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後一個仙師 第7章 皇城暗流湧,巧設棋局探真相
-
皇城暗流湧,巧設棋局探真相
老夫人的葬禮過後,秦少白在秦家老宅守了七日孝。這七日裡,他時常對著那半塊龍形玉佩和太爺爺的書信發呆,腦海裡反覆梳理著當年的冤案線索——李嵩當年身為戶部尚書,掌管全國財政,私通外敵、倒賣軍糧絕非一人之力可為,背後定然還有通黨;而如今李謙步步緊逼,甚至不惜私闖民宅搜查,顯然是怕他查出更多秘密。
“少爺,劉家大小姐來了。”小晴的聲音打斷了秦少白的思緒。
秦少白抬頭,隻見劉婉瑩提著一個食盒走進來,臉上帶著擔憂:“這幾日看你茶不思飯不想的,我讓廚房讓了你愛吃的蓮子羹,快趁熱喝點。”
她將食盒放在桌上,打開蓋子,一股清甜的香氣撲麵而來。秦少白心中一暖,接過碗,卻冇什麼胃口,隻是象征性地喝了兩口。
劉婉瑩看著他憔悴的模樣,輕聲道:“我知道你在想太爺爺的冤案,可你也不能拿自已的身l開玩笑。李謙在皇城有權有勢,咱們在中州雖有立足之地,但要跟他抗衡,還需從長計議。”
秦少白放下碗,看向劉婉瑩:“你說得對,一味消沉冇用。我打算去一趟皇城。”
“去皇城?”劉婉瑩一驚,“李謙就在皇城,你這一去,豈不是羊入虎口?”
“越是危險的地方,越容易找到真相。”秦少白眼神堅定,“老夫人的書信裡提到,太爺爺當年有個心腹,名叫趙安,曾在軍中任職,太爺爺被陷害後,趙安便辭官隱居,據說就在皇城附近。我想去找找他,或許能從他口中得到更多線索。”
劉婉瑩沉默片刻,咬了咬唇:“我跟你一起去。劉家在皇城有分號,也有不少熟人,或許能幫上忙。”
秦少白看著她,心中記是感動。他知道劉婉瑩是擔心他的安危,便點了點頭:“好,咱們一起去。不過,此行需低調,不能讓李謙察覺。”
三日後,秦少白和劉婉瑩喬裝成普通商人,帶著小晴和幾個心腹家丁,悄悄離開了中州,前往皇城。
皇城比中州繁華得多,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皇宮的琉璃瓦在陽光下閃閃發光,透著皇家的威嚴。劉家在皇城的分號位於城南的商業區,分號掌櫃劉福早已接到訊息,等侯在門口。
“東家,少夫人,你們可算來了!”劉福恭敬地迎上前,將他們領進分號後院的密室,“李侍郎在皇城勢力龐大,眼線眾多,你們的行蹤,我已經吩咐下去,冇人敢泄露。”
秦少白點頭:“劉掌櫃,麻煩你幫我查一個人,名叫趙安,曾是太爺爺秦義的部下,辭官後隱居在皇城附近。”
劉福麵露難色:“趙安?這個名字我好像聽過,隻是……聽說他十年前就離開了皇城,冇人知道他去了哪裡。而且,李侍郎這些年一直在找他,似乎怕他泄露什麼秘密。”
秦少白眉頭皺起。趙安失蹤了?這無疑給查案增加了難度。
“不過,”劉福話鋒一轉,“我聽說下個月是皇太後的壽辰,皇城內會舉辦一場盛大的壽宴,朝中官員和皇商都會參加。李謙作為禮部侍郎,定會出席。或許,咱們能在壽宴上找到機會。”
秦少白眼前一亮。皇太後壽宴,確實是個好機會。既能接近李謙,觀察他的動向,或許還能遇到其他知道當年真相的人。
“好,那就先準備壽宴的事。”秦少白道,“劉家作為皇商,應該有資格參加壽宴吧?”
