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 第349章 工部改革,不能靠亂殺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349章 工部改革,不能靠亂殺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原本在朱元璋看來,匠戶製度的弊病,隻需要一道旨意便可以改正。

隻要發了工錢,便能夠提升匠戶做事的效率。

朝廷也能減少工程延誤的費用。

然而,要不是林澈給朱樉安排的實踐課。

他到現在都不知道,工部官吏的貪腐,已經嚴重到了這種地步。

貿然下發工錢,非但不能讓匠戶們得到好處。

反而還會讓他們的生活,陷入更加艱難的境地。

朱元璋心中怒火翻騰,轉身看向劉三吾,問道:劉愛卿,若是朕派都尉府校尉,將工部上下調查一番。

揪出其中的貪腐之輩,殺之以儆效尤。

是否能使匠戶不再受到盤剝,拿到足額的工錢

老朱對待貪官汙吏,從來都是有多少殺多少。

尤其像這種對朝廷有大害之人。

不滅其九族,都說明朱元璋該吃素了。

陛下,臣身為大學士、暫代禦史中丞,未能協助陛下懲治貪腐,還請陛下責罰。

劉三吾麵對朱元璋的詢問,卻是麵對慚愧之色,下跪請罪。

身居高位久了,他對下麵的人如此的冇有下限,也感到震驚。

此事誰有罪,朕心裡清楚。

朱元璋伸手扶起了劉三吾,眼神默然的盯著他道:朕隻是想知道,朕該如何去做,才能在未來改革匠戶製度時,不會出現林先生所預言的情況。

劉三吾深知朱元璋已經起了,在工部牽起大獄的念頭。

隻能硬著頭皮勸諫道:陛下,那些敲骨吸髓之輩,固然該死,不過卻不能用校尉調查此事,不然此輩必然會藉機掀起大案。

到時候朝廷百官,必然人人自危,反倒是誤了陛下建廠、造船、新政的大計。

校尉素來與文官不合。

有些捕風捉影之事,都能借題發揮,陷害忠良。

如今工部官吏確實有罪,天知道都尉府校尉會搞出多大的案子來。

不過,劉三吾苦口婆心的勸諫,冇有起到任何的作用。、

朱元璋目光森然,顯然是在等待他,對於林澈所提問題的答案。

劉三吾隻得歎息一聲:陛下,林先生說過,如今貪腐氾濫,乃是過於苛刻的律法,導致的報複性反彈。

而對貪官汙吏大開殺戒,隻能起到一時的震懾作用,卻無法根除貪腐的土壤。

如果想要徹底遏製此類情況發生,臣以為最好的辦法,一來是加強對百官的監督,二來是修改一些不合時宜的律法。

聽了林澈這麼久的課,又看了朱標的講課記錄。

劉三吾已然清楚,如今官吏貪腐的根本原因所在。

知道僅靠亂殺一起,根本無法將其杜絕。

唯一的辦法,要靠嚴格的監督,與新律法來革新風氣。

朱元璋心中雖然依舊憤然,卻也清楚劉三吾說的有道理。

想來,林澈給出的計策,恐怕也與他相差無幾。

於是便定下了論調:既然如此,那就有勞劉愛卿,寫一份工部改革的新政之策吧。

頓了頓,朱元璋又哼了一聲道。

不過工部的那些雜碎,該殺的還是要殺,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

眼看勸阻了朱元璋,冇有對工部官吏大開殺戒。

劉三吾心裡鬆了一口氣,連忙點頭稱是。

同時心裡也有些好奇,林澈能不能提出更有效的計策。

就在此時,隔壁忽然響起了朱樉的聲音。

先生,我認為若想預防匠戶,在未來不被工部官吏盤剝。

首先要做的,就是殺幾個罪大惡極,而且官位足夠高的貪官。

在用他們的人頭,震懾住餘下的官吏後,再派遣都尉府校尉暗中監察。

如此雙管齊下,便能夠最大限度的束縛住他們的貪婪之心。

由於生活的時代,與從小所受的教育基本相同。

朱樉給出的策略,與劉三吾的計策相差無幾。

瞬間隔壁房間裡的君臣,想要聽聽林澈對此計策是何評價。

你小子,不要一遇到問題,就像你爹一樣想著用殺人來解決問題。

林澈聽完朱樉的回答,忍不住伸手敲了敲他的腦門。

冇好氣道:根據你們實踐課所遇到的匠戶的反應來看。

如今的工部的反腐問題,恐怕已經不是單單幾個人的問題了。

若是深入調查下去,指不定能扯出一大群官吏,難道伱還能將他們都殺了

如果給明朝貪腐之行,做一個溯源的話,工部肯定是首當其衝的源頭。

洪武年間殺的貪官裡麵,至少有三分之一出自工部。

而後麵的皇帝冇那麼狠,工部的官員上下其手之事,就更加猖狂了。

所以不管殺的再狠,還總是有貪官冒出來。

都殺了又有何不可

朱樉儘管聽懂了,林澈之言的潛台詞。

不過,他依舊冇有改變自己的想法,反正天底下不缺想當官的。

清掃掉這一批有害之輩,至少也能讓後來者引以為戒。

在朱樉看來,反正貪官汙吏的存在屬於常態。

還不如定時定點清除掉一批人。

也能讓匠戶們在下一批貪官出現之前,過上一段好日子。

說了多少次了,看問題目光要放長遠一些。

林澈被朱樉短視的想法,搞得十分無語。

他伸手敲了敲桌子,道:難道你忘了,之前的空印案、揚州舞弊案,你爹殺的有多狠

都尉府校尉對百官的監察,比起如今要嚴密的多。

可貪官的問題解決掉了嗎

朱樉被問的啞口無言。

對於如今朝堂的情況,他比林澈瞭解的更多。

要不是自家先生,提出的官製改革,還有各種內卷製度。

如今朝廷裡的貪贓枉法之輩,必然會更多。

朱樉隻得收斂了心中的殺意。

向著林澈求教道:先生,那按您的意思,如果想讓匠戶不受貪官汙吏所迫害,還是得革新製度

不,革新之事已經來不及了。

林澈搖頭否定了朱樉提出的辦法。

歎息一聲道:匠戶製度在根源上,就存在很大的問題。

如今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程度,冇有足夠的清廉的官吏,想要改革難如登天。

與其在舊製上修修補補,還不如另起爐灶,將弊病頗多的老規矩廢除掉。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