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詔獄講課,老朱偷聽人麻了 第444章 成王敗寇,一念之間
-
一念至此。
朱樉眉頭緊蹙擰成了一團麻花。
所以說,大師也會那屠龍術祖輩交予本王應對之法
是這個意思麼
聽聞此言。
道衍先是一愣,而後啞然失笑,卻也拿他冇轍了,從而糾正道:殿下理解錯了。
小僧並不知道那屠龍術,既是不通,如何傳授
況且嗎,師出同門的情況下,是不能彼此破招的。
此等禁術,不學也罷。
朱樉聽罷臉上的期待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權勢莫名其妙,完全搞不懂瘋和尚葫蘆裡麵賣的什麼藥。
一邊說要輔助自己,一邊狗屁不通啥也不會,隻是一個勁的故弄玄虛。
這樣的一個瘋子,拿什麼和人家鬥
看到朱樉露出不悅,道衍淡然一笑,倒也不急,信心十足道:殿下的顧慮完全冇有必要。
小僧既然敢說這些話,便是有著完全的把握。
小僧賤民一條死不足惜,殿下則是身份無比尊貴,不願意走上這條不歸路,屬於人之常情。
說著,道衍忽然話鋒一轉:不過,小僧想說的是,機會往往與危險並存,危險越大,收益越大,則是一個亙古不變的道理。
如果殿下不願意承擔風險,自然也就冇有爭勝的可能性。
冇有覺悟的話,那便冇必要了。
不是小僧的話難聽,而是事實就是這樣。
就連當年的唐太宗,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秦王,若是冇有血腥的玄武門之變,如何才能登頂帝位
成王敗寇,一念之間。
道衍不僅微微搖頭,由衷道:殿下冇有下定決心,小僧便先行告辭。
楚家人本就不該參與世俗爭鬥,小僧無非是被殿下身上貴不可言的氣勢吸引了,這次敢冒著修行者的大忌前來拜見,真假如否,拭目以待。
小僧現在可以走了或是殿下將我拿下,是殺是剮,悉聽尊便。
說完道衍決絕的一番話,朱樉忍不住倒吸一口氣,此刻的內心更是極為糾結。
他能接受被父皇壓著,能認可被大哥管著,但是在不敢去想象,有朝一日被四弟騎在頭上。
然而越過雷池的話,便是不能再回頭了。
捋清了思路,分析出利弊。
朱樉撕咬著嘴唇上的死皮,飄忽的目光漸漸變得堅定,從而挑眉望向對麵的瘋和尚。
本王可以把你留在身邊,不過,你最好記住,秦王府不養閒人。
如果你膽敢欺騙本王,下場不必我多說了吧。
此言一出。
道衍意味深長的笑了,對此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卻見他將佛珠纏繞在手上,雙掌合十行禮道:小僧明白。
請殿下放心,接下來,便要有勞殿下,講一講林先生的課程內容了。
兵者雲: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小僧也好幫殿下拿拿主意。
……
翌日。
皇宮,奉天殿,禦書房。
伱說你要去請教林先生
出啥事了
對於朱樉火急火燎的,朱元璋一臉的渾然不解。
回稟父皇。
朱樉躬身作揖:兒臣想為朝廷拿下更多的利益,幫父皇排憂解難,方纔急需林先生的指點,請父皇恩準。
見到朱樉躍躍欲試乾勁十足樣子,朱元璋頓感有些莫明其妙。
雖然對兒子的孝心很是受用,但就是有種說不出的奇怪。
幫咱排憂解難,幫茶亭拿回更多的利益。
朱元璋唸叨著。
你打算請教何事
想講一講,讓咱聽聽。
冇必要的話,彆麻煩先生。
這幾天先生氣不順,你們幾個小兔崽子,無比機靈一點,彆冇事找事。
記住了。
對於朱元璋的小心謹慎,朱樉麵不改色心不跳,似乎對此早有預料,轉而大大方方斟茶,躬身雙手敬上:父皇。
兒臣明白,請您放心。
頓了頓,朱樉繼續道:父皇,是這樣的,兒臣想要請教一下林先生,關於人性的見解和看法。
畢竟,兒臣的封地在西安,而西安又是大明第一府,共有六州三十一縣,管轄範圍之大,更是大明外來交通要地。
眼下,兒臣馬上就要就藩了,即將離開應天府,成為一個真正說的王。
實話說,兒臣近來常因此夜不能寐,心情也是無比的焦慮,這纔想讓林先生點撥一番。
唯恐辜負父皇的期待。請父皇恩準。
聽到朱樉義正詞嚴的一番話,朱元璋撚起蓋碗輕輕颳去浮葉,表麵不動聲色,實在欣慰都快溢位來了。
原來竟是這樣為咱排憂解難,為大明謀取更多利益。
西安作為漢唐之長安,一直是中原王朝國都的象征,哪怕如今關中平原不再是經濟中心了,但同樣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
東邊與河南為界,西邊於鳳翔為鄰,北部連接延安府,西北為慶陽府,向南可以直達漢中府。
相當於大明朝的咽喉所在。
一旦除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而想管好如此大的地盤,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瞭解人性,知人用人,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對此,朱元璋深以為然。
否則他也不會把這個地方交給身為藩王之首的朱樉了。
不錯,非常好。
你能有這份孝心,則說明你長大了。咱很是欣慰。
朱元璋淡淡呷了口茶,倒是也冇想太多有的冇的,直接同意了對方的請求。
去吧。咱準了,和先生好好學,切記切記,一定要虛心。
倘若惹來先生不悅,你信不信咱。
不等老父親狠話說完,朱樉趕忙作揖,舉手投足滿滿的恭敬。
是父皇,兒臣謹記,定然不會讓林先生厭煩,如若不然,家法處置。
朱樉一口氣保證完,興奮的就快藏不住了。
按照道衍的策略方針,主動過去請教林澈,說白了,就是一個摸底的過程。
在此之前,道衍冇有機會和林澈正麵接觸,即便現在也得靠朱樉從中轉述。
說一點不心虛,無疑是在糊弄鬼。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