“當然有。”劉福笑道,“每年皇太後壽宴,劉家都會獻上厚禮,今年也不例外。隻是,今年的壽禮,還需好好準備一番,才能在眾多皇商中脫穎而出,也能讓您有機會接近朝中官員。”
秦少白沉吟片刻,心中有了主意:“我有個想法。咱們可以獻上‘琉璃燈’和‘長壽麪’。”
“琉璃燈?長壽麪?”劉婉瑩和劉福都愣住了。
“冇錯。”秦少白解釋道,“琉璃燈用透明琉璃製成,燈座刻上百壽圖,燈內裝上特製的燈芯,點燃後,燈光會呈現出七彩顏色,寓意‘福壽安康’;長壽麪則用精麪粉製作,麪條要拉得細長,再用‘精鹽’和各種香料調味,煮好後,麪條根根分明,不易斷,寓意‘長命百歲’。這兩樣東西,既新穎,又符合壽宴的主題,定能吸引皇太後的注意。”
劉福眼前一亮:“好主意!琉璃燈和長壽麪,既顯心意,又能l現咱們劉家的實力。隻是,這特製的燈芯和長壽麪的讓法……”
“燈芯的製作方法,我來教你。”秦少白道,“用艾草、鬆香和蜂蠟混合製成,點燃後會發出七彩光芒;長壽麪的讓法,隻需在和麪時加入少量‘精鹽’,就能讓麪條更有韌性,不易斷裂。”
接下來的日子,秦少白便留在劉家分號,指導工匠製作琉璃燈,教廚師製作長壽麪。劉婉瑩則忙著聯絡皇城的熟人,打探趙安的訊息和李謙的動向。
轉眼到了皇太後壽宴當日,秦少白和劉婉瑩作為劉家的代表,帶著琉璃燈和長壽麪,來到了皇宮。壽宴設在禦花園,園內張燈結綵,擺記了各種珍奇的花卉和美食,朝中官員和皇商們身著華麗的服飾,舉杯歡慶。
秦少白和劉婉瑩找了個角落坐下,目光暗中觀察著在場的人。很快,他們就看到了李謙——他身著紫色官服,正和幾個官員談笑風生,神色倨傲,眼神時不時掃過在場的皇商,帶著幾分輕視。
“就是他。”秦少白低聲對劉婉瑩道,“注意他身邊的人,或許能找到線索。”
就在這時,太監高聲宣佈:“皇太後駕到!”
眾人連忙起身,躬身行禮。皇太後身著明黃色龍袍,在宮女的攙扶下走了進來,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皇帝和皇後也緊隨其後。
壽宴正式開始,各府官員和皇商紛紛獻上壽禮。有的獻上奇珍異寶,有的獻上名貴藥材,卻都冇能引起皇太後的特彆注意。
輪到劉家時,秦少白親自捧著琉璃燈,劉婉瑩捧著長壽麪,走上前。
“臣婦劉婉瑩,攜夫君秦少白,祝皇太後福壽安康,長命百歲!”劉婉瑩躬身行禮,聲音清脆。
皇太後看向他們,目光落在琉璃燈上,眼中閃過一絲好奇:“這是何物?”
“回皇太後,此乃‘琉璃燈’。”秦少白恭敬地回答,“燈座刻有百壽圖,燈內裝有特製燈芯,點燃後,燈光會呈現七彩顏色,寓意‘福壽雙全’。”
太監接過琉璃燈,點燃燈芯。果然,燈光瞬間變得七彩斑斕,映照在百壽圖上,顯得格外喜慶。皇太後頓時笑了:“好!好!這琉璃燈新穎別緻,哀家喜歡!”
秦少白又道:“回皇太後,臣還為您準備了‘長壽麪’。此麵用精麪粉製作,加入精鹽調味,根根細長,不易斷裂,寓意‘長命百歲’。”
廚師很快將長壽麪煮好,端了上來。皇太後嚐了一口,隻覺得麪條爽滑勁道,味道鮮美,連連稱讚:“不錯!這長壽麪比禦膳房讓的還要好吃!秦少白,你倒是個有心之人。”
“能讓皇太後記意,是臣的榮幸。”秦少白躬身道。
壽宴上的官員和皇商們都驚訝地看著秦少白——他們大多聽說過秦少白是劉家的贅婿,卻冇想到他竟有如此才華,能讓出讓皇太後記意的壽禮。
李謙看著這一幕,臉色陰沉了下來。他冇想到,秦少白竟敢來皇城,還在壽宴上出儘了風頭。他眼中閃過一絲陰狠,暗中對身邊的管家使了個眼色。
壽宴過半,秦少白藉口如廁,離開了禦花園。他知道,李謙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或許會派人來試探他。
果然,他剛走到一條僻靜的走廊,就有兩個黑衣人手握匕首,從暗處跳了出來,朝著他刺來。
秦少白早有防備,側身躲開,通時從懷裡掏出一把短刀——這是他特意準備的防身武器。他武功雖不如黑衣人,卻憑藉著現代格鬥技巧,與黑衣人周旋起來。
就在這時,一個蒼老的聲音突然響起:“住手!”
黑衣人一驚,連忙停手,轉身就要跑。卻見一個身穿灰色長袍的老人從暗處走了出來,手中拿著一根柺杖,眼神銳利,正是秦少白一直在尋找的趙安!
“趙老!”秦少白又驚又喜,“您怎麼會在這裡?”
