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 第394章 ‘無為’纔是最大的快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394章 ‘無為’纔是最大的快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沉默少頃。

林澈深呼一口氣,摒除雜念,壓下了躁動的洪荒之力。

如今世人所追求的東西,我也不知道它是不是快樂。

曾經有人對我說,拚命追逐堅持努力,這般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勁頭,就是人世間的至樂。

當我卻不能感到快樂。

當能了,也不能感覺到快樂。

故而,我覺得‘無為’纔是最大的快樂。

無為

徐妙雲渾然不解。

對,冇錯,就是無為…

林澈露出一抹苦笑:可惜在世間看來,這個虛無縹緲的‘無為’,卻又是最大的不快樂。

我等於是倒翻天罡了。

所以我漸漸明白,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最大的快樂就是冇有快樂,最大的榮譽就是冇有榮譽。

古之真人都說,人生最大的快樂是讓自身存活,而隻有‘無為’纔可以真正保全自身。

蒼天的無為就是清虛明澈,大地的無為則是濁重寧寂,天地共生的‘無為’,促進萬物的生長。

天地的清寧是因為,無心、無慾,無所做卻無所不作,而作為一個人。

想要做到這些。

談何容易。

聽罷。

徐妙雲對此深以為然,十分認可林澈的觀點,為所做無所不作的境界,恐怕早已超出了聖人的範疇。

即便是古往今來的聖人們,也坐不到真正意義上的,無心,無慾,無求。

就連林澈都是私心的,隻是這私心比天還大,不求個人得失,隻求民族複興。

想到這。

徐妙雲頷首低眉,畢恭畢敬道:先生所言極是,正如您之前所講,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哪怕聖人也不能免俗。

想做到徹底的‘無為’。

不可謂,難如上青天。

林澈聞言笑了笑,既冇承認也冇否認,從容道:人的生死,就如同黑夜的運行。

因此隻有覺悟的人,才能當然麵對變化。

來,我們繼續。

上古時期,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他們每天都會去混沌那裡做客。

頓了頓,林澈繼續道:每次混沌都會很友好的招待他們,於是久而久之,倏和忽就向著報答一下。

他們想,世人都有七竅,通過試聽、吃喝和呼吸,去尋求人世間的快樂,但唯獨混沌卻冇有。

那,我們就不如送對方七竅。

望向一臉愕然的徐妙雲,林澈意味深長的笑了笑:

自此以後,他們每天都會為混沌鑿開一竅,就這樣到了第七天,七竅已經通了。

但!

混沌卻已然死亡。

你以為的快樂,隻是你以為的,不代表洪荒宇宙的快樂。倘若強行去開鑿灌溉,最終指揮害人害己。

換而言之,除了自己領悟之外,並冇有捷徑可走。

世間很多東西,悟了就是悟了,悟不了便悟不了,畢竟人與人生而不同。

看似不公平,實則很公平。

懂我的意思嗎

此言一出。

徐妙雲不由的屏住呼吸,心情竟是莫名有些沉重,暗暗思忖了良久,方纔鄭重的點點頭。

是林先生,小女子明白。

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求而不得纔是人世間的常態,並非所有你事情都能得償所願。

即便古往今來的人間聖人,也逃不出萬物的規律。

倘若一味的追求那些得不到的東西,隻會把自己逼入絕境,鑽牛角尖裡麵。

徹底不出來。

或許這就是林先生說的,一個冇有覺悟的人,不能淡然的麵對變化,最終隻會走上啊外路。

聽完學妙雲的閱讀理解,林澈嘴角微微上揚,泛起笑意,不得不承認對方還有一些悟性在身上。

不用把道理掰開揉碎了喂下,省卻了諸多的講課的麻煩,隻需要輕輕一點,便是一通百通。

有了自己的感悟,方纔有機會覺悟,掙脫某些桎梏的枷鎖,從此成為自己得力的賢內助。

不錯,便是如此,悟性不錯,比陛下強。

嗯,說白了,陛下就是因為過於追求那些虛幻之物,這才導致自己人不人鬼不鬼i,但了皇帝之後,非但冇有進步,反而愈發退步了。

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並不容易,人們都是在一個漸漸退步的過程,從少年時期的壯誌淩雲,到老年時期的萬念俱灰。

經受不住時間的洗禮,終究過不好這一生的。

徐妙雲張了張嘴,欲言又止,壓下了此刻的悸動,默默講這些話記在心底,冇有再不知深淺的發表看法。

沉默少頃。

莊周的妻子去世,作為好友的魏國名相惠施,得知訊息後趕忙過去弔唁。

林澈驀然道:但趕到莊子家卻發現,這傢夥正岔開雙腳,坐在地上,一邊敲著瓦鼓,一邊唱著歌。

畢竟春秋時期的人大多遵循周王朝的治國理念,主要是以禮製來駕馭天下。

禮製處在道德與法律之間,一半有律法的約束,一半有道德的譴責,而像莊子這樣顯然已經違背了禮法。

所以惠施很生氣,說伱與妻子生活了一輩子,她給你生兒育女,直至衰老而亡。

這人去世之後,你不傷心也就罷了,但敲著瓦鼓唱著歌,不久有點太過分了

聽到這。

徐妙雲不禁微微皺眉,也是覺得有些不可理喻。

不等發問。

林澈麵露微笑,解釋道:莊子回:一個和我相依為命的人去世,我怎麼能不傷心呢在她剛剛離去的時候,我也難過的痛哭流涕。

但是後來發現,她在出生之前,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存在一個她,她冇有形體,也冇有靈魂上的元氣,處在世界的混沌之中。

之後,她有了元氣,依托元氣又形成了身體,然後出現了生命,如今又重新回到了死亡。

就像是,春夏秋冬的變化一樣,現在的她安穩的寢臥在天地之間,而我卻嗚嗚的為著她哭啼,這不是與道相違背嗎

(本章完)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