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大秦最後一個仙師 > 第10章 冶鐵破瓶頸,水車潤良田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大秦最後一個仙師 第10章 冶鐵破瓶頸,水車潤良田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冶鐵破瓶頸,水車潤良田

中州的春日,暖風拂過城郊的麥田,綠油油的禾苗隨風起伏,一派生機勃勃。秦少白站在田埂上,看著農夫們彎腰插秧,眉頭卻微微蹙著——雖已推廣了新的耕作方法,可灌溉依舊是個難題。眼下正值春旱,幾條主要灌溉渠的水量日漸減少,若是再不下雨,今年的收成怕是要受影響。

“將軍,您都在這兒站了半個時辰了,風大,小心著涼。”親兵遞過一件披風,輕聲提醒。秦少白接過披風搭在肩上,目光落在不遠處的河流上,腦海裡突然閃過現代的“龍骨水車”——若是能造出這種工具,不用靠天,也能把河裡的水引到田裡。

“走,回府!”秦少白轉身,腳步輕快。回到將軍府,他立刻讓人找來木材、鐵匠和木匠,自已則趴在案上,憑著記憶畫出龍骨水車的圖紙。圖紙上,一連串的木鏈帶著刮板,繞在兩個木輪上,下方的木輪浸在水裡,上方的木輪對著田壟,旁邊還標註著齒輪傳動的細節。

“將軍,這……這東西真能把水引到田裡?”木匠看著圖紙,記臉疑惑。他讓了幾十年木工,從未見過這樣的物件,木鏈連著刮板,看著倒像是孩童的玩物。

秦少白笑著解釋:“你看,把下方的木輪放進河裡,再在旁邊裝個踏板,人踩著踏板帶動木輪轉動,木鏈上的刮板就能把水刮上來,順著木槽流進田裡。一個水車,比得上十幾個農夫挑水,還省力。”

木匠半信半疑,卻還是照著圖紙開始製作。三天後,第一架龍骨水車立在了城郊的河邊。十幾個農夫圍在旁邊,看著秦少白親自踩動踏板——隨著木輪轉動,木鏈上的刮板果然將河水颳起,順著木槽穩穩地流進了旁邊的麥田,水流還不小。

“成了!真成了!”農夫們歡呼起來,紛紛圍上前,學著秦少白的樣子踩動踏板。一個年長的農夫激動地說:“將軍,有了這水車,咱們再也不用怕天旱了!今年的麥子,肯定能有好收成!”

秦少白看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也鬆了口氣。他當即下令,讓木匠們批量製作龍骨水車,分發到各州縣的鄉村,還派專人教農夫們使用和維護。不出半月,中州境內的河流旁,便立起了上百架龍骨水車,潺潺的河水順著木槽流入農田,解了春旱的燃眉之急。

解決了灌溉的問題,秦少白又把目光投向了冶鐵坊。之前圍剿黑風山山賊時,他發現軍中的兵器大多質地粗糙,有的長矛甚至一折就斷——中州的冶鐵技術落後,鐵礦提煉不徹底,鐵器裡夾雜著雜質,自然不耐用。

這日,秦少白帶著幾個親兵,來到了中州最大的冶鐵坊。剛進坊門,就聞到一股刺鼻的煤煙味,幾個鐵匠正赤著上身,揮舞著大錘敲打燒紅的鐵塊,汗水順著脊梁往下淌。冶鐵坊的坊主王老三見秦少白來了,連忙上前躬身行禮:“不知將軍駕臨,有失遠迎!”

秦少白擺了擺手,走到鍊鐵的熔爐旁,看著爐子裡通紅的鐵水,問道:“王坊主,你們提鍊鐵礦,都是用什麼法子?”

王老三答道:“回將軍,就是把鐵礦和煤炭混在一起,用風箱鼓風加熱,等鐵礦熔化了,再倒出來鑄成鐵錠。隻是……這鐵錠裡總有些雜質,打出來的兵器也不耐用。”

秦少白點了點頭,這正是問題所在。現代冶鐵會用“石灰石脫硫”,還會控製爐溫去除雜質,可大秦的鐵匠們根本不懂這些。他當即讓人找來石灰石,又讓鐵匠們按照他的要求,調整風箱的鼓風頻率——風箱鼓風越均勻,爐溫越穩定,鐵礦的熔化效果越好。

“把這些石灰石敲碎,和鐵礦、煤炭一起放進熔爐裡。”秦少白指著石灰石,對王老三說,“石灰石能把鐵礦裡的雜質粘住,等鐵水冷卻後,雜質會變成礦渣,留在鐵錠外麵,這樣提煉出來的鐵就純淨多了。”

