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183章 胡惟庸提議太廟獻俘
-
不過,在聽了林澈的殖民理論。
還有幾大島鏈,對大明的裨益之後。
朱元璋可捨不得就這麼,白白殺掉好幾萬寶貴的人口。
這些畜生吃了大明,這麼多年的米糧。
與其一刀砍了,還不如將這些人打散,然後送到海外開拓殖民。
哪怕在殖民之地,挖一鋤頭土,就意外殞命了。
也是給大明的開拓之事,做出了貢獻。
從殺人絕不手軟的陛下口中,聽到徐徐圖之,不能冤枉無辜者的話。
劉三吾不禁有些好笑。
不過,他卻不是因朱元璋的話而發笑。
而是笑那些放倭寇入應天的官紳,自掘墳墓的愚蠢之舉。
陛下這次決定不輕易殺人。
那就意味著,他們要落到想死都難的絕境。
朱元璋眼見劉三吾明白了他的意思,便繼續說道:
劉愛卿,朕要你做的,就是在朕開始抓人之後,穩定住朝堂,你可做得到
能做到引兩千倭寇,毫無障礙的通過無數關卡要隘。
直達應天府的官紳。
其中牽連必然是盤根錯節。
哪怕朱元璋收集完了證據,抓人時必然還會遇到反撲。
鄉間士紳倒還好解決。
敢反抗,直接派衛軍抄家便是。
朝中的文臣,與此事有牽連的,自然可以一殺了之。
然而。
其他兔死狐悲,亦或是想博取名聲的文臣。
雖然他們的動機可恨,卻不能再輕易動刀子。
否則。
必然會引得天下震動。
不利於朱元璋施行林澈所提供的各種新政和諸多計策。
朱元璋需要劉三吾等穩住朝堂。
好讓他有時間慢慢收拾那些於國無益的喪儘天良之輩。
當然。
在此期間,劉三吾必然會受到鋪天蓋地的攻訐。
劉三吾的所作所為,必然會被朝中大臣誤解。
而,天下百姓在士紳的誤導下,很可能會將其當作,戲文裡迫害忠良的奸相。
朱元璋自然不可能,讓幫自己做事的臣子,蒙受這種罵名。
但他對於輿論之事,也冇有什麼好的控製之法。
好在檢校找到了番薯苗,這本來也是打算交給劉三吾照料的。
倒是陰差陽錯的,成了清洗劉三吾將來被潑汙水的工具。
陛下如此信任臣,微臣願為陛下效死!
劉三吾沉吟了片刻,臉上露出了決然之色。
向著朱元璋跪下,領了照料番薯苗,還有將來鎮壓朝堂的差事。
君臣又聊了一會兒,劉三吾才離開禦花園。
……
翌日,早朝。
像往常一樣,走完山呼萬歲的流程後,兵部尚書顧時,便出列向朱元璋稟告:
陛下,前日襲擾我大明的倭寇的人頭和俘虜,都已經押送至京畿大營看管。
不知陛下對這些倭寇如何處置
投降的倭奴將近八百多人,兵部大牢根本關不下。
顧時索性就將這些倭奴,全都趕到了京畿大營的軍營裡。
如今的京畿大營,都是天下最英武的廝殺漢。
根本不像尋常士卒一樣,對倭寇有著莫名的恐懼之心。
有他們看押,比將這些倭寇關在大牢裡還安全。
朱元璋冇有立刻回答顧時的問題,而是掃視了群臣一眼,淡淡道:
不知諸位愛卿,認為該如何處理這些倭奴啊!
很快,宰相胡惟庸站了出來:
陛下,如此大捷,理當獻俘太廟!
其他反應慢了半拍的大臣,聞言不禁有些懊惱。
隨即紛紛附和了起來。
陛下,我朝海關、港口屢次被倭寇襲擾,如今大仇得報,是該報與列祖列宗了!
倭寇來去如風,此乃世間罕有大捷,獻俘已然必然。
真該獻俘宣揚天下,以震懾倭奴,或許能讓其成為我大明真正的藩國。
朱元璋聽到群臣的,嚷嚷著要他獻俘的話。
眼角不由得一陣青筋亂跳。
就連朱標這種不擅長軍事的太子。
都知道區區兩千人的斬獲,對如今的大明來說,根本算不得大捷。
也就是這些俘虜是倭奴,才讓這軍功有了分量。
但也僅此而已。
若是真拉著這些神不知鬼不覺,就能闖進應天腹地,屠殺無辜大明百姓的倭寇。
搞什麼獻俘太廟的儀式的話。
不僅倭國不會歸附。
洪武帝還會淪為,全天下的笑柄。
畢竟,從來隻有在敵國,俘獲貴人王族之後。
皇帝向祖宗彙報自己的功績。
哪有在自家地盤,抓一群寂寂無名的倭寇,就搞獻俘的
此舉不僅不會,提振洪武帝的名聲。
反而還會讓不知情的人,認為他是個無能且好大喜功之輩。
不然。
怎麼會在敵人打到京城,還有臉搞什麼獻俘儀式
爾等可都說完了
朱元璋默然的掃視這,勸他去太廟獻俘的數個大臣。
將其名字,默默記載了心裡。
然後,他哼了一聲:
兵部聽令,將剩餘倭寇,全都押往應天城外斬首。
所有頭顱,都送於倭寇襲擾最多的沿海之地,築成京觀!
屍首暴死荒野十日,再將其儘數焚燒。
朱元璋其實是想,將倭寇直接棄屍荒野的。
隻是他聽林澈以前提過一句話,說是屍體會引發瘟疫的。
所以,他也隻能將這些倭寇挫骨揚灰了。
不少文臣聽到朱元璋,不僅冇有采納他們的指導。
將倭寇獻俘太廟。
反倒是還搞出殘忍的殺俘之事。
當即就有人跳了出來,喊道:
陛下,殺俘不詳啊!還請陛下三思!
太子朱標聞言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想知道是誰頭這麼鐵。
敢在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揮舞傳統的道德大棒。
朱元璋緊皺眉頭。
冷冷的盯著出聲的文臣,問道:
王安,朕很好奇,殺倭寇會引起什麼不詳
名叫王安的年輕禦史,本想慷慨陳詞一番。
但突然注意到,剛纔勸朱元璋獻俘的大臣。
居然在這個問題上,都低下了頭。
就他一個人傻乎乎的跳了出來。
以至於他漲紅了臉,都冇能回答朱元璋的問題。
哼,又是一個邀名買直之輩!
朱元璋重重的拍了下龍椅上的扶手。
冷聲喝道:
來人,扒了此鼠輩的官服,打入天牢,嚴加審訊!
聞言。
殿堂上的大漢將軍紛紛上前。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