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 第568章 魏3
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西平郡麴英反叛,連殺臨羌令、西都長等地方官員,於是派遣將軍郝邵、鹿磐率兵平定叛亂,斬殺了麴英。十二月,封毛皇後的父親毛嘉為列侯。新城太守孟達叛亂,詔令驃騎將軍司馬懿討伐。
攘外安內
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司馬懿攻破新城,孟達被斬。蜀相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皆叛魏歸蜀,曹叡派曹真、張合等人拒敵,並親往長安壓陣。不久,馬謖被張合大破於街亭,蜀軍撤退回到漢中。九月,大司馬曹休與東吳大將陸遜在石亭開戰,魏軍敗北。同年十二月,諸葛亮第二次北伐,包圍陳倉,大將軍曹真遣將軍費曜等人帶兵阻擊。
正值遼東太守公孫恭被侄兒公孫淵謀奪了官位,為穩定後方,朝廷隻好任命公孫淵為遼東太守。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四月,元城王曹禮病死。六月二十一日,繁陽王曹穆死。二十六日,曹叡追尊在東漢桓帝時當過大長秋的高祖曹騰為高皇帝,夫人吳氏為高皇後。十月,把平望觀改名為聽訟觀。十一月間洛陽宗廟建成,特派朝廷禮官太常韓暨持節到鄴城迎高皇帝、太皇帝、武帝、文帝的神位。
十二月十日,尊奉各位先帝神位進入洛陽宗廟。二十四日,大月氏王波調派使者來朝拜,嚮明帝進獻珍奇禮物。曹叡封波調為大月氏王。太和四年(公元230年)二月四日,曹叡詔令說:“世上樸實有用的文章,都是深受王教的影響。自漢末戰亂以來,儒家經典衰微,年輕人的興趣和追求,也不放在經典的學習和研究上,這豈不是官府訓導不力,在官員的選拔任用上不重德行造成的嚴重後果嗎?
官吏們隻有真正學通一部經典,其才識方可勝任管理百姓的能力。對博學高才者要嚴格考覈,從中選拔真正的優秀者立即予以重用,而對那些華而不實的無能之輩,則一律予以罷退。”十日,曹叡又傳令太傅三公,將文帝所著《典論》一書刻在石碑上,立於宗廟門外。十五日,任命大將軍曹真為大司馬,驃騎將軍司馬懿為大將軍,遼東太守公孫淵為車騎將軍。
四月,太傅鐘繇病死。六月十一日,太皇太後卞氏去世。十九日,曹叡到上庸郡巡視。七月,將武宣卞後葬於武帝的高陵。接著,傳詔命大司馬曹真、大將軍司馬懿率魏軍伐蜀。八月五日,明帝東巡,遣使者以一頭公牛的特禮祭祀中嶽山神。十九日到達許昌宮。
九月,連降大雨,伊水、洛水、黃河、漢水等洪水泛濫,乃詔令曹真、司馬懿等人回師。十月十一日,曹叡一行返回洛陽宮。十六日,曹叡傳令各地:獄中所押囚犯除殊死刑的死囚外,一律按罪過大小由家人贖回。十一月,太白犯歲星。十二月,改葬文昭甄皇後於朝陽陵。二十三日,詔令公卿們為朝廷舉薦賢良之人。
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正月,曹叡親往屬他名下的籍田中從事農耕。三月,大司馬曹真病死。諸葛亮率蜀軍進犯天水一帶,明帝詔令大將軍司馬懿統兵抗擊。自去年十月以來半年無雨。九月,曹叡率朝臣舉行盛大的祭祀求雨儀式。四月,北方鮮卑附義王軻比能率族人及丁零大人兒禪到幽州貢獻名馬,又重設護匈奴中郎將。七月六日,蜀軍自動回撤,朝廷對抵抗蜀軍有功者分彆封爵晉位加以褒獎。十五日,皇後生皇子曹殷,傳令大赦天下。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三月七日,曹叡東巡,所經之處,囑咐對年老體弱的鰥寡孤獨者賜以穀物和衣帛。四月六日,曹叡到達許昌宮。五月,皇子曹殷夭折,追封諡號為安平哀王。七月,提升衛尉董昭為司徒。九月,曹叡巡行到摩陂。傳令大修許昌宮,新建景福、承光二殿。這年十月,殄夷將軍田豫率部在成山征討吳將周賀,擊敗吳軍並將周賀斬首。十一月二十七日,陳思王曹植去世。十二月,曹叡返回許昌宮。青龍元年(公元233年),鮮卑步度根與軻比能合,曹叡命秦朗率中軍征討,步度根及軻比能敗走漠北,步度根部將泄歸泥再度叛降。
