你身負重任,不光陛下在看著,咱淮西人都指望你了,不要讓老夫失望!
還有,這個時候不要玩什麼小聰明。
事情是怎麼樣就怎麼樣,不要在陛下麵前好大喜功,陛下最看不上的就是這樣的人。
這麼做的結果就隻有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聽聞此言。
胡惟庸連連點頭,雖然不滿李善長一而再對自己的懷疑。
他還是忍了冇有埋怨:
國公請放心!
學生心中有數!
此事關係咱淮西集團的生死,學生不敢有半點含糊!
說到這,胡惟庸似乎想到了什麼:
國公
您看這使出借刀殺人之計的會不會是浙東黨人
學生在想,一旦咱們淮西集團倒了,受益最大的就是浙東黨人了。
而且,最近劉伯溫一直借病,隱藏在家,會不會就是他在幕後指使的
前兩天,詔獄傳來訊息,劉伯溫曾經跟著陛下去過詔獄。
我看九成九就是他在幕後搞的鬼!
說是病入膏肓,還能有精神去詔獄,咱看這病也是假的!
話音未落。
李善長不屑的哼了聲,否認道:
惟庸,你未免太看得起劉伯溫了。
他真若是有這等能耐,何至於在朝堂之上被咱們淮西人整的這麼慘!
況且,憑咱對他的瞭解,他還不至於做這下三濫的事情。
劉伯溫之所以被咱們整,是因為性格驕傲,自命清高,不屑一顧,說實話,這是一個有著風骨的人!
使用陰謀詭計扳倒淮西集團,他不會做,也不屑做,即使他有心反擊,也會藉助林澈之手,光明正大的對抗淮西集團。
你肯定錯了,不必在他身上花費心思!
被李善長一頓挖苦,胡惟庸眉頭皺了皺欲言又止,強忍著心頭的不忿道:
國公說的是!
惟庸聽國公安排就是!
聽了這話,李善長恢複往常的從容,坐回到太師椅上,朝胡惟庸道:
你回去吧!
今天出這麼大事,你一箇中書丞相不在府上,手下找不到你,太不像話!
記住老夫的話,踏踏實實幫陛下找出幕後真凶。
千萬不要再玩什麼小聰明!
陛下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踏實做事的人!
胡惟庸聞言諾了一聲,躬身行禮,匆匆告彆。
……
正如各方預料。
今天午門大街上發生的刺殺事件,迅速發酵。
刺殺事件很快成為應天府百姓、官員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應天府隻要是人聚集的地方,必然談論此事。
隨著流言不斷傳播,林澈也被越來越神話,封建年代頗多迷信的應天百姓將他傳承的‘福星’下凡。
魏國公府這邊。
大將軍徐達從京畿大營剛回家,走進客廳,身上的甲冑還未來得及卸下,就見徐妙雲匆忙忙走了進來。
一邊幫著父親卸甲,一邊滿臉期待問道:
爹,今日午門大街上發生的事,您聽說了嗎
當然,這麼大的事能不聽到麼,陛下就差點從京畿大營調兵了!
徐達將身上甲冑脫下,掛好,輕描淡寫的說道:
京畿大營緊急戒備了一天,隨時準備派兵!
咱聽說上位龍顏大怒,差點將都尉毛驤給斬了,最後派上了甚少出動的侍衛上直軍。
幸好,太子和秦王找到、並救下那位叫林澈的先生。
否則,依上位的脾氣,不知又有多少人被牽連,淪為冤魂…
聽聞此言,徐妙雲滿臉不可置信的看著父親:
啊
這麼嚴重
這些人也太膽大了吧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距離皇宮不遠,還有太子在場的情況下,發生刺殺…
怪不得陛下發那麼大脾氣,這不是打皇家的臉嗎
呯!
徐達在椅子上坐下,一拍桌子,讚同道:
誰說不是呢!
這些狗賊膽子太大了,檢校、太子衛隊、侍衛上直軍這等陣仗居然還敢刺殺,簡直冇將陛下和朝廷放在眼裡。
幸好冇事,不然…
這位林先生,是陛下力排眾議保下來的奇才,若是這時候出事。
陛下肯定不會善罷甘休,隻怕是又一輪清洗…
唉!朝廷這些年就冇消停過。
不知這位神秘林先生出現,對我大明是好事,還是噩夢…
見父親一臉憂鬱,徐妙雲上前好奇問道:
爹,總是聽你們說林先生、林先生的,被你們說的像伯溫先生一樣,不會是個老頭吧
徐達看了眼如花似玉的女兒,笑道:
他呀,是今年科考的貢生,你說他有多大
我猜跟你年紀相仿,要大也大不了多少!
我聽同僚說,這位林先生長的玉樹臨風,極為標緻的一個少年,文采也好!
徐達無意的一句話,讓徐妙雲臉色緋紅起來,她輕輕捶了捶父親的肩膀,轉移話題道:
爹…
那,聽說殺手當場被殺,幕後凶手抓住冇有
有冇有尋到線索
徐達聞言,搖頭道:
若是尋到線索,陛下能發這麼大火
陛下準備調集京畿大營兵馬,滿城搜查,被你爹給勸下了!
要怪就怪秦王殿下太年輕,出手冇個分寸,好歹留個活口啊!
不然,也不至於這般鬨騰!
徐達說著,自顧自的朝臥室走去。
涉及這位神秘林先生的事,他不想跟女兒說太多。
等到一切塵埃落定,隻怕應天就要變天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