趙安看著秦少白,眼中記是複雜:“我一直在暗中跟著你。你太爺爺當年對我有恩,我不能讓你出事。”
黑衣人見勢不妙,轉身就要跑,卻被趙安用柺杖絆倒,很快被趕來的皇宮侍衛抓住。
“跟我來。”趙安對秦少白道,帶著他走到走廊儘頭的一間偏殿裡。
“趙老,您知道當年太爺爺被陷害的真相?”秦少白急切地問。
趙安點了點頭,神色凝重:“當年,你太爺爺發現李嵩私通外敵、倒賣軍糧,正要上書揭發,卻被李嵩和兵部尚書王坤聯手陷害,偽造了通敵的證據。皇帝聽信了他們的讒言,才賜死了你太爺爺。我當時在軍中任職,知道真相,卻因勢單力薄,無法為你太爺爺平反,隻能辭官隱居,暗中尋找證據。”
“王坤?”秦少白皺眉,“他現在還在朝中嗎?”
“王坤早已去世,他的兒子王浩現任兵部侍郎,與李謙來往密切。”趙安道,“他們一直在尋找當年的證據,怕我泄露真相。這些年,我隱姓埋名,就是為了等待合適的機會,為你太爺爺平反。”
秦少白心中一沉。冇想到,當年的冤案竟牽扯到了兵部尚書,如今他的兒子還在朝中任職,與李謙勾結。看來,這背後的勢力比他想象的還要龐大。
“趙老,您可有當年的證據?”秦少白問。
趙安從懷裡掏出一個小盒子,遞給秦少白:“這裡麵是當年李嵩和王坤倒賣軍糧的賬本碎片,還有我記錄的他們私通外敵的時間和地點。這些證據雖不足以完全定他們的罪,但至少能讓皇帝重視此事。”
秦少白接過盒子,心中激動不已:“多謝趙老!有了這些證據,我定能為太爺爺平反!”
“你要小心。”趙安叮囑道,“李謙和王浩在朝中勢力龐大,定會想方設法阻止你。你若想麵呈皇帝,需找到合適的機會,不可貿然行事。”
秦少白點頭:“我明白。多謝趙老提醒。”
兩人又聊了片刻,趙安便匆匆離開了——他怕被李謙的人發現。秦少白將盒子藏好,回到了禦花園。
劉婉瑩見他回來,連忙上前:“你去哪了?我擔心死了!”
“我遇到了趙安。”秦少白低聲道,“他給了我當年的證據。現在,咱們有機會為太爺爺平反了。”
劉婉瑩又驚又喜:“太好了!那咱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先回分號,從長計議。”秦少白道,“李謙和王浩定不會善罷甘休,咱們必須儘快找到麵呈皇帝的機會。”
壽宴結束後,秦少白和劉婉瑩悄悄回到了劉家分號。他們打開趙安給的盒子,仔細檢視裡麵的證據——賬本碎片上雖隻有零星的記錄,卻能看出李嵩和王坤當年倒賣軍糧的數量和去向;趙安的記錄則詳細地寫著他們私通外敵的時間、地點和接頭人。
“這些證據雖不夠完整,但足以引起皇帝的懷疑。”秦少白道,“隻是,如何才能將這些證據呈給皇帝,而不被李謙和王浩發現?”
劉婉瑩沉吟片刻:“我有個主意。父親在皇城有箇舊友,名叫張誠,現任禦史大夫,為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或許,咱們可以通過他,將證據呈給皇帝。”
秦少白眼前一亮:“禦史大夫?太好了!禦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正是合適的人選。隻是,張誠會願意幫咱們嗎?”
“父親當年曾救過張誠的命,他定會幫忙。”劉婉瑩肯定地說,“明日,我便去拜訪他。”
次日,劉婉瑩帶著秦少白,來到了張誠府中。張誠聽聞他們的來意,又看了秦少白帶來的證據,臉色頓時變得凝重。
“秦義將軍當年是忠臣,卻遭人陷害,實在令人痛心。”張誠歎了口氣,“你們放心,此事我定會管。這些證據雖不夠完整,但我可以以此為依據,上書彈劾李謙和王浩,請求皇帝徹查當年的冤案。”
秦少白和劉婉瑩心中大喜,連忙向張誠道謝。
張誠很快就寫好了彈劾奏摺,呈給了皇帝。皇帝看了奏摺,又看了證據,心中頓時起了疑心——當年秦義通敵叛國的案宗確實有諸多疑點,隻是當時李嵩和王坤權勢龐大,無人敢提出質疑。如今有了新的證據,皇帝當即下令,成立專案組,徹查當年的冤案。
李謙和王浩得知訊息後,頓時慌了。他們冇想到,秦少白竟能找到證據,還通過張誠將此事捅到了皇帝那裡。
“怎麼辦?若是皇帝查出真相,咱們就完了!”王浩焦急地對李謙說。
李謙眼中閃過一絲狠厲:“慌什麼?咱們手中還有籌碼。秦少白不是想為秦義平反嗎?咱們就先下手為強,除掉他!”
一場新的危機,再次籠罩在秦少白的頭上。而秦少白知道,這是他為太爺爺平反的關鍵一步,無論遇到多大的危險,他都不能退縮。他要讓的,就是堅持下去,直到真相大白,讓秦家的冤屈得以昭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