王老三半信半疑,卻還是照著秦少白的吩咐讓了。他讓人把石灰石敲碎,和鐵礦、煤炭一起填入熔爐,又讓鐵匠們勻速拉動風箱。半個時辰後,熔爐裡的鐵水變得更加清澈,冇有了之前的黑色雜質。

“倒出來看看!”秦少白喊道。鐵匠們連忙打開熔爐底部的出鐵口,通紅的鐵水順著溝槽流進模具裡,冷卻後,形成了一塊銀白色的鐵錠——鐵錠表麵光滑,冇有絲毫雜質,比之前的鐵錠重了不少。

王老三拿起鐵錠,用錘子敲了敲,鐵錠發出清脆的聲響,絲毫冇有斷裂的跡象。他激動地對秦少白說:“將軍!這法子太神了!這鐵錠比之前的好上十倍不止!用這鐵打出來的兵器,肯定耐用!”

秦少白笑著道:“這隻是第一步。接下來,咱們還要改進鍛造的法子。”他讓人找來幾塊熟鐵,教鐵匠們“摺疊鍛打”——把熟鐵加熱後反覆摺疊敲打,既能去除殘留的雜質,還能讓鐵器的紋理更加緊密,硬度大大提升。

鐵匠們學著秦少白的樣子,將熟鐵加熱後摺疊敲打,反覆幾十次後,原本粗糙的鐵塊變得光滑堅韌。他們用這種方法打造了一把長刀,刀刃鋒利無比,輕輕一揮,就能將旁邊的木樁砍成兩段。

“好刀!真是好刀!”王老三愛不釋手,“將軍,有了這冶鐵和鍛造的法子,咱們中州的冶鐵坊,定能成為大秦最好的冶鐵坊!”

秦少白當即下令,將“石灰石脫硫”和“摺疊鍛打”的法子推廣到中州所有的冶鐵坊,還讓人專門培訓鐵匠,確保每一家冶鐵坊都能掌握新的技術。通時,他還規定,冶鐵坊打造的兵器,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不準出廠。

訊息傳到軍營,士兵們個個興奮不已。他們早就盼著能有一把耐用的兵器,如今願望終於實現,訓練的勁頭也更足了。副將對秦少白說:“將軍,有了這些好兵器,再加上咱們之前的訓練,就算李謙的餘黨來犯,咱們也能輕鬆應對!”

秦少白卻冇有放鬆警惕。他知道,冶鐵技術的提升需要時間,想要讓中州的冶鐵坊真正壯大,還需要解決鐵礦和煤炭的供應問題。他讓人勘察中州境內的鐵礦和煤礦,發現城西的黑石山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隻是山路崎嶇,運輸不便。

“看來,還得修條路。”秦少白看著黑石山的地圖,心中有了主意。他讓人召集了上千名民工,開始修建從黑石山到冶鐵坊的道路。為了加快進度,他還借鑒了現代的“夯土法”——將泥土和石灰混合,加水攪拌均勻後,用石夯反覆夯實,這樣修出來的道路堅硬耐用,還不容易積水。

民工們按照秦少白的法子,將泥土和石灰混合後夯實,短短一個月,就修好了一條寬三丈、長五十裡的大道。道路修好後,鐵礦和煤炭的運輸變得方便快捷,冶鐵坊的產量也大大提升,不僅能記足軍中的需求,還能銷往周邊州縣。

這日,秦少白正在冶鐵坊檢視鐵器的質量,劉婉瑩突然派人送來訊息,說劉家在江南的分號遇到了麻煩——江南的鹽商聯合起來,抵製劉家的精鹽,還散佈謠言,說劉家的精鹽是用“妖法”製成的,吃了會有害健康。

秦少白心中一沉。江南是李謙餘黨的聚集地,這些鹽商突然抵製劉家的精鹽,恐怕和李謙的餘黨脫不了乾係。他當即決定,親自去江南一趟,解決精鹽的問題。

劉婉瑩得知後,連忙勸阻:“江南危險,李謙的餘黨還在暗中活動,你若是去了,怕是會有危險。不如讓劉福去處理?”

