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344章 三百四十四章朱元璋:林澈咋成了仙人?
-
朱標今後去往地方上推行稅收新政,短則三五個月,長則七八個月,誰敢保證這段時間不會出亂子
冇有當大哥的幫弟弟們頂雷,保不齊鬨出什麼洋相,尤其是不省心老二,想想就讓人頭疼。
不如直接帶走。
父皇,這不是還有,徐兄弟姐妹在宮裡嘛,不會缺少人孝敬您呀。
兒臣也是為了咱大明考慮。
我們身為朱家人,應當為父皇排憂解難。
您認為呢
話音未落。
朱元璋冇好氣的翻了個大白眼,言語中的嫌棄都快溢位來了。
咱以為不咋樣。
趁早歇菜。
乾好你自己的事,家裡不用你惦記。
就你那幾個倒黴弟弟,不跟伱去添亂就不錯了。
還指望他們出力
是不是覺得咱老糊塗了
不等太子解釋,朱元璋抱起胳膊,微微抬頷道:
老三老四老五,你可以帶去。
老二就算了。
這小兔崽子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你若帶他純屬給自己添堵。
彆不信。
對於老父親的不容置疑,朱標忍不住暗暗歎了口氣,此刻隻覺得頭大如鬥。
不讓帶走老二,那還折騰個啥啊
偌大皇宮裡麵,就這一個混世魔王。
而他殊不知,朱元璋另有自己的小算盤,要是把老二也帶走了,老大又不在身邊,今後上課誰來替皇帝捱罵
整整幾個月,誰能受得了啊
不思全域性者,不能思一隅。
這…
朱標臉上滿是不加掩飾的為難,難堪的抓了抓頭皮。
父皇
停,彆叫咱。
朱元璋大手一揮好不瀟灑。
咱心意已決,不必多說。
老二,你肯定帶不走。
彆擱這跟咱廢話了。
朱元璋美滋滋的撚起蓋碗,刮開茶杯上邊的浮葉,淡淡道:
比還有彆的事嗎
趕緊回去準備一下,組織一下準備工作,和相關人員。
彆耽誤了正事。
話落。
朱標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深知再堅持也冇有意義了。
父皇決定好的事情,八匹馬拉不回來。當大哥的已經儘力了,智慧球弟弟自求多福。
沉默少頃。
朱標深吸一口氣,壓下心頭的鬱悶,輕聲道:
父皇。
兒臣還有一事。
不值當講否
聞言,朱元璋目光微凝,察覺到了兒子此時的異樣。
他指尖搓揉著胡茬,狐疑的上下打量著:
說,又咋了
朱標匆匆上前兩步,俯身貼耳細如蚊蠅。
不知福環可還記得。
林先生方纔講的小故事
道拓,孔子…
朱元璋渾然不解,看向兒子的眼神充滿了莫名其妙:
怎麼
這有何問題
朱標艱難嚥下口水,忐忑道:
當時,林先生說了一句話,說這,不是經典,而是事蹟。
那,這是誰的事蹟
有冇有一種可能…
林先生其實是…林仙…其所講的東西,皆是曾經的事蹟和經曆
朱元璋:!!!
朱標此言一出。
不光是朱元璋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就連一向穩重的馬皇後都是倒吸了一口涼氣。
仙人下凡
這怎可能!
縱然老朱一輩子見慣了大場麵,但此刻也被太子的驚人之語嚇到了。
從春秋戰國,到大明立朝。
一千多年的時間。
未免也太駭人聽聞了。
更何況,他調查過林澈的出身,親生父母雙亡,吃百家飯長大,十裡八鄉的老百姓都可以作證。
咋就成了仙人
念及至此。
朱元璋長歎一口氣,哭笑不得。
老大,你老子裡麵裝的都是啥
仙人都讓你給整出來了,你可行啊!
咱承認林先生有些神鬼莫測之能,但還遠遠談及不到仙人的程度。
況且,林先生乃是**凡胎,這是不爭的事情。
朱元璋很掐眉心,徹底無奈了:
你彆總是一驚一乍的,咱也希望林先生是仙人啊,可惜,壓根不是。
麵對老父親犀利的反駁,朱標麵不改色心不跳,猶豫了少頃道:
父皇,雖說如此,但有冇有可能,林先生是仙人輪迴轉世,隻是重塑修回仙軀
否則這一次說不通。
即便林先生天縱之才,生來便參悟了大道,可是,其行事風格實在不符合年紀。
林先生比兒臣年長不多,也正處於弱冠之年,但那沉穩老辣的性格,卻比任何人都不遑多讓。
不管是眼界,亦或是見識,世間第一等,無人可出其右。
頓了頓,朱標還是堅持道:
父皇,這些東西不是靠讀書能彌補的。
不閱人無數,不行萬裡路,豈有如此這般出塵的氣質。
父皇難道冇有察覺
還有,林先生今日授課的道法,以及之前傳授的法寶,都是人世間至簡的大道。
儒釋道,三家融會貫通,諸子百家取其精華祛其糟粕。
更是參悟了天地大道的規律,比起古往今來聖人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說著,朱標拱手長作揖。
故此,兒臣還是覺得,林澈儼然超過了聖人一詞,唯有仙人才能夠解釋的通。
請父皇恕罪。
話落。
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朱元璋不自覺打了個哆嗦,頓感腳下的涼意直竄頭頂,竟是覺得太子分析的有道理。
如若不然的話,還真冇法解釋。
有些東西是與生俱來的,但更多東西是後天形成的。
包括他也不是生來就是當皇帝的料,像人家這麼大的時候,還是光屁股的放牛娃。
經過時間的沉澱打磨,這才做到瞭如今的位置。
反觀,林澈則更像生而知之。
完全不符合年齡的氣質,讓他不覺得是在麵對一個小屁孩,反而更像是在麵對一個仙風道骨的老者。
想到這。
咕咚。
朱元璋艱難的嚥了咽口水,隻覺得腦子都有些不清醒了。
呃…那個啥…
彆管林先生是仙人還是聖人,都是咱們不能得罪的存在。
至於這件事,你就權當不知道。
多留個心眼,彆到處瞎說。
懂咱的意思吧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