九月,屯駐安定地區保衛邊塞的匈奴首領胡薄居姿職等人又率部反叛,大將軍司馬懿派部將胡遵指揮平叛,很快擊潰叛軍並迫使叛軍首領投降。到十月份,步度根部落的另一首領戴胡阿狼泥等人到並州,表示願意歸降魏軍。驍騎將軍秦朗乃班師回朝。十二月,車騎將軍公孫淵將前來勸降的東吳特使張彌、許晏二人斬首上報。公孫淵被封為大司馬樂浪公。
青龍二年(公元234年)三月六日,漢獻帝禪位曹氏後被封為山陽公的劉協病逝,曹叡穿素服致哀,並派特使參加葬禮。四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前去防守。不久,諸葛亮病逝,蜀軍退。同時,孫權亦大舉北犯,曹叡親征東吳,未至,孫權已敗走。十二月,曹叡詔令主管司法的官員修訂法律條令,刪改大辟刑為減死罪。
屏絕浮偽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二月八日,皇太後郭氏駕崩。三月十一日,葬文德郭皇後於魏文帝首陽陵澗西。曹叡開始大修宮殿,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消耗大量人力,影響了農業。大臣楊阜、高堂隆等人數次進諫,曹叡不聽。青龍四年(公元236年)四月,曹叡詔令設定崇文觀,征召天下善於撰屬的人進觀。五月十三日,司徒董昭病死。十五日,北方肅慎國進獻用眓木製成的石弩弓箭。
六月初一,曹叡詔令說:“從前有虞氏把五刑之狀畫成影象公榜出去,百姓就不再觸犯法律;周代雖設定了刑法卻很少用得著。我自繼位以來,雖極力效仿以往各朝代帝王們施政的長處,想重現過去好的社會風氣,但現在看來,想做到那些並不是件容易事。法令越是明確地昭示天下,違法的人越是增多,刑罰實行得普遍,而各種犯罪活動仍不能製止。既然如此,我打算把過去所頒布法令中的一些苛刻條文,大多予以免除,這也是救百姓性命的一片真誠心願。聽說各地審斷的犯人每年多達數百,這豈不是我在治理國家中引導不夠,使百姓對違反法令看成不以為然,而刑罰上又采用一些苛嚴的手段,從而把百姓引入誤區嗎?有關執法人員在議定案件的處理意見時,務應寬鬆為本。
有些向我請求寬恕的犯人,往往還來不及申訴情由案子已經判決,這怎麼有利於搞清事實,從而做到合情合理地決斷呢?現今我特詔令廷尉及各郡國所有司法官員,今後再遇有應處以死罪的囚犯,在案情全部清理並決斷後,除謀反之類大逆罪及親手殺人的凶犯外,其他死罪犯人都應儘快通知其家屬。如有向我請求寬恕的犯人,司法機關應將他所寫的陳請書信和有關的案情文書一起送給我,我當儘力設法保其生命。望將此詔佈告天下,使天下的官吏百姓都能知道我的心願。”
七月,遼東高句麗國王宮將東吳孫權派去聯絡的特使胡衛等人斬首,並將首級送到幽州。十二月十五日,司空陳群去世。十七日,曹叡行巡至許昌宮。青龍五年、景初元年(公元237年),曹叡從魏興郡中分出魏陽,錫郡中分出安富、上庸等地新設上庸郡,同時撤銷錫郡建製,把錫縣劃歸魏興郡。遼東公孫淵反,自稱燕王。折疊英年早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司馬懿出兵征討遼東,獲勝。六月,曹叡賜予日本卑彌呼金印,封其為“親魏倭王”,曹叡的健康開始惡化。之後,密遣帶方太守劉昕、樂浪太守鮮於嗣越海定二郡,諸韓國臣智加賜邑君印綬,其次與邑長。其俗好衣幘,下戶詣郡朝謁,皆假衣幘,自服印綬衣幘千有餘人。
同年年底,曹叡病危,立燕王曹宇為大將軍,欲屬以後事,曹宇推辭,於是曹叡聽中書劉放、孫資之言改立曹爽為大將軍,同司馬懿共同輔政。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丁亥日,崩洛陽嘉福殿,《魏書》載他逝世於九龍前殿,年僅三十六歲,諡號明皇帝,廟號魏烈祖,癸醜日葬於高平陵。其養子曹芳繼位。
為政舉措
