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鹹魚皇太子,天道顯示我第一 第151章 這才叫忠臣!
畫麵流轉,光影變幻。
原本金戈鐵馬的開國景象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座氣氛沉重壓抑的宮殿。
龍椅之上,坐著一個麵容稚嫩,眼神中帶著幾分惶恐與不安的年輕帝王。
殿下,百官林立,卻是個個麵色凝重,人心惶惶。
整個大明,都籠罩在一片風雨欲來的陰霾之中。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這是朱元璋死後,新帝登基的場麵。
老皇帝駕崩,新皇年幼,主少國疑,正是國家最動蕩,最危險的時候。
就在這時。
宮殿的大門,被緩緩推開。
一道蒼老但挺拔的身影,沐浴在陽光下,緩緩走了進來。
他須發皆白,臉上布滿了歲月的溝壑,但那雙眼睛,卻依舊明亮如星辰。
正是劉伯溫!
此時的他,早已辭官隱退,不問世事。
可當他看到大明朝堂不穩,社稷將傾之時,他還是毅然決然地回來了。
他一步一步,走得沉穩而堅定。
走到大殿中央,走到那位年輕的新帝麵前。
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對著龍椅上的新帝,恭恭敬敬地躬身下拜。
“老臣劉基,聽聞朝局不穩,特回朝輔佐陛下,為大明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那蒼老而洪亮的聲音,回蕩在整個大殿之中。
也回蕩在九州所有人的耳邊。
年輕的新帝看著下方須發皆白的老人,眼眶瞬間就紅了。
他從龍椅上快步走下,親自扶起劉伯溫,聲音都帶著哭腔。
“太傅……有您在,朕……大明,無憂矣!”
這一幕,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帝王的心中。
什麼叫忠臣?
這就叫忠臣!
功成身退,不戀權位。
但當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又能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燃燒自己最後的光和熱。
李世民怔怔地看著這一幕,嘴巴微張,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心中的那點嫉妒,那點不甘,那點猜疑,在這一刻,被擊得粉碎。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輸了。
輸得心服口服。
…………
與此同時。
大秦,嬴鈞所在的小院裡。
潔欣眨巴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滿臉都是問號。
她看著自家公子那副火燒眉毛,驚慌失措的樣子,完全理解不能。
好端端的,看戲看得正開心呢,怎麼突然就要跑路了?
還是連夜跑路?
“我的傻丫頭,你還問為什麼?”
嬴鈞急得直跳腳,恨不得撬開這丫頭的腦袋看看裡麵裝的都是什麼。
他一把抓住潔欣的肩膀,用力搖了搖。
“你動動你那聰明的小腦瓜好好想一想!”
“這天道金榜。”
“連劉伯溫什麼時候幫朱元璋打贏了鄱陽湖水戰這種陳芝麻爛穀子的事都能給你扒出來。”
“還整成3d高清現場直播,放給全天下人看!”
“這說明什麼?”
嬴鈞壓低了聲音,表情誇張地說道。
“這說明,在它麵前,咱們根本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你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肚兜,它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潔欣俏臉一紅,下意識地捂住了自己的胸口,嗔道:“公子!”
“哎呀,我就是打個比方!”
嬴鈞擺了擺手。
“所以,懂了嗎?”
嬴鈞看著還是一臉懵懂的潔欣,感覺心好累。
“再不跑,咱倆,連同老李,都得被打包做成手辦,給我爹陪葬去!”
“這地方,是一天都不能待了!”
他斬釘截鐵地說道。
然而,潔欣的腦迴路顯然和他不在一個頻道上。
她聽完嬴鈞這番驚世駭俗的言論,非但沒有感到害怕。
反而眼睛一亮。
天道金榜的畫麵流轉。
時間在光影中飛速掠過,轉眼便是數年。
大明王朝,在新帝的治理與劉伯溫的輔佐下,愈發欣欣向榮,國力蒸蒸日上。
畫麵中,年輕的新帝已經褪去了臉上的青澀,眉宇間多了幾分帝王的沉穩與威嚴。
他正在禦書房內,奮筆疾書,批閱著堆積如山的奏摺。
劉伯溫就靜靜地坐在一旁,手捧一杯清茶,神態安然。
他很少開口。
隻有當新帝遇到實在難以抉擇的政務,麵露遲疑,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他時,他才會放下茶杯,言簡意賅地提出幾點建議。
每一句,都直指核心,撥雲見日。
新帝往往茅塞頓開,隨即下筆,再無半分猶豫。
白天,他輔助新帝處理朝政。
夜晚,他便回到自己的府邸,觀星象,衍天機。
數年如一日。
終於,在一個深夜,劉伯溫皓首窮經。
將畢生所學與對天機脈絡的洞察,儘數融入了一部奇書之中。
他為這部書,取名為《推背圖》。
做完這一切,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蒼老的臉上露出一抹釋然的笑意。
第二天,他便將《推背圖》呈給了新帝,並再次提出了隱退的請求。
這一次,新帝雖然萬分不捨,卻也知道。
自己已經羽翼豐滿,能夠獨自支撐起這片大明的江山。
他鄭重地接過了那部沉甸甸的《推背圖》,對著劉伯溫,行了弟子之禮。
畫麵至此,緩緩定格。
劉伯溫的身影,逐漸消失在山林之間,隻留下一個仙風道骨,飄然遠去的背影。
…………
大唐,長安。
太極殿內,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文武百官看著天道金榜上的畫麵,不少人都心生敬佩。
尤其是秦瓊和程咬金這樣的沙場武將,最敬重忠義之士。
“好一個劉伯溫!”
秦瓊忍不住讚歎道。
“不貪戀權位,功成身退,輔佐兩代君王,真乃國士無雙!”
“是啊是啊。”
程咬金摸著自己的大鬍子,甕聲甕氣地說道。
“這老先生,有本事,有德行,俺老程服氣!”
他們這些武人,心思單純,看到劉伯溫如此忠誠,發自內心地感到欽佩。
然而,他們的讚歎,落在龍椅上的李世民耳中,卻顯得格外刺耳。
“砰!”
李世民一拳砸在龍案上,胸膛劇烈地起伏著。
他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一張臉漲得通紅。
打臉!
這是**裸的打臉!
就在剛才,他還信誓旦旦地斷言,劉伯溫這種智多近妖的謀士,必然會功高震主,圖謀不軌。
結果呢?
天道金榜直接把人家後續的“忠臣事跡”給放了出來。
不僅沒有謀反,反而嘔心瀝血,輔佐新君,穩固了大明江山。
最後更是飄然隱退,不帶走一片雲彩。
這對比,這反差,簡直是把他的臉按在地上反複摩擦。
李世民隻覺得自己的臉頰火辣辣地疼。
他能感受到,下麵那些臣子投向自己的眼神,都變得複雜起來。
有同情,有憋笑,更有……看好戲的。
這讓他這個天可汗的臉,往哪兒擱?
暴怒!
前所未有的暴怒席捲了他的內心。
但更多的,是一種無力的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