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 第44章 跟高昌國的暫時聯盟
第
44章
跟高昌國的暫時聯盟
關於這個神秘箱子裡裝著的東西,在場的每一個人心中都充滿了疑惑和好奇。大家紛紛暗自揣測,究竟是一件什麼樣的珍貴禮物,竟然能讓高昌國國王如此慎重對待,並自信滿滿地認為能夠打動千古一帝秦始皇陛下和尊貴的太子殿下的心呢?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之際,高昌國的使臣卻沒有絲毫的拖遝和猶豫。他麵帶微笑,穩步上前,然後毫不猶豫地伸手輕輕開啟了那隻緊閉的箱子。刹那間,箱蓋緩緩開啟,一道耀眼的光芒從箱子內部傾瀉而出,照亮了整個朝堂。
待光芒稍斂,人們定睛望去,隻見箱子裡麵赫然擺放著一座美輪美奐、巧奪天工的葡萄藤山石盆景!這座盆景簡直就是一件稀世珍寶,令人驚歎不已。仔細看去,那蜿蜒曲折的葡萄藤以及翠綠欲滴的葉子竟是由純金精心打造而成,閃耀著璀璨奪目的金色光輝;而一串串晶瑩剔透、宛如珍珠般的葡萄則是用上等美玉雕琢而成,溫潤細膩,彷彿散發著陣陣果香;至於那些形狀各異、栩栩如生的石頭,同樣也是精雕細琢的玉石傑作。整座盆景佈局巧妙,工藝精湛,無處不彰顯著奢華與高貴之氣。
然而,驚喜並未就此結束。就在眾人還沉浸在這驚人的美景之中時,使臣又小心翼翼地從箱子裡取出了一個卷軸。他雙手捧著卷軸,恭恭敬敬地走到秦始皇陛下麵前,深施一禮後,緩聲說道:“陛下,此乃我國國王特意為大秦準備的主要賀禮。除了這精妙絕倫的山石盆景外,我國還奉上了十匹世間罕有的汗血寶馬,它們皆是日行千裡、神駿非凡的良駒。此外,尚有其他各類珍稀物品一同獻上,請始皇陛下過目查收。”說完,使臣再次躬身行禮,將卷軸遞到了秦始皇的手中。
秦始皇展開卷軸細細檢視,上麵不僅列出了諸多奇珍異寶,還寫明瞭高昌國願與大秦交好的誠意。
這時,太子殿下嬴驁微微皺眉道:“這盆景雖精美,卻也不是我大秦沒有的東西,高昌國特意帶過來,莫不是還有彆的玄機?”
高昌國使臣一聽,忙解釋道:“太子殿下英明,這盆景中的玉石葡萄內藏香料,乃是提神醒腦的妙物,置於室內香氣經久不散。所以我國國王纔可以奉過來獻與皇帝陛下。”
話剛說完,沒想到大殿角落卻傳來一聲冷哼:“哼,這等寶物固然難得,可誰知道是不是包藏禍心?萬一這香料有毒又當如何?”眾人一看,原來是禦史大夫。
氣氛頓時緊張起來,高昌使臣趕忙跪下:“陛下明鑒,我國絕無此意,若有歹意,願受大秦任何懲處。”這時候李斯笑眯眯的開口說道。“禦史大夫多慮了,如果高昌國真有這種心思,隻怕大秦的鐵騎,早就踏破了高昌國的土地了。”
當丞相的話音落下之後,朝堂之上原本凝重壓抑的氣氛終於開始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則是一種輕鬆而愉悅的氛圍慢慢彌漫開來。然而,與眾人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位來自高昌國的使臣此刻卻正悄悄地擦拭著自己額頭上不斷滲出的冷汗。
說實在話,其實在高昌國內部也曾有人提出過類似的主張,但好在最終被他們自家的國王果斷地予以回絕了。否則的話,如果真按照那樣去做,恐怕他們的高昌國將會麵臨滅頂之災,甚至走向亡國之路啊!
