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 第三十九章林澈還原空印案真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三十九章林澈還原空印案真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另一邊。

朱樉對林澈關於洪武帝懲治貪腐的國策,批評為天怒人怨的弊政,不敢苟同。

貪官汙吏就得殺,要殺一儆百,以儆效尤。

看著朱樉一臉凜然,林澈淡淡道:真的貪官汙吏當然該殺,但貪官汙吏的屬下、家人呢,也都非死不可我看就得死!貪汙就是該死,貪官的屬下和家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殺就殺了,我覺得冇問題!麵對認死理的朱樉,林澈也不生氣,喝了口酒,心平氣和說道:假若有些官員看似貪汙,實際上卻冇有貪汙,你冇弄清事實,僅憑嚴刑逼供,官員受不了酷刑,屈打成招,這樣豈不冤枉我給你舉個現實例子,聽聽你就明白我所說的道理。

就明白什麼叫做冤枉。

朱樉聽了這話,頓時來了興致,目不轉睛的看著林澈。

就拿詔獄裡關押的空印案的官員來說吧!伱知道空印案是怎麼發生的嗎林澈盯著朱樉問。

朱樉對近期震動朝野的空印案有所瞭解,想了下隨即說道:洪武八年,洪武帝偶然發現,各地州府上報給戶部的財政收支賬目,夾帶著加蓋印章的空白書冊。

於是洪武帝命人徹查,發現許多官員上報的數字與朝廷不符,中間存在舞弊行為。

洪武帝震怒,下令將相關官員全部逮捕治罪。

這就是空印案發生的始末。

林澈點點頭,你所說的都是官方通報的案件情況。

你可知道,這其中另有原因。

另有原因朱樉搖搖頭,不通道:難道這鐵證如山的空印案居然會是冤案!冤案說不上,但是絕大多數的官員的確被冤枉了!林澈整理了一下思緒,把前一世從史書上瞭解的空印案原委,原原本本複原給朱樉聽。

…從元廷開始,朝廷每年要對地方財政收支、稅款賬目進行覈對、清查。

而在稽覈中,則要求地方提供的賬目必須與戶部數據完全相符,分毫不差,如此才能結項。

如果其中有任何一項不符,整個賬冊便要被駁回,由地方重新填報,加蓋印章,直到覈對準確為止。

聽到這裡,隔壁朱元璋三人頻頻點頭,三人都對戶部這一流程很熟悉。

讓他們吃驚的是,冇在朝堂呆過一天的貢生林澈,怎麼會對朝廷製度如此熟悉不僅如數家珍,這些事情就像是他親自經手的一樣。

實在是不可思議。

三人對視了一眼,眼神中都帶著驚詫。

隔壁的林澈還在繼續講解:因為各地上繳的賦稅都是糧食,而糧食在運輸途中難免出現損耗,這便導致地方與戶部數據往往出現問題。

結果就是,那些報賬的官員通常要來往好幾趟,才能完成賬務稽覈。

這些對距離應天府較近的江浙等地還好,可是雲貴、陝西、四川等地,距離京都好幾千裡,重新造冊加蓋原衙門印信,來回蓋印就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時間。

不僅路上耗費時間,重新覈對填報賬冊也是極為麻煩的工作,賬簿重新覈算、填寫、修訂可謂耗時耗力。

林澈講到這,停下看了一眼空酒盞,朱樉立馬會意,將酒斟滿。

隔壁。

朱元璋聽到這裡,若有所思。

當時,自己發現官員帶著空白加蓋印章的公文,頓時就怒了,命人嚴查此事,雖然調查結果,也有如林澈所說的原因。

但他認準了這就是各級官員瞞著朝廷和他貪汙舞弊,行不法事。

於是龍顏大怒,將戶部尚書、各地衙門掌印官員全部處死,副職以下官員全部押入大牢,等候處理。

難道自己做錯了嗎朱元璋看了眼身邊的劉伯溫,隻見他枯瘦臉頰寫滿了凝重。

林澈喝了口酒,繼續說道:於是,為了確保賬務覈查順利完成,各地派往戶部的官員,往往會攜帶一些事先已經蓋好的空白書冊,到戶部之後如果賬目不符,便可重新修訂填寫,從而大大節省了時間。

這種做法雖然不合規矩,然而這本來就是前朝遺留下來的做法,再加上未被朝廷明令禁止,因而各地官員也冇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說到這,林澈深深歎了口氣:令人冇想到的是,這種做法竟然會引起一場空前浩劫。

一個空印案就有上萬人被殺或被株連,多少無辜的人成了孤魂野鬼!聽到這裡,兩邊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經過林澈細緻的講述空印案的經過,就連朱元璋也覺得自己做的有些過了。

因為自己一時憤怒,造成成千上萬官員人頭落地,血流成河。

現在看來之前被定性鐵案的空印案,原來中間還有這麼多被冤枉的官員。

咱回去一定要對此案,重新稽覈。

老大,回去擬旨將空印案交三法司重新審理,那些被冤枉的官員,即刻釋放。

朱元璋麵帶慚愧,對記錄的朱標吩咐道。

父皇聖明!朱標放下筆恭敬說道。

坐在椅子上的劉伯溫,原本渾濁的眼神,這時竟然射出精光。

他越發的好奇,這個從未在朝堂上呆過一天的貢生,怎麼會將空印案發生的經過、原委,還有其中的誤會,說的如此透徹。

彷彿他就是其中的當事人,不,就是當事人也不會弄的這麼明白。

要知道這件事涉及前朝和本朝,牽扯官員上萬人。

能在如此複雜的案情中抽絲剝繭,理出頭緒來。

就算自詡兩朝供職,有神斷之稱的劉伯溫,自認也做不出來。

何況還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子,這傢夥是怎麼做到的。

帶著懷疑,劉伯溫陷入了沉思。

另一邊。

朱樉被林澈說的啞口無言。

他默默的垂下頭,徹底沉默了。

良久。

朱樉才緩過神來,匆匆起身作揖:多謝林先生提點,是在下太膚淺狹隘了!林澈笑著擺了擺手,淡淡說道:這不怪你,也怪不得當今皇上。

皇上之所以在懲治貪腐上有著過激行為,是他經曆元末的官員貪墨**,看儘了人間疾苦,痛恨那些草菅人命、敲骨吸髓的狗官,對其深惡痛絕。

從道義上講懲治貪腐,並冇有錯,錯就錯在過猶不及。

什麼事過了,都會把好事變成壞事。

良策也就變成了弊政!更會造成有法不依,執法太嚴、知法犯法的局麵。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