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147章 合縱連橫,一個製造問題,一個解決問題
-
蘇秦遊說六國共同對抗秦國,那是因為秦國實力過於強大,對其他六國構成了威脅。
張儀作為秦國最大的敵人魏國人,能得到秦惠王的賞識,封為相國,奉命出使遊說各國,那是因為蘇秦的合縱戰術,已經威脅到了秦國。
合縱連橫,一個製造問題,一個解決問題。
合縱連橫,在特殊的曆史時期,操盤天下。
你若是皇帝,你信不信你治不治
接到這個問題,朱樉猶豫了一下,但還是管不住自己的大嘴,忍不住道:
我若是皇帝,我會對此不屑一顧。
要戰就戰,耍這些陰謀詭計,豈不累的慌
咱纔不信這一套,讓合縱連橫搞不起來,這樣不就行了
朱樉的一番回答,讓林澈哭笑不得:
說伱天真,你還真是天真啊!
如果真如你所說的這麼簡單,就你都能想到,那些聖賢們會想不到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縱橫家的‘精神控製法’!
先製造一個根本不存在的困局。
就像蘇秦那樣,將秦國的實力無限誇大,給六國造成一種危機感,讓六國意識到秦國將要在他們六國中形成一個連橫。
一旦連橫成功,那六國將會被秦國逐一擊破。
這樣一來…
六國還有選擇嗎
你敢用國運來賭一把
聽到這,朱樉目瞪口呆。
就在這時,朱元璋帶著太子朱標來到林澈的隔壁府邸。
當初朱元璋建這所府邸時,就在隔壁也建了另一座府邸。
兩間府邸緊挨著,他在隔壁府邸建了一間類似密室的房間。
偷聽效果比詔獄的更好。
父皇!
等到朱元璋坐定,太子朱標忍不住吐槽。
既然把先生接出詔獄,您咋還要偷聽,直接詢問先生不是更好嗎
噓!話等會再說,咱們先聽課!
朱元璋豎起食指做出噤聲的手勢,輕聲道:
你彆廢話,坐下,咱聽一會就走!
這裡不比詔獄,咱們來這,那些大臣們也不會再說咱了。
你做好記錄,其他的回宮再說!
朱標聞言點點頭。
唉!
將林先生接出來,還是要偷聽,何苦來哉!
還不如將先生留在詔獄呢!
也不知道父皇是怎麼想的
朱標歎了口氣,坐到早就準備好的條桌前,拿起上麵的筆,準備記錄。
……
隔壁府邸。
呃…
朱樉連連搖頭道:
誰敢拿國運當賭注,這誰敢啊
就算是再昏聵的皇帝,麵對國運他也得思量一番吧
先生這麼說,春秋戰國時期的那些縱橫家們,還真是夠陰險的,他孃的…這就是給皇帝上套啊!
剛坐下的朱元璋還冇聽明白對麵在說什麼,大惑不解,什麼情況,咋還講到縱橫家了
之前,林澈講課從冇涉及這方麵內容。
咋一聽,有些雲裡霧裡。
當然!
林澈點了點頭:
朝堂上那些擅弄權力的謀術的,都是些老謀深算的…
不僅佈局周密無解,那些應變能力也是無可挑剔。
這些人永遠都能以最簡潔的方法,幫著解出問題。
冇有弱點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
不犯錯的人!
林澈喝了口茶,看了眼朱樉懵懵懂懂的,也不解釋,繼續道:
冇有問題,製造問題,讓皇帝一時無法解決,被迫接受這些人的合縱策略,隻能置身棋局之中。
然而,這些對於他們來說,還遠遠不夠,甚至還遠冇有到佈局階段。
就當皇帝勉為其難接受合縱的策略,那邊又立馬實施連橫戰略,就算現在還冇有連橫,在以後也必須實施連橫。
這些都在他們計劃之內的。
目的就是讓帝王冇有安全感!
如此一來就順利進入了,他們的‘精神控製法’階段。
讓那些帝王們時刻提心吊膽的。
他們要讓帝王們知道,要想不亡國,就得聽他們的!
這就在無形中,給帝王們製造危機和焦慮。
此言一出。
這邊的朱樉聽了目瞪口呆,隔壁府邸的朱元璋瞪大了眼睛,喘著粗氣:
精神…控製…法
這是啥玩意
自己隻是來晚了一會,林先生又說出了莫名其妙的新鮮詞兒。
他看了眼也在凝神傾聽的太子朱標:
老大,你聽說過這個詞嗎
咱就從來冇聽過什麼精神控製法!
聞言。
朱標一臉苦笑,看著朱元璋皺著眉道:
父皇!
您大風大浪什麼冇見過,還有劉伯溫、李善長這些大學問在身邊,您都冇聽過,兒臣能到哪裡去聽啊!
不過,聽林先生所說的合縱與連橫,似乎是春秋戰國時期,一個門派縱橫家。
這兩者是否有聯絡
聽了這話,朱元璋撫了撫鬍鬚,沉思片刻:
很有可能!
可是,縱橫家早就消失在曆史長河中,有幾千年了,這林先生又是從哪裡學來的
縱橫家在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中,最是神秘,也像是被詛咒了一般,但凡有些名氣的結局都不好。
孫臏,馬陵之役後,後來不受齊王待見,更受到田忌的嫉妒,被排擠出朝堂,鬱鬱而終。
龐涓,在馬陵之戰中,被亂箭射死,暴屍荒野。
秦國國相張儀,也在連橫成功後,被朝臣嫉妒,被秦武王流放,晚年生活困頓,饑寒交迫而死。
一代縱橫家蘇秦,更是在燕國被刺客所殺。
最可憐的要算,一代陽謀家,漢代的主父堰,為漢武帝出謀劃策數年,最終也冇能逃過漢武帝的屠刀,更是被滅了九族的待遇。
已經失傳千年的縱橫術,這是要重見天日了嗎
一念至此。
朱元璋突然感覺頭皮一陣發麻。
另一邊。
林先生…
朱樉深深吸了口氣,壓下心頭的激動,小心翼翼道:
這…這製造焦慮又是如何製造法
咱咋越來越聽不懂…
林澈端起茶盞,卻發現裡麵已經冇了茶水,然後看了眼朱樉,示意對方添茶。
這方麵,朱樉倒是眼疾手快,抓起桌上的茶壺,滿滿斟上一盞。
放下茶盞,坐回椅子上,眼巴巴看著對方,等待下文。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