政治上,曹叡處事沉著、剛毅,明識善斷,即位不久就政由己出,使幾個輔政大臣形同虛設。同時注重法理。他詔令設定律博士,改革漢法,製訂新律。又下令刪簡死刑條款,減少死罪;除死刑外,可以用財贖罪;減鞭杖之刑,以免苦打成招。折疊軍事在他曹叡登基不久,就遇到內外敵人的攻擊,黃初七年(公元226年)八月孫權攻江夏、襄陽,太和元年(公元227年)孟達反叛,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鮮卑與蜀漢聯手進犯,到青龍二年(公元234年)為止諸葛亮五次進攻曹魏,公元234年孫權攻合肥。魏明帝成功地抵禦了這些內外戰爭。
他重用曹真、張合、司馬懿等名將與諸葛亮作戰。公元235年諸葛亮死後,魏蜀邊境上的情況有所減緩。同年,軻比能被曹魏派遣的刺客所殺,鮮卑“種落離散,互相侵伐,強者遠遁,弱者請服”,北疆也得以安定。景初元年(公元237年),遼東公孫淵反魏,自立為燕王。此年,曹叡令司馬懿攻遼東,司馬懿遂帶兵四萬,和牛金、胡遵等出征遼東,大破燕軍,殺公孫淵,成功收複遼東。[
文化上曹叡還用心製詩度曲。他征召文士置於崇文館,鼓勵其文學創作。曹叡能詩文,善樂府,與其祖父曹操、父曹丕並稱魏之“三祖”。折疊編輯本段曆史評價劉曄:秦始皇、漢孝武之儔,才具微不及耳。
陸遜: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2]。鐘會:烈祖明皇帝奕世重光,恢拓洪業[3]。閻纘:及至明帝,因母得罪,廢為平原侯,為置家臣庶子,師友文學,皆取正人,共相匡矯。兢兢慎罰,事父以孝,父沒,事母以謹,聞於天下,於今稱之。王沈:好學多識,特留意於法理。
陳壽:明帝沉毅斷識,任心而行,蓋有君人之至概焉。於時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顯祖,闡拓洪基,而遽追秦皇、漢武,宮館是營,格之遠猷,其殆疾乎!孫盛:聞之長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發垂地,口吃少言,而沉毅好斷。初,諸公受遺輔導,帝皆以方任處之,政自己出。
而優禮大臣,開容善直,雖犯顏極諫,無所摧戮,其君人之量如此之偉也。然不思建德垂風,不固維城之基,至使大權偏據,社稷無衛,悲夫!裴鬆之:魏明帝一時明主。司馬光:1漢主壽常慕漢武,魏明之為人。2帝沈毅明敏,任心而行,料簡功能,屏絕浮偽。行師動眾,論決大事,謀臣將相,鹹服帝之大略。性特強識,雖左右小臣,官簿性行,名跡所履,及其父兄子弟,一經耳目,終不遺忘。
郭威:漢高祖為義帝發喪,魏明帝正禪陵尊號,一時達禮,千古所稱。胡應麟:詩未有三世傳者,既傳而且煊赫,僅曹氏操、丕、睿耳。蔡東藩:曹叡奢淫無度,違理蔑倫,種種荒謬,俱足亡國,而反得平定遼東,擒斬公孫淵父子,是所謂天奪之鑒,而益其疾也。馬植傑:綜觀曹叡之行事,優缺點各占一半,其優點是善為軍計、明察斷獄、比較能客人直諫。
曹叡在容受直言、不殺諫臣方麵,在古代封建君主中是少見的,這算是他的特色。曹叡的最大缺點是奢淫過度,還有一個重要的失誤,則在確定繼承人和輔政大臣方麵。
主要作品:《短歌行》《善哉行》《善哉行四解》《月重輪行》《步出夏門行》《長歌行》《苦寒行》《棹歌行》《種瓜篇》《燕歌行》《猛虎行》《堂上行》《清調歌》《樂府詩》
曹魏政權於公元220年替代了東漢政權,魏文帝曹丕遷漢獻帝於濁鹿城,自己作了皇帝,並追封曹操為魏武帝。曹丕登基,在位僅六年,於公元226年死去。曹丕死後其子曹睿繼承皇位,即魏明帝。因明帝無子,遂收任城王曹楷的兒子曹芳為義子。當時曹芳年僅六歲,被封為齊王。
公元239年,即曹魏景初三年,明帝死,由這個過繼的兒子,年僅8歲的曹芳繼承皇位,是為魏少帝。因其年幼,由大將軍曹爽和太尉司馬懿輔政。曹魏後三位皇帝曹芳、曹髦、曹奐在《三國誌》中以《三少帝紀》合傳,故三人均可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