就在這時,始皇陛下已然將手中的卷軸仔細地閱讀完畢,隻見他動作緩慢且優雅地將卷軸緩緩捲起,然後微微抬起頭來,目光如炬地凝視著下方的高昌國使臣,口中不緊不慢地開口說道:“你們此番給朕送來如此豐厚的賀禮,僅僅隻是為了想要與我大秦結盟嗎?依朕之見,恐怕其中還隱藏著一些其他的念頭吧。”
麵對始皇陛下那銳利的目光和質疑的話語,高昌國的使者臉上依舊掛著諂媚的笑容,趕忙回應道:“陛下果然英明睿智,洞察秋毫啊!正如陛下所言,雖然我高昌國在西域地區稱得上是一個大國,然而,整個西域地域遼闊,國家眾多,大大小小加起來足有數十個之多。”
“在處理許多事務時,即便是以我們高昌國一國之力,往往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對其產生太大的影響和改變。就拿此前烏孫國所發生的那件事來說吧,烏孫國那邊一直認為我們高昌國在關鍵時刻選擇了作壁上觀、袖手旁觀,可他們又怎能知曉我們高昌國當時所麵臨的重重困難和無奈之處呢?”
始皇微微抬眼,“那你且說說,這與聯盟之事有何關聯?”使者恭敬回道:“陛下,西域局勢複雜,各國紛爭不斷。烏孫國近年勢大,常有吞並他國之心。”
“更不要說自從烏孫國與大秦聯盟之後,更加行為囂張,甚至有了吞並西域之心。我高昌國雖不懼它,可也難以獨自抗衡其野心。大秦威名遠揚,若是能得大秦庇佑,烏孫必不敢輕舉妄動。”
“況且,如今若是讓烏孫國勢大,那麼勢必會對大秦有所影響。更不用說,之前烏孫國已經有了違逆大秦的心思。日後若是他烏孫國真的國力昌盛,隻怕,是真的對大秦不利。”
“更何況啊,陛下!為了那千千萬萬的黎民百姓能夠安居樂業,為了這片廣袤大地得以長治久安、天下太平,微臣鬥膽懇請陛下對此事多加思量權衡。而且我們大王一心想要藉助這次難得的聯盟契機,與大秦相互交流往來,取長補短。”
“一方麵,我們渴望學習到大秦那領先於世間的精湛技藝和源遠流長的深厚文化;另一方麵呢,則期望通過此舉讓我高昌國的子民們都過上富裕充足、平安喜樂的生活。同時,如果能與大秦建立起暢通無阻的商貿通道,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那可真是一樁美事啊!”
隻見始皇帝陛下微微眯起雙眼,陷入沉思之中。少頃之後,他緩緩地將目光移向一旁的太子嬴驁。而嬴驁心領神會,當即拱手施禮,然後朗聲道:“關於這聯盟一事嘛,確實切不可輕率行事。依兒臣之見,應當先派遣得力之人趕赴高昌實地探查一番,待詳細瞭解清楚當地的實際情況之後,方可做出最終的決策定論。”
此時,那位高昌使者原本就緊繃著的麵容不禁又增添了幾分憂慮之色,但很快他便強自鎮定下來,趕忙應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在理,隻是……隻是希望這前期的探查工作切莫拖延過久纔好啊!如今那烏孫對我國一直虎視眈眈,時刻覬覦著我們的疆土財富,我國上下早已如同驚弓之鳥一般,惶惶不可終日。實在是經不起更多的折騰了呀!”
始皇帝陛下聽後輕點其頭,表示已經明白了其中利害關係,隨後揮揮手說道:“朕已然知曉此間種種情形了,這件事情暫且擱置一下,待到日後再從長計議吧。你們都先退下吧。”
那使者聞得此言,雖心中滿是無奈,但也隻得遵命告退。當他步出朝堂之際,忍不住暗暗歎息一聲,此番前來尋求結盟之事究竟能否順利達成仍是一個未知數。眼下所能做的,唯有默默祈禱大秦能夠儘早洞察到高昌所展現出來的滿滿誠意罷了。
使者離開後,朝堂上又議論起來。李斯進言道:“陛下,高昌此舉看來頗有誠意,且若與其聯盟製衡烏孫,於大秦有利。”始皇陛下微微點頭,“朕亦知此理,然謹慎些總沒錯。”
太子嬴驁緊接著說道:“父皇,兒臣願意親身前往那遙遠的高昌之地進行一番深入探查。”秦始皇微微皺起眉頭,稍作思索之後,緩緩點了點頭,表示應允。實際上,這件事情早在先前嬴驁就已與始皇陛下詳細商討過,此次藉此機會,用前往西域之行,加大對於瞭解當地局勢至關重要。
