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鹹魚皇太子,天道顯示我第一 第144章 這便是真正的盛世!
“陛下謬讚。”
“臣不過是儘了本分,愧不敢與古之名臣相比。”
劉伯溫表現得越是謙虛,朱元璋就越是得意。
“哎!伯溫呐,你就彆謙虛了!”
朱元璋大手一揮,豪氣乾雲。
“你的本事,咱心裡有數!”
“這什麼輔政定國榜,咱不管彆人怎麼排!”
“咱就等著看,你劉伯溫的名字,出現在那金榜之上!”
“而且,咱覺得,這榜首之位,非我大明莫屬!”
朱元璋的聲音充滿了不容置疑的自信。
大明諸臣聞言,也是心潮澎湃,與有榮焉。
“陛下聖明!”
“劉大人之才,驚天緯地,必能登頂金榜!”
“沒錯!讓我等也看看,我大明謀臣的風采!”
一時間,整個奉天殿內,都充滿了對劉伯溫的期待和對大明王朝的自豪。
…………
與此同時。
蜀漢,成都,觀雲台。
劉備、諸葛亮,以及關羽、張飛等五虎上將,正神情肅穆地仰望著天穹。
當看到天幕之上,長孫無忌輔佐李世民,開創出“貞觀之治”那繁華盛世的畫麵時。
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畫麵中,長安城繁華鼎盛,萬國來朝。
百姓安居樂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街道上車水馬龍,商賈雲集,一片太平景象。
看著那樣的盛世,劉備的眼中,先是震撼,隨即轉化為了無儘的嚮往與羨慕。
他攥緊了雙拳,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
“盛世……”
“這便是真正的盛世啊……”
劉備的聲音有些乾澀,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傷感。
他轉過頭,看著自己身後的成都城。
雖然也是一方樂土,但與天幕上的長安相比,卻顯得那麼的渺小。
更何況,如今三國鼎立,戰火連天,不知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
他窮儘半生,顛沛流離,為的就是匡扶漢室,還天下一個太平。
可如今,理想還未實現,自己卻已垂垂老矣。
而那天幕上的大唐,卻已經達到了他夢寐以求的終點。
這種巨大的落差感,讓這位一生堅韌的梟雄,心中湧起一股酸楚。
站在一旁的諸葛亮,輕輕搖動著手中的羽扇,目光同樣深邃。
“主公,大唐以法治國,休養生息,方有此貞觀之治。”
“其《唐律疏議》,確實是治國之寶典,值得我等借鑒。”
他的語氣平靜,卻也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讚歎。
關羽撫著美髯,丹鳳眼微微眯起,看著一臉感慨的劉備,沉聲安慰道。
“大哥不必羨慕。”
“那長孫無忌能輔佐君王開創盛世,軍師之才,比他隻強不弱!”
“待軍師登上這金榜,獲得天道獎勵,必定能助大哥掃平曹魏,東吳,一統天下!”
“到那時,我大漢的盛世,定然會超越這貞觀之治!”
關羽的話語斬釘截鐵,充滿了對諸葛亮的絕對信任。
“對!二哥說得對!”
一旁的張飛也扯著嗓子喊道。
“軍師那麼牛,肯定能上榜!到時候拿了獎勵,俺老張第一個衝出去。”
“把曹賊和孫權那小兒的腦袋擰下來給大哥當夜壺!”
劉備聽到兄弟們的安慰,心中的失落感被衝淡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暖流。
他轉過頭,看向身旁白衣勝雪,風度翩翩的諸葛亮,眼中充滿了感動與期許。
“孔明……”
諸葛亮對著劉備,鄭重地躬身一拜。
羽扇輕搖,眼神中是運籌帷幄的自信與堅定。
“主公放心。”
“亮,定不負主公所托,必將登上此榜!”
…………
大唐,太極殿。
那貞觀盛世的畫麵緩緩散去,金色的榜文重新占據了整個天幕。
殿內的君臣們也從那份自豪與震撼中回過神來。
然而,回過神後,李世民心中的怒火,卻再一次被點燃,並且燒得更旺了!
“豈有此理!”
他猛地一拍龍椅扶手,發出巨大的聲響,嚇得滿朝文武心頭一顫。
“開創如此盛世,為我大唐立下不世之功,朕的輔機,竟然隻排在第七?”
李世民的胸膛劇烈起伏,雙目赤紅,死死地盯著天幕。
那眼神,彷彿要將金榜瞪出一個窟窿來。
“這鴻蒙昭名榜,是在羞辱誰?”
“是在羞辱輔機,還是在羞辱朕?是在羞辱我整個大唐嗎?!”
“憑什麼!”
“朕不服!”
帝王的怒火,讓整個太極殿的溫度都下降了好幾度。
群臣噤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
而站在殿中的長孫無忌,在經曆了最初的恐懼與自我懷疑後,此刻也重新挺直了脊梁。
是的,李斯是前車之鑒。
但他是他,自己是自己!
他長孫無忌,與李世民是布衣之交,是姻親,是君臣,更是可以托付生死的兄弟!
他怎麼可能背叛陛下?怎麼可能背叛自己親手締造的大唐!
這絕不可能!
一股強烈的不甘與傲氣,從他的心底湧起。
“陛下!”
長孫無忌上前一步,聲音洪亮,充滿了決絕。
“臣,長孫無忌,對天起誓,此生忠於陛下,忠於大唐。”
“若行半點背叛之事,叫臣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他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
李世民看著自己這位同生共死的夥伴,眼中的怒火漸漸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複雜的情緒。
他相信長孫無忌。
可這金榜的排名,又該如何解釋?
“針對,這絕對是針對!”
李世民咬著牙,從牙縫裡擠出幾個字。
“這天道金榜,就是看不得我大唐好!”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現在發怒也無濟於事。
他抬起頭,目光再次投向天幕,眼中帶著一絲期待與決然。
“朕倒要看看!”
“朕倒要看看,你這所謂的綜合評價,到底能說出個什麼子醜寅卯來!”
李世民期待著後續的綜合評價,能夠給出公道,證明長孫無忌的排名,並非因為他晚節不保。
長孫無忌也緊張等待後續結果。
就在李世民話音落下的瞬間,天穹之上,金色的榜文再次發生了變化。
古樸浩瀚的文字,如同天神之筆,一筆一劃地勾勒而出。
【鴻蒙昭名榜,天下十大輔臣!】
【第七名:長孫無忌!】
【所屬:大唐!】
【綜合評價:出身顯赫,隋末投唐。少有才略,常從征伐,參與機要。】
【玄武門之變,乃首功之臣,助太宗皇帝登臨大寶,開創貞觀之治!】
【其人,以天下為己任,夙夜在公,勤於政事,為大唐鞠躬儘瘁,殫精竭慮】
【乃貞觀盛世不可或缺的基石!】
一行行金色的文字,浮現在天幕之上。
每一個字,都充滿了肯定與讚譽!
太極殿內,原本冰冷的氣氛,隨著這評價的出現,悄然回暖。
李世民死死盯著天幕,胸膛的起伏漸漸平緩,眼中的赤紅也褪去了幾分。
對!
這才對!
這纔是他的輔機!
這纔是與他一同打下這片江山,締造了這煌煌大唐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