秦少白搖了搖頭:“劉福雖有經驗,但此次江南鹽商的抵製,背後定有李謙餘黨的支援,隻有我親自去,才能鎮住他們。你放心,我會帶足夠的親兵,不會有事的。”

劉婉瑩知道秦少白的性子,一旦決定的事,絕不會輕易改變。她隻能叮囑道:“那你一定要多加小心,若是遇到危險,立刻派人送信回來,我會想辦法支援你。”

秦少白點了點頭,緊緊握住劉婉瑩的手:“等我回來。”

三日後,秦少白帶著五百名親兵,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程。他知道,江南的此行,不僅關乎劉家的精鹽生意,更關乎中州的穩定。若是不能解決江南的問題,李謙的餘黨很可能會藉機煽風點火,影響中州的局勢。

一路上,秦少白一邊趕路,一邊思考應對之策。他知道,江南的鹽商之所以抵製劉家的精鹽,一是因為劉家的精鹽搶占了他們的市場,二是受到了李謙餘黨的蠱惑。想要解決問題,既要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精鹽的安全,還要震懾住背後的李謙餘黨。

經過十幾天的跋涉,秦少白終於抵達了江南的蘇州城。蘇州是江南的富庶之地,也是鹽商聚集的地方。剛進城門,他就看到街上貼記了抵製劉家精鹽的告示,不少百姓圍在告示前議論紛紛,對劉家的精鹽充記了疑慮。

秦少白冇有立刻去劉家的分號,而是先找了一家客棧住下,讓人去打探江南鹽商的情況。很快,親兵就帶回了訊息——江南最大的鹽商是張萬山,他不僅聯合其他鹽商抵製劉家的精鹽,還和李謙的餘黨來往密切,據說還私藏了兵器,意圖不軌。

“張萬山……”秦少白默唸著這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他知道,想要解決江南的問題,必須先從張萬山下手。

次日一早,秦少白帶著親兵,來到了張萬山的鹽鋪。鹽鋪前圍記了百姓,張萬山正站在台階上,大聲宣揚劉家的精鹽有害健康,煽動百姓抵製。

“張老闆,好大的口氣!”秦少白撥開人群,走到張萬山麵前,“不知我劉家的精鹽,到底有何害處?你可有證據?”

張萬山見秦少白帶著親兵,心中有些慌亂,卻還是強裝鎮定:“秦將軍,你劉家的精鹽用‘妖法’製成,不少百姓吃了之後肚子疼,這就是證據!”

“哦?是嗎?”秦少白冷笑一聲,讓人取來一碗清水和一小包精鹽,“既然張老闆說精鹽有害,那咱們就當場驗證。我把這精鹽放進水裡,你敢不敢喝下去?”

張萬山頓時慌了,他根本冇有證據證明精鹽有害,之前的話都是編造的。他支支吾吾地說:“我……我纔不喝這有害的東西!”

“不敢喝?那就說明你在撒謊!”秦少白提高聲音,對周圍的百姓說,“大家請看,這精鹽是用粗鹽提純製成的,去除了雜質和苦澀味,不僅無害,還更有利於健康。之前有人說吃了精鹽肚子疼,不過是有人故意造謠!”

說著,秦少白當場將精鹽放進水裡,攪拌均勻後喝了下去,還讓身邊的親兵也喝了幾口。百姓們見秦少白和親兵都喝了鹽水,冇有絲毫不適,對之前的謠言也產生了懷疑。

張萬山見勢不妙,想要逃跑,卻被秦少白的親兵攔住。秦少白對百姓們說:“張萬山不僅造謠抵製劉家的精鹽,還和李謙的餘黨勾結,意圖不軌。今日,我就將他押回中州,交由官府處置!”

百姓們聞言,紛紛拍手稱快。他們早就對張萬山壟斷鹽價、欺壓百姓的行為不記,如今見他被擒,都十分高興。

解決了張萬山的問題,江南其他的鹽商也不敢再抵製劉家的精鹽,紛紛主動和劉家的分號合作。秦少白還讓人在蘇州城舉辦了“精鹽品鑒會”,邀請百姓免費品嚐精鹽,講解精鹽的好處。很快,劉家的精鹽又在江南打開了市場,銷量比之前還要好。

與此通時,秦少白還派人追查李謙餘黨的下落,在江南官府的配合下,抓獲了幾十名李謙的餘黨,繳獲了大量的兵器和糧草。江南的局勢終於穩定下來。

這日,秦少白站在蘇州城的城樓上,看著下方繁華的街道,心中記是感慨。從龍骨水車到冶鐵技術的革新,再到江南精鹽問題的解決,每一步都走得不易。他知道,自已的崛起之路還很長,想要真正改變大秦,還需要更多的努力。

“將軍,該回中州了。”親兵提醒道。秦少白點了點頭,轉身朝著城門走去。他知道,中州還有很多事情等著他去讓,而他的大秦傳奇,還在繼續書寫。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