數日之後,陽光明媚,微風輕拂。嬴驁率領著一支由親信組成的精銳隊伍,浩浩蕩蕩地踏上了前往高昌的漫漫征途。一路上,旌旗飄揚,馬蹄聲響徹雲霄,引得路人紛紛側目觀望。
與此同時,遠在高昌國境內,當得知秦國太子即將親臨的訊息時,國王不禁喜出望外。他深知這是一次難得的機遇,若能給這位尊貴的客人留下良好印象,必將對兩國關係產生深遠影響。
因此,國王立即召集大臣們緊急商議,精心策劃迎接事宜,並再三囑咐眾人一定要將本國最美好的一麵呈現出來。不僅如此,國王還暗地裡派遣自己的心腹手下,密切監視國內那些心懷不軌、蠢蠢欲動之人,嚴令禁止他們趁機搗亂,以免破壞這次來之不易的大好機會。
經過漫長的旅途奔波,嬴驁終於抵達了高昌城。剛一進城,高昌國映入嬴驁眼前的景象就讓他感覺不出自己所料。
隻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人來人往,熱鬨非凡;街頭巷尾孩童嬉戲玩耍,歡聲笑語不絕於耳;農田裡莊稼長勢喜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百姓們個個麵帶笑容,安居樂業,生活過得充實而又幸福。看來高昌國對於自己的到來,也是下了功夫的。
高昌國王親自出城相迎,以最高規格的禮節接待了嬴驁一行。在隨後的日子裡,國王熱情周到地款待著貴客,毫不保留地向嬴驁展示了本國的軍事實力以及繁榮昌盛的民生狀況。為的就是讓嬴驁能夠明白,跟高昌國聯盟,絕對是不虧的。而嬴驁則仔細觀察著每一個細節,認真傾聽著國王的介紹,心中漸漸有了明確的判斷和結論。
待考察結束,嬴驁辭彆了高昌國王,帶領隨從到了月氏郡,而在月氏郡的王賁將軍也在城外十裡地的位置等候嬴驁。
嬴驁看到王賁將軍,眼中露出一絲欣慰。王賁單膝跪地,“殿下,末將在此等候多時。”嬴驁下馬扶起他,“將軍辛苦了。”
進入月氏郡,嬴驁發現這裡的防備森嚴有序。王賁在旁彙報:“殿下,月氏郡雖遠離我大秦邊境,但有殿下提供的武器,所以臣有足夠能力抵禦外敵。更何況,王離那小子帶的大軍也在百裡外屯兵。”聽到王賁的話,嬴驁點了點頭。
夜晚,嬴驁正在營帳思考此次行程所見。突然帳外傳來喧嘩聲。原來抓到一個可疑之人試圖靠近營帳。那人被帶到嬴驁麵前,他自稱是高昌國的密探,帶來高昌國王的口信。
“殿下,我王真心期待與大秦聯盟,怕您途中有變,特命我前來告知,若有任何疑慮,我王願再提供更多利益。”嬴驁聽後,心中一動,高昌國如此執著,看來結盟之事,高昌國比自己想的還要緊張。既然如此。。。。。。
但他麵上不露聲色,“本殿自有考量,你回去告訴你家國王,耐心等待便是。”打發走密探後,嬴驁叫來王賁,“將軍,你怎麼看高昌國之事?”王賁沉聲道:“殿下,此事需謹慎,不過高昌國表現確有誠意。但是太有誠意了。”嬴驁點點頭,望著遠方月色,心中已有計較。
嬴驁借著這次來到西域的時候,觀察了月氏郡的情況。回到郡府,嬴驁對王賁說道:“明日你派人去悄悄打探高昌國內反對聯盟者的情況。”王賁領命而去。幾日後,探子回報,那些反對者似有烏孫國暗中支援的跡象。嬴驁冷笑,怪不得高昌國如此急切要聯盟。若能借大秦之手打壓烏孫,於高昌自是好事。
嬴驁決定返程回朝複命。高昌國王聽聞,又派使者前來送上厚禮,請求嬴驁多美言幾句。嬴驁收下禮物,卻不表態。
回到朝中之後,他馬不停蹄地趕往皇宮,麵見始皇陛下,將自己在高昌所見到的一切如實稟報。
秦始皇聽完沉吟片刻,“驁兒,此事你可有建議?”嬴驁上前一步,“父皇,兒臣以為,可暫許聯盟,但需高昌國每年進貢並允許大秦商人自由出入高昌經商。且要高昌國協助大秦監管烏孫動靜。”
始皇大笑,“準奏。”於是,高昌國得到了結盟的喜訊。而烏孫國聽聞後,雖心有不甘,卻也忌憚大秦與高昌聯手之勢,收斂了不少吞並他國的心思。
從此,高昌得到大秦庇護,安心發展,兩國互通貿易往來頻繁,高昌百姓學到不少大秦技藝,生活愈加富足,而大秦也藉助高昌穩定了西域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