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三十章原來是皇帝好心辦成了壞事
-要知道。
朱樉鬧彆扭歸鬧彆扭。
可是在他心裡,洪武皇帝朱元璋地位,可不是一般的高大。
再加上大學堂那些大儒們灌輸的君權神授思想。
深深紮根在他心裡。
在他潛意識裡,就冇有父皇辦不了的事情。
這些天,林澈給朱樉上課,讓他開闊了眼界,也灌輸了一些顛覆他認知的思想。
像之前一直以為,父皇是真命天子。
父皇所說的話,所製定的政策…無疑都是不可置疑的。
然而,林澈卻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將這一認知一一打破。
也動搖了他內心的信念。
原來父皇也有犯錯的時候,而且所犯的錯誤還會深深傷害天下黎民百姓。
不論是賜公田補貼官員俸祿,造成土地兼併。
還是重農抑商,阻止經濟社會發展。
亦或是海禁讓沿海居民生活陷入困頓。
在林澈的講解中,這些都是不折不扣的失敗政策。
給百姓,給朝廷帶來弊端遠大於益處。
朱樉茫然了。
林先生,既然解除海禁有這麼多好處,父…當今皇上為什麼還要實行海禁朱樉給林澈倒了一杯酒,悶聲悶氣的問道。
林澈喝了一口酒,略一思索開口道:當今皇上之所以實行海禁,無非考慮到了兩點。
第一點就是重點關注農業。
要知道,大明的稅收基本上靠農民種地來維持的,農業經濟決定大明朝的命運。
大明建國時間不長,整個社會還冇完全從戰亂蕭條中恢複過來,全國上下致力於恢複發展經濟,尤其是農業經濟,自然其他方麵都是次要的。
還有幾千年中原王朝,農耕思想根深蒂固,也是當今皇上重農抑商的重要原因。
林澈說到這裡,朱元璋聽了連連點頭。
這小子又把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現在大明天下初定,朱元璋在全國實施休養生息政策,致力於農業經濟復甦。
至於什麼商業經濟、海外貿易,在他心裡尚未提上議事日程。
當然正如林澈所說,幾千年傳承下來的農耕思想,也造成了他的‘短視’。
朱元璋暗暗點頭,心中對林澈的看重又多了幾分。
這邊講課繼續:第二點皇上從大明江山社稷考慮。
當今皇上雖然建立大明,卻並未實現真正的統一,依然存在‘內憂外患’的局麵。
內憂’是指大明內還有前元餘孽冇有清剿乾淨。
‘外患’那就更多了,東北方納哈出部經常襲擾邊境;西北方北元王庭依然存在,時刻威脅大明政權;東南張士誠和方國珍舊部就盤踞在沿海一帶。
當今皇上考慮,實行海禁,就是防止張士誠、方國珍舊部,與倭寇、國內反抗勢力勾結,危及大明的江山社稷。
以上兩點註定了當今皇上,要實行海禁。
等林澈分析完,隔壁朱元璋幾乎定在了那裡。
這小子就像他肚子裡的蛔蟲,完全把握住了自己的心理動態。
林澈不僅說出了他心裡對海禁的考慮,就連當前的形勢都分析的麵麵俱到。
如果不是自己親耳所聽,朱元璋一定會以為這話出自一個積年官吏之口。
冇有多年官場經驗積累,哪能分析的如此透徹。
可是林澈之前隻是一名貢生,完全冇任何的官場經驗。
他是如何做到的朱元璋很是困惑。
監室內,等到林澈分析完,朱樉這次反應很快:先生,聽你這麼一說,當今皇上這麼做冇錯啊!這兩點確實是大明當前麵臨的迫切問題。
這麼說實行海禁,還是很有必要的!說到這,朱樉目光迫切的看著林澈,希望對方有一個肯定的回答。
冇想到林澈還是搖了搖頭。
你錯了,當今皇上想錯了,也做錯了。
見朱樉傻子一樣看著自己,林澈給兩人倒了一碗酒,繼續說道:我們就從他考慮的兩點一一分析。
先從第一點來說,當今皇上重視農業,確實一定程度恢複了農業經濟。
但是!林澈將這個詞加重了語氣,重視農業,也是要因地製宜。
他在沿海地區,實行海禁,發展農業經濟,就是大大的錯誤。
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條件並不適合耕種。
古語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當地海民早就習慣了依海為生,靠捕魚維持生計。
一旦實行海禁,那些海民不能捕魚維持生計,又冇有合適的土地耕種,他們隻能鋌而走險,通過走私牟利或者乾脆加入海盜。
說到這,朱樉似乎有些明白了。
正如林澈所說,老爹製定的禁海政策,初衷是好的,隻是冇有做到因地製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這就是好心辦錯了壞事。
隔壁的朱元璋若有所悟,默默的看著牆壁。
我們再說第二點,皇上考慮的‘內憂外患’本冇有錯,卻忽視了,開放海禁,不僅能增強大明經濟,更是能提高大明的軍事實力。
一旦放開海禁,泉州、閩州和番禺的幾大船廠一開動,成百上千條遠洋船隊組建。
既能保護海外貿易的順暢,更能保衛大明沿海邊防。
在大明無敵艦隊比起來,張士誠、方國珍舊部的那些小漁船,根本就不夠看的。
彆說對抗了,就是撞也能將這些餘孽,送進海裡餵魚。
這些小魚小蝦哪裡還能對大明構成威脅。
到時候大明無敵艦隊,縱橫在海洋上,所向披靡,就連後來號稱‘日不落’的大音帝國看到我大明無敵艦隊,也將瑟瑟發抖。
林澈說完,猛的灌下一口酒。
豪氣乾雲。
意氣風發。
好像自己就是那支無敵艦隊的指揮官,睥睨天下。
朱樉也被林澈豪言所感染。
呯!他拎起桌上的酒罈砸在地上摔了個粉碎,陶瓷混雜著酒水濺的到處都是。
豈有此理!朱樉心情激盪,怒火無處發泄,破口大罵:皇上腦袋被門給夾了!怎麼儘出昏著,不行,咱出去一定找他說道說道去(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