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父皇,我隻想鹹魚一生 第314章 堂叔,為什麼
「堂叔,為什麼?你為什麼要幫助嬴驁那個小子啊,你難道不知道他一旦把舉薦製弄廢了,那麼對我們是多大的傷害。」
關內侯在鹹陽的府邸中,嬴政的叔叔嬴南神情激動且憤怒的對著自己的堂叔關內侯喊道。
而坐在上首的關內侯則是神情淡漠的端著一碗茶慢悠悠的喝著,對著自己的這個堂侄的憤怒都沒什麼表示的。
直到嬴南喘著粗氣坐在位置上之後,關內侯才抬眸看了一眼自己的侄子,輕聲的說道:「老十八,你知道你姓什麼嗎?」
嬴南愣了一下,隨即沒好氣地回答道:「我當然知道自己姓嬴,堂叔你問這個是什麼意思?彆打啞謎了,快跟我說說你為何要幫嬴驁。」
關內侯輕輕放下茶碗,目光變得深邃起來,緩緩說道:「正因為你姓嬴,才更該明白這朝堂的局勢不能永遠一成不變。舉薦製雖對我們有利,可如今已弊端漸顯。因為現在的舉薦製,讓世家大族遏製住我大秦的咽喉,你難道忘記了你父親,你祖父,你曾祖嗎?他們當初被世家壓得都喘不過起來,甚至就連當年。。。。。。」
說到這,關內侯就有點說不下去,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緩了緩堵在胸口的這股氣下去了,這才繼續說了下去,「當年,你以為為什麼在靈公去世後,身為太子的獻公卻沒能當上秦國的國君,甚至要流亡在外嗎?你以為就是單純的宗室內鬥嗎?」
說著,關內侯怒氣衝衝的拍了一下案幾說道:「那是因為世家大族在後麵作祟。」「遠的不說,再說眼前的,當年,嬴政剛剛即位的時候,幾個公子作亂,如果沒有世家大族的攛掇,他們能動手嗎?他們敢動手嗎?你真以為就衝著華陽的麵子嗎?你到底有沒有腦子?」關內侯差點沒說就衝華陽太後的麵子,能有多大?
「如今嬴驁要廢它,雖有風險,但也是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若我們抓住這次機會,說不定能讓嬴氏一族更加穩固,而不是在舊製中逐漸衰敗。」
嬴南皺著眉頭,還是有些不理解:「可這風險太大了,萬一我們把握不好,豈不是要萬劫不複?」0
關內侯微微一笑:「風險與機遇並存,若隻看到風險而不敢前行,那我們嬴氏一族又如何能在這亂世中長久立足?」
「如今,嬴政要滅六國,你以為是他為了自己?不,那是為了嬴氏未來的子孫的。如果我們不能統一各國,那麼將來,我們的子孫就有可能死於他國手上。你要知道,他們對我大秦為什麼這麼偏見。真以為是因為大秦是先祖靠養馬駕車的關係嗎?」
「不,那是因為我嬴氏的底蘊。我們嬴氏的底蘊纔是讓他們恐懼的。」
「他們,是因周才發家起來,而我嬴氏呢?可追溯至上古禹舜,甚至這個天下,早在上古,就差點也到了我們嬴氏的手上。」
「到了商湯覆滅,我嬴氏能從底下重新爬起來,這股子氣,纔是讓他們恐懼的。」
「被其他強國所滅,淪為階下囚,甚至遭受滅族之災。這並非危言聳聽,而是血淋淋的曆史教訓擺在眼前。嬴南,你身為嬴氏子孫,當有這份擔當和遠見,不能隻顧眼前安穩。」
「如今嬴驁提出廢除舉薦製,雖如走鋼絲般危險,但隻要我們謀劃得當,未必不能成功。一旦成功,嬴氏一族將迎來新的生機,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在未來的朝堂和天下格局中站穩腳跟,而不是被世家大族牽著鼻子走,最終走向衰敗。這其中的利害關係,你可要好好思量。」
嬴南聽後,沉默良久,心中翻江倒海。他深知關內侯所言非虛,嬴氏一族若想在這風雲變幻的時代中長久生存,就必須有所變革,有所突破。
他抬頭望向關內侯,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叔父,所言極是,我嬴南雖不才,但也願為嬴氏一族的未來拚上一把。廢除舉薦製之事,我願全力支援,與叔父共謀大計。」
關內侯見狀,滿意地點了點頭:「好,有你這份決心,我們便有了五成的勝算。接下來,我們需細細謀劃,確保每一步都走得穩妥,走得巧妙。」
嬴南接著說道:「叔父,那我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廢除舉薦製必定會觸動不少人的利益,那些世家大族定不會善罷甘休,我們得提前做好應對之策。」
關內侯捋了捋胡須,緩緩說道:「此事確實棘手,但我們也不能因噎廢食。首先,我們要在朝堂上聯合一些誌同道合之士,形成一股勢力,共同推動此事。」
「其次,對於那些可能反對的世家大族,我們必須要進行深入的剖析,仔細研究他們的利益訴求。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能夠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可以妥協和交換的條件,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推行新製度所麵臨的阻力。」
「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在民間積極營造聲勢,讓廣大百姓充分認識到廢除舉薦製將會給他們帶來的種種益處。隻有當民眾真正理解並支援這一變革時,我們纔能夠獲得民心所向,為改革的順利實施奠定堅實的基礎。」
嬴南聚精會神地聆聽著,不時地點頭表示讚同。隨著叔父的講述,他對於未來的謀劃也在腦海中逐漸清晰起來。
然而,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嬴南還是提出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叔父,關於聯合誌同道合之士這一點,我倒是能夠理解。但是,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去尋找這些人呢?而且,又該如何確定他們是否真的會與我們同心協力呢?」
他接著說道:「畢竟,朝堂之上的人心實在是難以揣測啊!有些人表麵上對你阿諛奉承、言聽計從,但實際上卻心懷鬼胎、表裡不一。若是我們不小心被這樣的人所矇蔽,那恐怕我們就會陷入極度被動的局麵了。」
關內侯目光沉穩,緩緩開口:「這確實需要謹慎行事。我們可以先從那些平日裡就對舉薦製頗有微詞,且為人正直、有遠見的大臣入手。與他們暗中接觸,試探他們的態度,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